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正治专利>正文

一种西藏皂石组合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124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西藏皂石组合茶具,包括公道杯、茶滤杯、杯盖和茶杯,所述公道杯、茶滤杯、茶杯和杯盖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沿所述公道杯的外壁一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相匹配的设有第一防烫胶条;所述茶滤杯包括嵌入部和滤茶部,嵌入部和滤茶部的连接处围绕茶滤杯设有第二防烫胶条,所述滤茶部的直径与公道杯的直径相同,所述嵌入部的外径小于公道杯的内径;所述第二防烫胶条弹性套设于茶滤杯的嵌入部,且凸出于滤茶部;所述茶杯包括底座部和开口部,所述底座部和开口部的连接处围绕茶杯设有第四防烫胶条;所述第四防烫胶条弹性套设于茶杯的底座部,且凸出于开口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防烫、防滑,且能进行组合,节省了空间资源,提高了茶具使用寿命。

A Tibetan Saponite Tea S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ibetan Soapstone combined tea set, which comprises a fairness cup, a tea filter cup, a cup cover and a tea cup. The cross sections of the fairness cup, a tea filter cup, a tea cup and a cup cover are all round, and a chuck is arranged along the outer wall of the fairness cup. The chuck matches with a first anti-scalding adhesive strip. The tea filter cup comprises an insertion part and a tea filter part, an insertion part and a tea filter part. A second anti-scalding tap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tea filter cup, the diameter of the tea filter section is the same as the diameter of the fair cup, an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embedded section is smaller tha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fair cup; the second anti-scalding tape is elastically sleeved on the embedded part of the tea filter cup and protrudes out of the tea filter section; the tea cup comprises a base and an opening,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base and the opening is provided with a fourth around the tea cup. The fourth anti-scalding adhesive strip is elastically sleeved at the base of the tea cup and protrudes out of the open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anti-scalding and anti-skid, and can be combined to save space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ea s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西藏皂石组合茶具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藏皂石组合茶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组合茶杯通常采用陶瓷材料制成,且只是在茶杯外表面涂设防烫材料涂层,使得茶杯的防烫效果不佳,并在握持茶杯进行品茶时,会导致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茶杯内的茶水晃动、洒出,而且,通常直接将茶滤杯放在平台上,没有任何防滑措施,易因碰撞使茶滤杯晃动,甚至摔碎;且实现滤液的杯盖的盖把手未采取防烫措施,易使使用者在滤茶时,烫伤按住盖把手的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实现防烫、防滑,且组合稳定的西藏皂石组合茶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西藏皂石组合茶具,包括壁厚为2mm-5mm的茶具,所述茶具包括公道杯、茶滤杯、杯盖和茶杯,所述公道杯、茶滤杯、茶杯和杯盖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沿所述公道杯的外壁一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相匹配的设有第一防烫胶条;所述茶滤杯包括嵌入部和滤茶部,所述嵌入部和滤茶部的连接处围绕茶滤杯设有第二防烫胶条,所述滤茶部的直径与所述公道杯的直径相同,所述嵌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公道杯的内径;所述第二防烫胶条弹性套设于所述茶滤杯的嵌入部,且凸出于滤茶部;所述茶杯包括底座部和开口部,所述底座部和开口部的连接处围绕茶杯设有第四防烫胶条;所述第四防烫胶条弹性套设于所述茶杯的底座部,且凸出于开口部。在本技术方案中,该组合茶具在摩氏硬度为1的皂石上加工而成或在绵柔的皂石上加工而成,当在绵柔的皂石上加工而成时,使茶具具有更好的手感;当在摩氏硬度为1的西藏墨脱皂石上加工而成时,使茶具的硬度足够,其凝胶性能优越,在各种分散相中呈现出良好的触变性、增稠性、悬浮性、化学稳定性、交换性、吸附性、卫生安全性等性能,可保持原有物质的性质(含大量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铁、锌、硒、钙、钾等,不含有放射性元素),且茶具的壁厚为2mm-5mm,在公道杯、茶滤杯和茶杯上均设有防烫胶条,在方便握持的同时,起到很好的防烫、防滑效果,且防烫胶条质地柔软,防止在携带茶具时互相挤压,使公道杯、茶滤杯、杯盖和茶杯在重叠放置时不易损坏;第二防烫胶条具有弹性,其套设在茶滤杯的嵌入部,使得连接相对稳定,且方便拆卸,并且凸出于滤茶部,方便进行握持;第四防烫胶条同样具有弹性,其套设在茶杯的底座部,使得连接相对稳定,且方便拆卸,并且凸出于开口部,方便进行握持。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茶滤杯内壁上设有两圈阶梯凸起,且其中一圈阶梯凸起位于嵌入部内,另一圈阶梯凸起位于滤茶部内,位于所述滤茶部内的阶梯凸起上设有第三防烫胶条,所述杯盖可搭设在所述第三防烫胶条上。使得在未进行泡茶使用时,可将茶杯逐叠的放入茶滤杯的嵌入部内,且由于嵌入部内设有一圈阶梯凸起,可防止逐叠放置于茶滤杯的嵌入部内的茶杯底部与茶滤杯底部有间距,避免携带时发生碰撞;需要进行泡茶时,再将茶杯从茶滤杯的嵌入部取出,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嵌入部插装在公道杯内,避免茶滤杯晃动,而杯盖位于茶滤杯的滤茶部内,滤茶部内壁上设有一圈阶梯凸起,且该阶梯凸起上搭设有第三防烫胶条,使杯盖恰好可搭设在该第三防烫胶条上,方便进行滤茶,且避免杯盖在滤茶过程中打滑、摔碎,如果杯盖设于茶滤杯的开口位置,在进行滤茶时,茶水流经茶滤杯的杯口,易在茶滤杯和杯盖之间形成水薄膜层,从而导致杯盖滑出茶滤杯的杯口。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公道杯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当从公道杯内将茶水倒入茶杯中时,如果从开口处倒出,则不太好控制水流,所以本技术方案设计从公道杯外壁的通孔处倒出茶水,防止茶水外流,造成浪费;而且当茶滤杯的嵌入部插入公道杯内时,会产生压力,导致茶滤杯不易拔出或造成茶滤杯磨损,所以在公道杯的外壁上开设至少一个通孔,还可有效排出公道杯内的压力,使茶滤杯既能稳定嵌入公道杯内,防止晃动,又易取出。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杯盖包括盖面和位于盖面中部的盖把手,所述盖面为向盖把手方向凸起的八分之一球面形,且盖面的顶部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滤液孔,对称于所述滤液孔的盖面顶部另一侧设有泄气孔。盖面呈八分之一球面形,盖把手位于该球面形的中部,满足人体使用习惯,使饮茶者在按住盖把手滤茶时,更省力、更方便,且茶水从滤液孔流出不会烫伤进行滤茶的人,而对侧设置的泄气孔用于进气,防止杯盖盖上后滤茶杯处于较密闭的状态,导致滤不出茶水;且盖把手的外表面可设有防烫材料涂层,起到防烫保护的作用,防止在进行滤茶时烫伤按住盖把手的手。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防烫胶条包括镶嵌于卡槽内的连接部和相对公道杯外壁凸起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凸起高度为0.2mm—0.7mm。第一防烫胶条的连接部稳定嵌入卡槽中,握持部凸出于公道杯,实现第一防烫胶条与公道杯稳定连接的同时,方便进行握持,起到防烫、防滑的作用,且握持部的凸起高度优选为0.5mm,既能起到最大限度的舒适感和防滑作用,又能节约一定的成本。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公道杯底部的直径小于公道杯顶部的直径,且公道杯底部截面平整,其表面设有防滑材料涂层。起到防滑的效果,使公道杯放置更稳定,不易因碰撞而发生打滑、摔碎。本技术所描述的西藏皂石组合茶具,其制作方法如下:a、选料,选用西藏墨脱皂石,并用冷水浸泡清洗22-26小时;b、切割成型,用金刚轮在钻床上切下需要尺寸的圆料;c、粗加工,采用数控机床,预设定茶具的形状,并选用合金尖利刀具,在摩氏硬度为1的西藏皂石毛坯上,用低转速加工出壁厚为2mm-5mm的茶具半成品;d、初次打磨,依次采用200目、600目、1200目和2000目进行打磨;e、烘烤加工,将初次打磨后的半成品在200℃的炉内煅烧50-70分钟后,再将其放入380℃的炉中恒温煅烧3小时;f、冷却,将煅烧后的半成品在100℃-200℃的环境下保温1-3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g、成品,雕刻加工成所设计的形状,并再次打磨形成成品;h、将成品茶具放入电铸金属液,使成品茶具的底部恰好接触电铸金属液的液面,并通电铸液。采用本技术的制作方法,使得在柔软的材质上能够加工出纤薄的茶具,且制作而成的成品组合茶具结构更稳定,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隔热效果,最终打磨而成的成品无限接近于预设定的形状,在即满足美观和人体工程学的同时,又保持纯天然的性质,还能够大大提高该茶具的使用寿命;将成品茶具放入电铸金属液进行电镀液,在茶具底部形成一层电镀层,起到很好的底部防滑作用。步骤h中的电铸金属液包括金盐、银盐、铜盐和氰化镉,其中金盐含量为5g/L-8g/L,银盐含量为10g/L-20g/L,铜盐含量为10g/L-20g/L,氰化镉含量为0.5g/L-1g/L。茶具底部形成的电镀层由金盐、银盐、铜盐和氰化镉组合而成,且比例适当,使得茶具底部具有一定电导性,既能起到有效防滑作用,又能通过其电导性对茶具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步骤h中的铸液温度为20℃-40℃;通电电流密度为0.1A/dm2-0.6A/dm2。在温度为20℃-40℃,电流密度为0.1A/dm2-0.6A/dm2的环境中进行铸液,可提高铸液效率,保证注入茶具底部的金属液密度足够高,起到的导电性足够强。当形成成品后,还需要进行杀菌消毒,其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阶段:将储水罐的出气端连接至杀菌釜底部进气口,并将成品放入杀菌釜中;步骤二,排冷升温阶段:加热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西藏皂石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公道杯、茶滤杯、杯盖和茶杯,所述公道杯、茶滤杯、茶杯和杯盖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沿所述公道杯的外壁一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相匹配的设有第一防烫胶条;所述茶滤杯包括嵌入部和滤茶部,所述嵌入部和滤茶部的连接处围绕茶滤杯设有第二防烫胶条,所述滤茶部的直径与所述公道杯的直径相同,所述嵌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公道杯的内径;所述第二防烫胶条弹性套设于所述茶滤杯的嵌入部,且凸出于滤茶部;所述茶杯包括底座部和开口部,所述底座部和开口部的连接处围绕茶杯设有第四防烫胶条;所述第四防烫胶条弹性套设于所述茶杯的底座部,且凸出于开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藏皂石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公道杯、茶滤杯、杯盖和茶杯,所述公道杯、茶滤杯、茶杯和杯盖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沿所述公道杯的外壁一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相匹配的设有第一防烫胶条;所述茶滤杯包括嵌入部和滤茶部,所述嵌入部和滤茶部的连接处围绕茶滤杯设有第二防烫胶条,所述滤茶部的直径与所述公道杯的直径相同,所述嵌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公道杯的内径;所述第二防烫胶条弹性套设于所述茶滤杯的嵌入部,且凸出于滤茶部;所述茶杯包括底座部和开口部,所述底座部和开口部的连接处围绕茶杯设有第四防烫胶条;所述第四防烫胶条弹性套设于所述茶杯的底座部,且凸出于开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皂石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滤杯内壁上设有两圈阶梯凸起,且其中一圈阶梯凸起位于嵌入部内,另一圈阶梯凸起位于滤茶部内,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治
申请(专利权)人:吴正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