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真菌组合物和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6257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协同有效量的如下组分的杀真菌组合物:(a)选自下组的羧酸酰胺衍生物:N‑[(3’,4’‑二氯‑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甲基‑2‑噻吩甲酰胺、N‑[[2’‑甲基‑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三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N‑[[2’‑甲基‑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甲基‑2‑噻吩甲酰胺、N‑[[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三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N‑[[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甲基‑2‑噻吩甲酰胺和N‑[[4’‑(2‑戊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三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和(b)至少一种杀真菌化合物。

Fungicid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fungicid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with synsynergistic effective amounts: (a) carboxyamiamide derivatives selected from the following group: N [(3', 4', (3', 4', dichloro 1,1 dimethyl) benzoyl methyl] 3 methyl 8209 2 thiophenoformamide, N [[[[2'8209 methyl 8209 methyl 8209 4'[(2 propyloxy)8209 1, 1, 1, 1, 1 dimethyl] benzoyl methyl]benzoyl methyl]benzoyl methyl methyl]] benzoyl methyl methyl]]]]] methyl methyl methyl]]3. Trifluoromethyl 2 pyridylformamide, N\u2011[[2\u2019\u2011\u7532\u57fa\u20114\u2019\u2011(2\u2011\u4e19\u57fa\u6c27\u57fa)\u20111,1\u2011\u4e8c\u7532\u57fa]\u82ef\u7532\u9170\u7532\u57fa]\u20113\u2011\u7532\u57fa\u20112\u2011\u567b\u5429\u7532\u9170\u80fa\u3001N\u2011[[4\u2019\u2011(2\u2011\u4e19\u57fa\u6c27\u57fa)\u20111,1\u2011\u4e8c\u7532\u57fa]\u82ef\u7532\u9170\u7532\u57fa]\u20113\u2011\u4e09\u6c1f\u7532\u57fa\u20112\u2011\u5421\u5576\u7532\u9170\u80fa\u3001N\u2011[[4\u2019\u2011(2\u2011\u4e19\u57fa\u6c27\u57fa)\u20111,1\u2011\u4e8c\u7532\u57fa]\u82ef\u7532\u9170\u7532\u57fa]\u20113\u2011\u7532\u57fa\u20112\u2011\u567b\u5429\u7532\u9170\u80fa\u548cN\u2011[[4\u2019\u2011(2 _amyloxy 1,1 dimethyl benzoyl methyl 3 trifluoromethyl 2 pyridylformamide, and (b) at least one fungicidal comp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真菌组合物和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10224239.6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为申请号200880114754.2的原始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8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杀真菌组合物和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防治各种有害真菌具有显著改善的效力的杀真菌组合物,和一种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2和3公开了下文所述的式(I)包括的化合物用作杀真菌剂,公开了它们可根据需要与其他杀真菌剂组合或作为与其他杀真菌剂的混合物使用。然而,并不知道当式(I)化合物与其他特定杀真菌剂以协同有效量组合使用时,式(I)化合物呈现显著优异的杀真菌效力。另外,专利文献4和5公开了下文给出的式(I)包括的化合物用作杀虫剂如杀线虫剂。专利文献1:WO06/016708专利文献2:WO07/069777专利文献3:JP-A-2007-210924专利文献4:EP1256569A专利文献5:EP1428817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下文给出的式(I)羧酸酰胺衍生物有时显示对某些病害实际上不足的防治效力,使得它们的防治效力取决于浓度范围或施用点,对于某些有害真菌而言不足,余效相对短,或抗雨性弱。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人已进行研究以解决以上问题,并作为结果已发现,特别当下文给出的式(I)羧酸酰胺衍生物和某些特定杀真菌有效化合物混合使用时,与单独使用相应化合物的情况相比可得到意外的极好杀真菌活性。因此,本专利技术已基于此发现而实现。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协同有效量的如下组分的杀真菌组合物:(a)式(I)的羧酸酰胺衍生物或其盐:其中B为可由Y取代的杂环基团;相互独立的R1和R2各自为C1-12烷基;X为卤素、C1-12烷基或C1-12烷氧基;Y为卤素、C1-12烷基或C1-12卤代烷基;n为0-5的整数;和(b)至少一种选自下组的杀真菌化合物:唑类化合物、苯胺基嘧啶化合物、三唑并嘧啶化合物、嗜球果伞素类(strobilurin)化合物、N-卤代硫烷基化合物、吡啶胺化合物、碳酸氢盐、无机硫物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二羧酰亚胺化合物、胺化合物、苯基吡咯化合物、二苯甲酮化合物、哌啶化合物、二硝基苯化合物、吗啉化合物、氰基乙酰胺化合物、亚磷酸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羧酰胺化合物、喹啉化合物、铜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抗生素、胍化合物、肟醚化合物、4-羟基喹啉衍生物化合物、氰基亚甲基化合物、喹唑啉酮(quinazolinone)化合物和苯甲酰基吡啶化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其包括将杀真菌有效量的这种杀真菌组合物施用于有害真菌或它们生长的场所。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其包括将杀真菌有效量的(a)式(I)的羧酸酰胺衍生物或其盐和杀真菌有效量的(b)所述杀真菌化合物施用于有害真菌或它们生长的场所。专利技术效果包含协同有效量的(a)式(I)的羧酸酰胺衍生物或其盐和(b)所述杀真菌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下文简称为本专利技术组合物)能够防治,特别是以低剂量防治各种真菌如卵菌(Oomycetes)、子囊菌(Ascomycetes)、担子菌(Basidiomycetes)或半知菌(Deuteromycetes),且能够有效防治由其导致的各种植物病害。意外地,它们的杀真菌活性的效力大于它们的相应单独杀真菌活性的纯加和效力,即具有协同增效杀真菌活性。因此,与单独使用相应试剂的情况相比,含协同有效量的(a)式(I)的羧酸酰胺衍生物或其盐和(b)所述杀真菌化合物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以低剂量施用,因此,它还有效降低施用点或其周围的环境负荷。此外,可扩大杀真菌谱,另外,杀真菌活性将长期持续。附图简要说明图1为显示测试实施例7中关于对灰霉病病原体的抗微生物活性的测试结果的照片。图2为显示测试实施例7中关于对灰霉病病原体的抗微生物活性的测试结果的图解视图,其中测量了四个部分中从纵向放置的滤纸两端至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的菌丝体生长区域的距离,用箭头表示。图3为显示实施例7中关于对灰霉病病原体的抗微生物活性的试验结果的图解视图,其中测量了四个部分中从滤纸相互交叉的部分至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的菌丝体生长区域的距离,用箭头表示。具体实施方式在其中上式(I)中由X表示的取代基数大于1的情况下,这些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作为B中所含的取代基的Y的取代数可为1或更多,在大于1的情况下,这些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在上式(I)中由B表示的取代基的杂环结构部分优选为含1-4个选自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至少一类原子的3-6员杂环,可例如为3员杂环如环氧乙烷基;5员杂环如呋喃基、四氢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吡咯啉基、吡咯烷基、二氧戊环基、唑基、异唑基、噻唑基、异噻唑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咪唑烷基、吡唑基、吡唑啉基、吡唑烷基、三唑基、二唑基、噻二唑基或四唑基;或6员杂环如吡喃基、吡啶基、哌啶基、二烷基、嗪基、吗啉基、噻嗪基、哒嗪基、嘧啶基、吡嗪基、哌嗪基、三嗪基、二氢氧硫杂环己二烯基、二氢氧代氧硫杂环己二烯基、二氢二氧代氧硫杂环己二烯基、二氢吡喃基或二氢硫杂环己二烯基。其中,更优选含1个或2个选自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至少一类原子的5或6员杂环基,最优选吡啶基、噻吩基或吡唑基。另外,由B表示的取代基的具体实例可例如为3-三氟甲基-2-吡啶基、3-甲基-2-噻吩基或1-甲基-3-三氟甲基-4-吡唑基。在上式(I)中的烷基或烷基结构部分可为C1-12线性或支化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2-戊基、正己基、2-己基、3-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烷基、十一烷基或十二烷基。上式(I)中的卤素或作为取代基的卤素可为氟、氯、溴或碘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卤素可为一个或多个,在大于1个的情况下,这些卤素可相同或不同。另外,这些卤素可在任何位置上取代。上式(I)的羧酸酰胺衍生物的盐可以是任何盐,只要它是农业上可接受的。例如它可为碱金属盐如钠盐或钾盐;碱土金属盐如镁盐或钙盐;无机酸盐如盐酸盐、高氯酸盐、硫酸盐或硝酸盐;或有机酸盐如乙酸盐或甲磺酸盐。上式(I)的羧酸酰胺衍生物具有多种异构体,如光学异构体或几何异构体,异构体和异构体的混合物都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除了以上异构体之外的本
常识范围内的各种异构体。另外,取决于异构体的类型,它们可以具有不同于上述式(I)的化学结构,但它们仍然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因为它们是异构体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上式(I)的羧酸酰胺衍生物或其盐可由上述专利文献1、2或3中公开的方法制备。在上式(I)的羧酸酰胺衍生物中,优选下列那些。(1)上式(I)的羧酸酰胺衍生物,其中B为可由Y取代的5或6员杂环基团。(2)根据(1)的羧酸酰胺衍生物,其中关于B的杂环基团为含1个或2个选自氮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中的至少一类原子的杂环基团。(3)根据(1)的羧酸酰胺衍生物,其中关于B的杂环基团为吡啶基、噻吩基或吡唑基。(4)上式(I)的羧酸酰胺衍生物,其中B为3-三氟甲基-2-吡啶基、3-甲基-2-噻吩基或1-甲基-3-三氟甲基-4-吡唑基。(5)至少一种选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含协同有效量的如下组分的杀真菌组合物:(a)选自下组的羧酸酰胺衍生物:N‑[(3’,4’‑二氯‑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甲基‑2‑噻吩甲酰胺、N‑[[2’‑甲基‑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三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N‑[[2’‑甲基‑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甲基‑2‑噻吩甲酰胺、N‑[[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三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N‑[[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甲基‑2‑噻吩甲酰胺和N‑[[4’‑(2‑戊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三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和(b)至少一种选自下组的杀真菌化合物:oxpoconazole富马酸盐、氰霜唑、土菌消、嘧菌胺、二甲嘧菌胺、环丙嘧啶、嘧菌腙、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克菌丹、灭菌丹、碳酸氢钾、硫、代森锰锌、百菌清、杀菌利、异丙定、螺

【技术特征摘要】
2007.11.05 JP 2007-2876991.一种包含协同有效量的如下组分的杀真菌组合物:(a)选自下组的羧酸酰胺衍生物:N-[(3’,4’-二氯-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甲基-2-噻吩甲酰胺、N-[[2’-甲基-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三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N-[[2’-甲基-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甲基-2-噻吩甲酰胺、N-[[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三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N-[[4’-(2-丙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甲基-2-噻吩甲酰胺和N-[[4’-(2-戊基氧基)-1,1-二甲基]苯甲酰甲基]-3-三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和(b)至少一种选自下组的杀真菌化合物:oxpoconazole富马酸盐、氰霜唑、土菌消、嘧菌胺、二甲嘧菌胺、环丙嘧啶、嘧菌腙、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克菌丹、灭菌丹、碳酸氢钾、硫、代森锰锌、百菌清、杀菌利、异丙定、螺茂胺、氟菌、苯菌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谷滋佃晋太朗
申请(专利权)人: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