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春源专利>正文

一种茶隔及其杯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125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茶隔及其茶杯,包括:设有通孔的隔板和弹性圈;所述隔板中部设置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为倾斜面;所述弹性圈设置于隔板外侧壁。采用该茶隔的茶杯,在将水导入时候,水从凹槽的内侧壁的倾斜面流下,倾斜面起到引流的作用,放置所用的水直接撞击平板式底部;可以具有防止水往外飞溅的效果。

A tea compartment and its cup bod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a partition and a tea cup, which comprises a partition plate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an elastic ring; a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partition plate, and the inner and lateral walls of the groove are inclined surfaces; and the elastic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partition plate. When water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ea cup separated by the tea cup, the water flows down the inclined surface of the inner and lateral walls of the groove, and the inclined surface plays the role of drainage. The water used for placing the tea cup directly impacts the bottom of the flat plate, thus preventing the water from splashing outw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隔及其杯身
本技术涉及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隔及其茶杯。
技术介绍
携带式茶杯,大多设有茶隔,茶隔是用来阻隔茶叶的,人们泡茶时候,将茶叶放置于茶杯内后盖上茶隔,茶隔被安装在茶杯开口处的内壁,当泡完茶,需要倒茶时候,杯子倾斜,茶叶在茶隔的阻隔下不会被倒出茶杯,而泡完的茶水经茶隔上的通孔流出茶杯,供人饮用。而现有技术的茶隔,整体上为一块薄片不锈钢板,设置若干通孔;然后这种结构的茶隔有一个弊端,当其安装于茶杯开口后,人们向杯口倒水,水经薄片不锈钢板通孔进入水杯内,这个过程中,水会撞击开口边沿的薄片不锈钢板往外飞溅,弄湿杯子外的物品,如果倒入的是开水,往外飞溅的开水容易溅到手,烫伤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茶隔及其基于该茶隔的茶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隔,包括:设有通孔的隔板和弹性圈;所述隔板中部设置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为倾斜面;所述弹性圈设置于隔板外侧壁。采用该茶隔的茶杯,在将水导入时候,水从凹槽的内侧壁的倾斜面流下,倾斜面起到引流的作用,放置所用的水直接撞击平板式底部;可以具有防止水往外飞溅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面为倾斜曲面,所述倾斜曲面自凹槽的边沿向凹槽底面倾斜。即,所述凹槽开口边沿与凹槽底面之间由倾斜面曲面过渡连接,整体来看,该凹槽内壁为茶隔上向下凹陷的曲面,通孔从边沿开始一直分布于曲面凹槽,通孔可以让水流入,同时,曲面可以缓冲或者引导自上而下倒入的水,防止其直接冲撞平面底板(传统结构)而飞溅出来,曲面各个点有个曲率差异,可以有效分散水反弹的方向,防止水汇聚于一处反弹,容易飞溅出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面为倾斜平面,所述倾斜平面自凹槽开口边沿向凹槽底面倾斜。通孔从茶杯边沿一直分布于倾斜面直到凹槽底面,倾斜面直接将垂直倒入的水方向改变,防止其反弹飞溅出杯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外侧壁设置安装槽,所述弹性圈安装于安装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圈包括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内圈及其设置于所述内圈外壁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的外接圆大于隔板的外接圆。安装时候可以依靠弹性圈的弹性变形卡入安装槽,然后弹性圈恢复原状,如此便于拆卸和安装,便于更换;由于凸起的外接圆大于隔板的外接圆,可以依靠凸起的变形卡主杯口,实现安装茶隔的目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由隔板的边沿向隔板的中心方向分布;其中,在隔板的边沿向隔板中心辐射的方向上,所述通孔的直径逐渐增大。当倒水时候,杯子倾斜,杯中的茶叶由于重力,靠近杯壁,也即和隔板边沿对应,由于在隔板的边沿向隔板中心辐射的方向上,所述通孔的直径逐渐增大,即隔板边沿的通孔比较小,故茶叶不易随水流出,而与此同时,杯子横放或者斜放,由于杯中的水平面高于茶叶,而水刚好和隔板中心处的通孔对应,基于中心处的通孔比较大,所以比较容易出水;以上综合看,可以具有很好的阻挡茶叶流出的效果同时又便于水流出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茶隔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固定于凹槽底部。把手用于手抓,便于安装或者拆卸茶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圈的材质为硅胶。本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茶杯,包括杯体及以上中任一项所述的茶隔;所述杯体的杯口内壁设置凸环,所述茶隔通过弹性圈卡在凸环安装于所述杯体的杯口;其中,所述茶隔的凹槽开口朝向杯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查隔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查隔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弹性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茶杯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茶隔,包括:设有通孔101的隔板10(其形状可以根据茶杯形状而定,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和弹性圈20;所述隔板10中部设置凹槽104,所述凹槽104的内侧壁为倾斜面105;所述弹性圈20设置于隔板10外侧壁。通孔101是分布于隔板10的,其不光分布于隔板10的边沿103,也分布于倾斜面105及其凹槽104底面(即,通孔101分布于隔板边沿103、凹槽104底部及其凹槽104的倾斜面105状侧壁)。以上,所述倾斜面105可以为倾斜曲面,所述倾斜曲面自凹槽104的边沿103向凹槽104底面倾斜。所述倾斜面105也可以为倾斜平面,所述倾斜平面自凹槽104开口边沿103向凹槽104底面倾斜。所述弹性圈20的材质可以为硅胶。基于以上结构设计,凹槽104内侧面的截面可以呈“八”字形,即凹槽的开口小,底部大;此时,倒水时候,凹槽104的倾斜面可以阻挡从凹槽底部反弹的水,是水被往下压,防止飞溅出杯口;凹槽104内侧面的截面也可以呈倒“八”字形,具体说是喇叭型,采用该茶隔的茶杯,在将水导入时候,水从凹槽的内侧壁的倾斜面流下,倾斜面起到引流的作用,放置所用的水直接撞击平板式底部;可以具有防止水往外飞溅的效果。更优地,所述隔板10外侧壁设置安装槽102,所述弹性圈20安装于安装槽102。所述弹性圈20包括与所述安装槽102配合的内圈201及其设置于所述内圈201外壁的凸起202;其中,所述凸起202的外接圆大于隔板10的外接圆。具体地,安装槽102设置于隔板10背部厚度方向上,安装时候可以依靠弹性圈的弹性变形卡入安装槽,然后弹性圈恢复原状,如此便于拆卸和安装,便于更换;由于凸起的外接圆大于隔板的外接圆,可以依靠凸起的变形卡主杯口,实现安装茶隔的目的。更优地,所述通孔101由隔板10的边沿103向隔板10的中心方向分布;其中,在隔板10的边沿103向隔板中心辐射的方向上,所述通孔101的直径逐渐增大。可以知道的是,当倒水时候,杯子倾斜,杯中的茶叶由于重力,靠近杯壁,也即和隔板边沿对应,由于在隔板的边沿向隔板中心辐射的方向上,所述通孔的直径逐渐增大,即隔板边沿附近的通孔比较小,故茶叶不易随水流出,而与此同时,杯子横放或者斜放,由于杯中的水平面高于茶叶,而水平面高的水刚好和隔板中心处的通孔对应,基于中心处附近的通孔比较大,所以比较容易出水;以上综合看,可以具有很好的阻挡茶叶流出的效果同时又便于水流出的效果。更优地,所述茶隔还包括把手30,所述把手30固定于凹槽104底部。本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茶杯,包括杯体80及其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茶隔;所述杯体80的杯口内壁设置凸环801,所述茶隔通过弹性圈20卡在凸环801安装于所述杯体80的杯口;其中,所述茶隔的凹槽104开口朝向杯口。倒水时候,该茶杯可以有效防止,水飞溅出杯口。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隔,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通孔(101)的隔板(10)和弹性圈(20);所述隔板(10)中部设置凹槽(104),所述凹槽(104)的内侧壁为倾斜面(105);所述弹性圈(20)设置于隔板(10)外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隔,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通孔(101)的隔板(10)和弹性圈(20);所述隔板(10)中部设置凹槽(104),所述凹槽(104)的内侧壁为倾斜面(105);所述弹性圈(20)设置于隔板(10)外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105)为倾斜曲面,所述倾斜曲面自凹槽(104)的边沿(103)向凹槽(104)底面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105)为倾斜平面,所述倾斜平面自凹槽(104)开口边沿(103)向凹槽(104)底面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外侧壁设置安装槽(102),所述弹性圈(20)安装于安装槽(1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圈(20)包括与所述安装槽(102)配合的内圈(201)及其设置于所述内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源
申请(专利权)人:郑春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