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34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进水管,管体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管体内部中空为负压腔:所述管体内壁上设有挡片,并且挡片位于引流孔的开口一侧,挡片面朝引流孔开口的一面为阻挡面,挡片的一端固定于管体内壁上,挡片的阻挡面与引流孔的开口之间形成跟随挡片形变用于冲洗物进入管体内的间隙,通过设置在引流孔内侧开口处的挡片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引流管向外拔出时更加轻易,并且不会损伤周围组织,提高了医疗效率。

A double cannula that prevents surrounding tissue from growing inside the cannul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sleeve which prevents the surrounding tissue from growing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tube body, including a tube body. The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pipe, a plurality of drainage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tube body, and the inner hollow of the tube body is a negative pressure chamb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opening side of the drainage hole, and the side of the baffle facing the opening of the drainage hole is a baffle face, and the baffle face is a baffle face One end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blocking surface of the blocker and the opening of the drainage hole is formed to follow the deformation of the blocker for the flushing substance to enter the tube. The blocker arranged at the inner opening of the drainage hole prevents the surrounding tissue from growing into the tube. When the drainage tube is pulled out outwards, it is easier and will not damage the surrounding tissue, thus improving the medical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
技术介绍
外科引流是临床治疗很多疾病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例如手术后吻合口和术区的引流,脓肿腔的引流。外科引流的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的脓、血、液体引导至体外,防止手术后影响伤口愈合。双套管广泛应用于腹部各类手术,弥漫性腹膜炎、膈下脓肿、盆腔脓肿、干溃疡、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复杂的胆道手术,也是防治手术后并发腹腔内感染、肠痿、积液和减少毒素吸收的有效方法。对于有局限性积脓或包裹性积液的患者,除静脉应用抗生素外,还需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主要通过双套管向腹腔内感染部位注入碘伏,左氧氟沙星等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加速病情恢复。其中,双套管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缺陷,医疗常用的双套管侧壁上开设的引流孔均为敞开式的通孔结构,由于双套管需要长时间的放置在人体肠道内,肠道内的肠道组织能够轻易的通过引流孔滋生到管体内,甚至粘贴在管体内壁上,需要将双套管拔出进行下阶段的手术工作时,滋生在管体内部的肠道组织卡在管体内,难以脱落下来,严重情况下甚至会拔断肠道组织,引发肠道出血,带来其他病发症。双套管无法及时拔出,手术工作无法继续,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通过设置在引流孔内侧开口处的挡片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引流管向外拔出时更加轻易,并且不会损伤周围组织,提高了医疗效率。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进水管,管体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管体内部中空为负压腔:所述管体内壁上设有挡片,并且挡片位于引流孔的开口一侧,挡片面朝引流孔开口的一面为阻挡面,挡片的一端固定于管体内壁上,挡片的阻挡面与引流孔的开口之间形成跟随挡片形变用于冲洗物进入管体内的间隙。作为优选,所述挡片的宽度和长度大于或者等于引流孔的直径,这样,挡片能够在引流孔内侧开口傍边完全覆盖住引流孔的开口,挡片不仅可以阻挡住大型的周围组织,同样可以阻挡住中小型的周围组织,起到更好的阻挡住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挡片与管体为一体结构,并且挡片为具有弹性恢复能力的医用硅胶材质;挡片与管体为一体结构可以保证挡片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并且挡片在反复的翻转过程中不会脱落,而挡片为具有弹性恢复能力的医用硅胶材质,挡片受液体冲开翻转后能够准确的复原以及挡片的材质不会引起肠道不良反应,给人体带来不适。如果挡片的厚度较厚,挡片的弯曲强度相对较低,管体内的负压腔形成负压时,将管体外部的液体吸引进管体内时,液体冲开挡片比较费力,导致外部的液体难以流入到管体内部,无法达到引流的作用;其次,颗粒较大的冲洗物可能因为挡片变形太小,导致冲开的开口口径过小,而导致大颗粒冲洗物无法进入双套管内部。因此优选的,所述的挡片为薄壁的片状,可以形变打开更大口径的开口和间隙,颗粒物较大的冲洗物可以进入到开口内;其次挡片的支撑弹面为向管体中部鼓起的弧形面,通过弧形面的凸起方向,使得挡片向内翻起和形变的难度加大,1、防止挡片翘曲;2、挡片的向内形变的强度变大,开口不易打开,避免生成的周围组织将开口顶开进入双套管内。作为优选,所述的挡片与引流孔的开口之间形成的间隙呈斜角度开设,并且自然状态下间隙的最大间隔与引流孔壁面的直线长度比值为1:3,保证了间隙的间隔不至于过大,在阻挡面阻挡住周围组织时,无法通过间隙滋生到管体的内部,而倾斜角度开设的间隙能够使流入的液体沿着挡片的阻挡面顺流而下,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间隙的设置在负压腔产生负压时,起到流通空气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位于管体的管壁内,进水管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管体的侧壁上,出水口靠近管体的头部。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挡片有效的阻挡住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双套管拔出时更加轻易,并且不会损伤周围组织,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挡片的阻挡面与引流孔的开口之间形成跟随挡片形变用于冲洗物进入管体内的间隙,间隙用于管体内的负压腔产生负压时通过气压的作用将肠道内的冲洗物吸入管体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1中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1中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1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施例2中挡片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施例3中双套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管体;10、挡片;11、阻挡面;110、支撑弹面;2、进水管;20、出水口;3、引流孔;4、负压腔;5、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4所示的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包括管体1、管体1内设置的进水管2、管体1侧壁上开设的多个引流孔3、管体1内部的负压腔4、挡片10、挡片10上的阻挡面11,与挡片10的阻挡面11相对的支撑弹面110,以及挡片10与引流孔3开口之间的间隙5。如图1和图4所示,双套管长时间的放置在人体肠道内时,周围组织会滋生到引流孔3内,而在管体1内壁上并且位于引流孔3的开口一侧设有挡片10,挡片10的宽度和长度大于或者等于引流孔3的直径,挡片10在引流孔3内侧开口傍边完全覆盖住引流孔3的开口,周围组织向管体1内滋生时被挡片10上的阻挡面11抵住,防止滋生的周围组织粘附在管体1内壁上,或者卡死在引流孔3内,周围组织不能继续向管体1内部滋生,在双套管拔出时,能够轻易的使周围组织从引流孔3内相对移动脱落下来,双套管拔出时阻力小、更加的顺畅,双套管能够及时的拔出,并且不会对人体肠道带来损伤,大大降低了人体的不适感。管体1中间的进水管2首先向人体肠道内注入清洗液清洗肠道,然后管体1内的负压腔4在外部设备的作用下抽出空气产生负压,负压将肠道内的冲洗物向管体1负压腔4内吸入,冲洗物顺着引流孔3流入,接触到挡片10的阻挡面11,由于挡片10为薄壁的片状并且是具有弹性恢复能力的医用硅胶材质,冲洗物在负压作用下轻易的推开挡片10,挡片10逐渐向内翻转从而打开引流孔3的开口,冲洗物能够顺畅的流入到管体1内引流至体外,肠道清洗完成后,挡片10翻转后自然复原;通过进水管2注入清洗液清洗肠道,再通过负压腔4产生负压将清洗完肠道的清洗液吸入管体1内引流至体外形成引流的循环。支撑弹面110为向管体1中部凸起的弧形面,滋生的周围组织滋长到挡片10的阻挡面11上时,通过支撑弹面110凸起的弧形面使得挡片10向管体1内翻起和形变的难度加大,间隙5以及引流孔3的开口不易被打开来,滋生的周围组织难以推开挡片10进入到管体1内;因此,支撑弹面110不仅可以防止挡片10的翘曲,而且还加大了在滋生的周围组织推压挡片10时防止挡片10变形的形变强度。自然状态下间隙5的最大间隔与引流孔3壁面的直线长度比值为1:3,间隙5的最大间隔相对于引流孔3壁面的直线长度较小,可以有效的防止结构较大的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1内部,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另外间隙5在负压腔4内产生负压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内设有进水管(2),管体(1)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3),管体(1)内部中空为负压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壁上设有挡片(10),并且挡片(10)位于引流孔(3)的开口一侧,挡片(10)面朝引流孔(3)开口的一面为阻挡面(11),挡片(10)的一端固定于管体(1)内壁上,挡片(10)的阻挡面(11)与引流孔(3)的开口之间形成跟随挡片(10)形变用于冲洗物进入管体内的间隙(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内设有进水管(2),管体(1)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3),管体(1)内部中空为负压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壁上设有挡片(10),并且挡片(10)位于引流孔(3)的开口一侧,挡片(10)面朝引流孔(3)开口的一面为阻挡面(11),挡片(10)的一端固定于管体(1)内壁上,挡片(10)的阻挡面(11)与引流孔(3)的开口之间形成跟随挡片(10)形变用于冲洗物进入管体内的间隙(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10)的宽度和长度大于或者等于引流孔(3)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挡周围组织滋生到管体内部的双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片(10)与管体(1)为一体结构,并且挡片(10)为具有弹性恢复能力的医用硅胶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阿考金慧成应荣超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