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写字两用床尾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261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写字两用床尾板,其包括用于与床身连接的床尾外支撑架、位于床尾外支撑架内的床尾内定位区域、固定或铰接设置在床尾外支撑架上且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左侧的床尾端头卡位座、设置在床尾外支撑架上且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两侧的床尾侧边卡位座、以及床尾板;床尾端头卡位座、床尾侧边卡位座分别咬合在床尾板对应的侧边上;当床尾板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内且左端与床尾端头卡位座咬合时候,床尾板的右端与床尾外支撑架的右侧壁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在床尾外支撑架上沿横向方向对称设置有转轴,床尾侧边卡位座转动设置在转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Writable bed tailboar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ritable two-purpose bed tail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bed tail external support frame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bed bed, a positioning area in the bed tail inside the bed tail external support frame, a bed tail end clamp seat fixed or articulated on the bed tail external support frame and left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area in the bed tail, a bed tail side clamp arranged on the bed tail external support frame 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positioning area in the bed tail. Seat, and bed tail plate; bed tail end clamp seat and bed tail side clamp seat are respectively occluded on the side corresponding to the bed tail plate; when the bed tail plate is located in the positioning area of the bed tail and the left end is occluded with the bed tail end clamp seat, there is a movable gap between the right end of the bed tail plate and the right side wall of the bed tail external support frame; and a rotating axis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long the lateral direction on the bed tail external support frame. The clamping seat at the tail side of the bed rotates o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design, compact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写字两用床尾板
本技术涉及可写字两用床尾板。
技术介绍
常用病床都是固定式结构,病床摆放后不能随意移动位置,重病患者突发状况时不能即时的将患者进行转移,需要进行换床等一系列的操作,延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普通的病床不具其他辅助功能,现有中的多功能病床价格高昂,普通患者无法承担其使用价格;普通病床没有床板,患者在床上吃饭看书等操作根本无法完成,普通病床用的床板与病床为分体式结构组成,不牢靠也不安全稳定,给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使用带来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内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可写字两用床尾板;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可写字两用床尾板,包括用于与床身连接的床尾外支撑架、位于床尾外支撑架内的床尾内定位区域、固定或铰接设置在床尾外支撑架上且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左侧的床尾端头卡位座、设置在床尾外支撑架上且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两侧的床尾侧边卡位座、以及床尾板;床尾端头卡位座、床尾侧边卡位座分别咬合在床尾板对应的侧边上;当床尾板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内且左端与床尾端头卡位座咬合时候,床尾板的右端与床尾外支撑架的右侧壁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在床尾外支撑架上沿横向方向对称设置有转轴,床尾侧边卡位座转动设置在转轴上。在床尾端头卡位座的左侧设置有床尾板的滑出端部外区域。床尾端头卡位座的上端面为卡位座导向斜面。在床尾板上设置有用于手抓工艺豁口,在床尾板下端设置有三或四个折叠支腿,在床尾板下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对应折叠支腿的卡装槽;折叠支腿包括安装在床尾板下端的球铰接座、上端安装在球铰接座上的支腿杆、设置在支腿杆下端的摩擦球铰接底板、以及沿轴向分布在支腿杆上的穿绳孔;相邻折叠支腿的穿绳孔通过绳带连接。使用本技术时,当需要平放的时候,将床尾内定位区域两侧的床尾侧边卡位座旋转,从而使得床尾板从滑出端部外区域插入到床尾侧边卡位座内,然后通过转轴将床尾侧边卡位座旋转为水平状态,其次,插入到床尾端头卡位座中实现水平平放固定,通过活动间隙给床尾板插取留出空间,通过卡位座导向斜面减少床尾侧边卡位座的旋转角度,通过工艺豁口方便手持与移动床尾板。当将床尾板取出的时候,反向动作即可。在平放的时候,支腿杆卡在卡装槽内,节约空间,当需要将床尾板作为写字板的时候,通过球铰接座将支腿杆并撑开八字,同时通过八字来调节高度,通过摩擦球铰接底板提高抓地面积,提高稳定性,绳带通过连接不同高度的穿绳孔从而实现床尾板水平或任意角度倾斜摆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佳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平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滑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折叠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床尾外支撑架;2、床尾内定位区域;3、床尾端头卡位座;4、床尾侧边卡位座;5、床尾板;6、滑出端部外区域;7、卡位座导向斜面;8、工艺豁口;9、折叠支腿;10、球铰接座;11、支腿杆;12、卡装槽;13、摩擦球铰接底板;14、穿绳孔;15、绳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写字两用床尾板,包括用于与床身连接的床尾外支撑架1、位于床尾外支撑架1内的床尾内定位区域2、固定或铰接设置在床尾外支撑架1上且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2左侧的床尾端头卡位座3、设置在床尾外支撑架1上且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2两侧的床尾侧边卡位座4、以及床尾板5;床尾端头卡位座3、床尾侧边卡位座4分别咬合在床尾板5对应的侧边上;当床尾板5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2内且左端与床尾端头卡位座3咬合时候,床尾板5的右端与床尾外支撑架1的右侧壁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在床尾外支撑架1上沿横向方向对称设置有转轴,床尾侧边卡位座4转动设置在转轴上。在床尾端头卡位座3的左侧设置有床尾板5的滑出端部外区域6。床尾端头卡位座3的上端面为卡位座导向斜面7。在床尾板5上设置有用于手抓工艺豁口8,在床尾板5下端设置有三或四个折叠支腿9,在床尾板5下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对应折叠支腿9的卡装槽12;折叠支腿9包括安装在床尾板5下端的球铰接座10、上端安装在球铰接座10上的支腿杆11、设置在支腿杆11下端的摩擦球铰接底板13、以及沿轴向分布在支腿杆11上的穿绳孔14;相邻折叠支腿9的穿绳孔14通过绳带15连接。使用本技术时,当需要平放的时候,将床尾内定位区域2两侧的床尾侧边卡位座4旋转,从而使得床尾板5从滑出端部外区域6插入到床尾侧边卡位座4内,然后通过转轴将床尾侧边卡位座4旋转为水平状态,其次,插入到床尾端头卡位座3中实现水平平放固定,通过活动间隙给床尾板5插取留出空间,通过卡位座导向斜面7减少床尾侧边卡位座4的旋转角度,通过工艺豁口8方便手持与移动床尾板5。当将床尾板5取出的时候,反向动作即可。在平放的时候,支腿杆11卡在卡装槽12内,节约空间,当需要将床尾板5作为写字板的时候,通过球铰接座10将支腿杆11并撑开八字,同时通过八字来调节高度,通过摩擦球铰接底板13提高抓地面积,提高稳定性,绳带15通过连接不同高度的穿绳孔14从而实现床尾板水平或任意角度倾斜摆放。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本技术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在一一举例。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写字两用床尾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床身连接的床尾外支撑架(1)、位于床尾外支撑架(1)内的床尾内定位区域(2)、固定或铰接设置在床尾外支撑架(1)上且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2)左侧的床尾端头卡位座(3)、设置在床尾外支撑架(1)上且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2)两侧的床尾侧边卡位座(4)、以及床尾板(5);床尾端头卡位座(3)、床尾侧边卡位座(4)分别咬合在床尾板(5)对应的侧边上;当床尾板(5)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2)内且左端与床尾端头卡位座(3)咬合时候,床尾板(5)的右端与床尾外支撑架(1)的右侧壁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在床尾外支撑架(1)上沿横向方向对称设置有转轴,床尾侧边卡位座(4)转动设置在转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写字两用床尾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床身连接的床尾外支撑架(1)、位于床尾外支撑架(1)内的床尾内定位区域(2)、固定或铰接设置在床尾外支撑架(1)上且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2)左侧的床尾端头卡位座(3)、设置在床尾外支撑架(1)上且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2)两侧的床尾侧边卡位座(4)、以及床尾板(5);床尾端头卡位座(3)、床尾侧边卡位座(4)分别咬合在床尾板(5)对应的侧边上;当床尾板(5)位于床尾内定位区域(2)内且左端与床尾端头卡位座(3)咬合时候,床尾板(5)的右端与床尾外支撑架(1)的右侧壁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在床尾外支撑架(1)上沿横向方向对称设置有转轴,床尾侧边卡位座(4)转动设置在转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写字两用床尾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