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253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叠担架,其包括相对的两组杆组件,每组杆组件包括四个首尾连接的主体杆,每组杆组件中相邻两个主体杆之间为铰接,相邻两个主体杆之间由转动件连接,相邻的两个主体杆的夹角能够呈0‑180°角,担架可以折叠为四折担架,每组杆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装置,两组杆组件上的支撑装置位置对应,对应的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能够锁定担架的两组杆组件之间的距离,支撑装置中的主体部相对于主体杆可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四折的小巧但结构坚固的担架,大大提高了担架的轻巧性和便捷性。

A folding stretch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ing stretcher, which comprises two relative groups of rod components, each group of rod components comprises four main rods connected by the head and the tail. In each group of rod components, the adjacent two main rods are articulated, and the adjacent two main rods are connected by rotating parts. The angle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main rods can be 0 180. The stretcher can be folded into four folding stretchers, and each group of rod components can be connected by rotating There are at least two supporting devices. The position of the supporting devices on the two groups of rod assemblies corresponds to each other. A position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devices. The positioning device can lock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rod assemblies on the stretcher. The main part of the supporting device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main ro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act stretcher with four folds but strong structur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lightness and convenience of the stre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担架
本技术涉及运输工具
,具体涉及救援器械或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军用担架伴随战争产生、发展和完善,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外形分为直杆式、两折式以及四折式三种。主要是为了受伤士兵快速脱离战场环境,避免二次损伤,但现有的担架过于强调功能性,担架笨重和庞大,救治效率不高,不方便携带,尤其是在野外救援或者行军过程中很不方便。有的担架虽然轻巧,但是不方便折叠或者打开,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快速展开投入使用,浪费了抢救的黄金时间。有的把手或者支撑结构不够完善,容易在行进中脱落或者颠簸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有的只能实现横向折叠和纵向的对折,结构长度仍比较长,不能再进一步折叠,有的定位和转动铰链结构不够完善,不能够极好的压缩担架的体积,有的缺乏有效的支撑结构,不能有效地支撑担架和伤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四折的小巧但结构坚固的担架,大大提高了担架的轻巧性和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担架,其包括相对的两组杆组件,每组杆组件包括四个首尾连接的主体杆,每组杆组件中相邻两个主体杆之间为铰接,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主体杆之间由转动件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主体杆的夹角能够呈0-180°角,担架可以折叠为四折担架,每组杆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装置,两组杆组件上的支撑装置位置对应,对应的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能够锁定担架的两组杆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支撑装置中的主体部相对于所述主体杆可转动。技术方案进一步为: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连杆以及两个连杆中间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技术方案进一步为: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主体部和基部,所述基部安装于所述主体杆上,其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空间部、卡槽和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与铰接连接,实现主体部相对于基部的转动,所述主体部具有平坦的顶面/底面作为支撑面。技术方案进一步为: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卡槽中,与所述卡槽铰接,当两个连杆呈180°时,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槽抵接。技术方案进一步为: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分别位于两个主体杆上,每个转动部均包括底座、突出部和轴套部,其中所述突出部包括从底座一侧凸出的多个横向肋条和多个肋条间的凹槽,所述肋条的末端为轴套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多个横向肋条交错设置,当两个相邻的杆体成180°角时,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肋条和凹槽之间互相卡接匹配。技术方案进一步为:所述担架还包括四个把手装置,所述四个把手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杆的一端,能够伸出或者缩回到所述主体杆中。技术方案进一步为:所述主体杆为空心结构,所述担架为全碳纤维材质。技术方案进一步为:所述担架还包括担架布体,折叠时所述担架布体可被收纳到主体杆内部的空间里,所述担架布体折叠后的高度不高于所述主体杆的末端。技术方案进一步为:所述把手装置设置有耐磨层或者防滑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申请的四折担架能够迅速折叠和打开,非常便捷,同时四折后体积缩小到很小,非常节省空间,可以放入背包或者行李箱中携带和运输,进一步地主体杆和把手还可以设置为伸缩杆或伸缩把手,进一步节省空间,同时采用空心结构会进一步减轻担架的重量。(2)本申请的支撑装置结构独特,包括了具有平坦的顶面/底面作为支撑面的主体部,主体部可转动,转动向侧面或者向上时可用于提拉担架,当伤员重量较重时,可增加人手方便抬举担架,当转动向下时可支撑担架,同时与定位组件铰接,使得定位组件可水平或者横向转动,带动担架快速收缩或者打开。(3)本申请的转动件即铰链结构独特,能够使得相邻的两个主体杆之间的夹角为0-180°,因此使得折叠担架能够尽可能的四折折叠缩小,转动角度灵活,且铰链结构紧凑不突出不需要占用过多地方,也不会刮伤或者误伤伤员或者使用者。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担架打开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担架折叠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担架完全折叠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转动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装置和定位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所示,一种折叠担架,其包括相对的两组杆组件,每组杆组件包括四个首尾连接的主体杆5,每组杆组件中相邻两个主体杆5之间为铰接,相邻两个主体杆之间由转动件3连接,转动件为铰链,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分别位于两个主体杆上,每个转动部均包括底座、突出部和轴套部,其中突出部包括从底座一侧凸出的多个横向肋条和多个肋条间的凹槽,肋条的末端为轴套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多个横向肋条交错设置;当两个相邻的杆体成180°角时,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肋条和凹槽之间互相卡接匹配,轴套部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面为曲面,轴套部包括每个肋条末端上的通孔,肋条的数量为4-6条,通孔为螺孔。转动件使得相邻的两个主体杆5的夹角能够呈0-180°角,担架可以折叠为四折担架。每组杆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装置2,两组杆组件上的支撑装置2位置对应,对应的支撑装置2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4,定位装置4可以水平或者横向移动,带动担架打开或者折叠,能够锁定担架的两组杆组件之间的距离,支撑装置2中的主体部相对于主体杆5可转动。当主体部转动朝上或者朝向主体杆的侧面时,支撑装置可用于提拉担架,当主体部转动朝下时,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担架。支撑装置2包括主体部和基部,基部安装于主体杆上,其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安装部;主体部包括空间部、卡槽和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位于主体部的底部的两端,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与铰接连接,实现主体部的转动,卡槽不高于所述空间部;主体部转动连接基部,主体部具有平坦的顶面,当主体部转动位于杆体上方时,可用于提拉担架,当主体部转动位于基部的下方时,可起到支撑担架的作用。第一安装部包括细长槽和两个带耳部的侧壁,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穿孔。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的结构相同。空间部和卡槽整体呈矩形。卡槽的长度小于空间部的长度,卡槽的高度小于空间部的高度。定位装置4包括两个连杆以及两个连杆中间的连接元件,连杆相对于连接元件可转动,每个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元件转动连接,每个连杆的另一端与担架连接,连接元件由一个竖板和两个横板构成,两个横板分别位于竖板一侧的上端和下端,且相对设置;每个连杆均通过连接件与两个横板转动连接,每个连杆可相对于连接元件呈0-90°转动,当两个连杆夹角为180°时,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撑装置的卡槽的侧壁或者后壁抵接,使得定位装置固定担架的距离,当两个连杆夹角小于180°,定位装置可以带动担架收起;连杆包括两端的两个水平连接部和连接两个水平连接部的倾斜部,倾斜部与两个水平部的夹角均大于90°。连杆与连接元件的连接为螺纹连接,连接件为螺栓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担架,其包括相对的两组杆组件,每组杆组件包括四个首尾连接的主体杆,每组杆组件中相邻两个主体杆之间为铰接,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主体杆之间由转动件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主体杆的夹角能够呈0‑180°角,担架可以折叠为四折担架,每组杆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装置,两组杆组件上的支撑装置位置对应,对应的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能够锁定担架的两组杆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支撑装置中的主体部相对于所述主体杆可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担架,其包括相对的两组杆组件,每组杆组件包括四个首尾连接的主体杆,每组杆组件中相邻两个主体杆之间为铰接,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主体杆之间由转动件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主体杆的夹角能够呈0-180°角,担架可以折叠为四折担架,每组杆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装置,两组杆组件上的支撑装置位置对应,对应的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能够锁定担架的两组杆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支撑装置中的主体部相对于所述主体杆可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连杆以及两个连杆中间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主体部和基部,所述基部安装于所述主体杆上,其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空间部、卡槽和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铰接连接,实现主体部相对于基部的转动,所述主体部具有平坦的顶面/底面作为支撑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卡槽中,与所述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斗宋振兴吕德超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霄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