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炯专利>正文

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处理工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7572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出口端对应设置在第一筒体上方,待处理的污水由进料管流入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过滤窗,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泥管;所述第二筒体套设在第一筒体外侧;所述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共同围成一上端开口的过滤腔;所述第二筒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过滤窗;所述第二筒体下方对应设置有废水池;对污水采用两级过滤的好处在于:先通过孔径较大的第一过滤窗可以在较小的容器内实现部分污泥和水的快速分离,再通过容积较大的过滤腔完成细滤,通过两段式过滤避免了传统的一次过滤中易堵塞、处理慢易积压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

A Sludge Reduction Treatment System and Its Sludge Treatment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ludge reduction treatmen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ylinder, a second cylinder and a feeding pipe; the outlet end of the feeding pipe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sewage to be treated flows into the first cylinder through the feeding pipe; the first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filtering windows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cylinder, and a sludge discharge pipe is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the second cylinder is sleeved in the first cylinder. The outer side; the second cylinder body and the first cylinder body together form a filter chamber with an upper opening; the second cylinder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econd filtering windows;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cylinder body is correspondingly provided with a wastewater tank; the advantage of two-stage filtration for sewage is that the rapid separation of part of sludge and water can be realized in a smaller container by first filtering window with larger aperture. Secondly, fine filtration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a large volume filter chamber, and two-stage filtration avoids the problems of easy blockage and slow backlog in traditional primary filtration,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处理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处理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来自工业生产中的污泥,不但存在腐烂和强烈刺鼻气味,还含有大量的病菌、重金属和致癌物质。如果放任这些污泥堆放或直接掩埋,极易对附近大片的土壤和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危及环境与人类健康。热水解作为一种稳定和改善污泥成分的工艺,经常与后续的消化工艺配合,可以有效将污泥处理降解,并转化为可燃气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些污泥是混在大量污水中一起进入处理系统的,在进行热水解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污泥减量化,即将其中的大量水分除去,从而提高后续工艺过程中的反应效率,减轻物料转移的工作量。所以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快速去除水分、能量利用率高的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去除水分、能量利用率高的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出口端对应设置在第一筒体上方,待处理的污水由进料管流入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的出口端对应设置在第一筒体(1)上方,待处理的污水由进料管(3)流入第一筒体(1)内;所述第一筒体(1)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过滤窗(12),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泥管(11);所述第二筒体(2)套设在第一筒体(1)外侧;所述第二筒体(2)与第一筒体(1)共同围成一上端开口的过滤腔(4);所述第二筒体(2)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过滤窗(21);所述第二过滤窗(21)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窗(12);所述第二筒体(2)下方对应设置有废水池;所述第一筒体(1)内安装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将第一筒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的出口端对应设置在第一筒体(1)上方,待处理的污水由进料管(3)流入第一筒体(1)内;所述第一筒体(1)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过滤窗(12),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泥管(11);所述第二筒体(2)套设在第一筒体(1)外侧;所述第二筒体(2)与第一筒体(1)共同围成一上端开口的过滤腔(4);所述第二筒体(2)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过滤窗(21);所述第二过滤窗(21)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窗(12);所述第二筒体(2)下方对应设置有废水池;所述第一筒体(1)内安装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将第一筒体(1)内的空间分隔为上下两部分;所述隔板(13)上沿厚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流通孔(101);所述流通孔(101)上端向周围外扩设置有沉积池(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包括环形圈(104)和聚泥板(105);所述环形圈(104)外侧与第一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聚泥板(105)设置在环形圈(104)内部;所述流通孔(101)关于连杆(103)对称分布在聚泥板(105)上;所述聚泥板(105)上端连接设置有连杆(103);所述连杆(103)远离隔板(13)的一端配合设置有旋转电机(106);所述聚泥板(105)的上表面低于环形圈(104),两者交界处以圆角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4)上方配合设置有压滤装置(5);所述压滤装置(5)包括套筒(51)、压环(52)和伸缩杆(53);所述压环(52)与过滤腔(4)嵌套配合;所述伸缩杆(53)下端与压环(52)连接,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压环(52)与过滤腔(4)嵌套配合设置;所述套筒(51)设置在压环(52)内;所述压环(52)上端安装有驱动轮(502);所述驱动轮(502)压设在套筒(51)外表面上,驱动套筒(51)沿设置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套筒(51)内表面与第一筒体(1)的外表面贴合,将第一过滤窗(12)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2)的两侧相对伸缩设置有第一挡件(22)和第二挡件(23);所述第一挡件(22)、第二挡件(23)在伸长状态下均与第二筒体(2)的外表面贴合设置,将其包围在内;所述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的底部之间连接设置有封闭环(24);所述旋转电机(106)驱动连杆(103)旋转,带动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同步转动;所述封闭环(24)内设置有电加热盘(10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件(22)和第二挡件(23)关于第二筒体(2)对称设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挡件(22)和第二挡件(23)分别包括若干个挡件单元(201);若干所述挡件单元(201)沿第二筒体(2)的高度方向相互叠加;每个挡件单元(201)可单独进行伸缩动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为下端收缩的陀螺形结构,其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炯
申请(专利权)人:陆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