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杆打孔立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595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线杆打孔立杆机,包括车头、一级电动机和导向框,所述车头与车身底部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身位于车头后面,所述车头内部设置有驾驶室,所述车身上设置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与吊台固定连接,所述吊台中安装有吊杆,所述一级电动机安装在吊台一侧,所述一级电动机通过皮带与安装在吊杆一侧的传动轮互相连接,所述导向框设置在吊杆上端,所述吊绳穿过导向框与吊钩连接。该电线杆打孔立杆机,采用控制室控制多装置,使操作简便且降低了人工工作的风险,提高了工作向率,并且在控制室下设置有旋转台,使之可以多角度工作也可以安装在载具上,方便移动,同时装置有打孔与立杆设备,加快了整体的工作节奏。

Wire pole punching vertical pole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le punching vertical pole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headstock, a primary motor and a guide frame. The headstock and the bottom of the body are equipped with wheels. The body is located behind the headstock, the headstock is internally equipped with a cab, the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control room, the control roo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rane, the crane is equipped with a hanger rod, and the primary motor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suspension platform, the first stag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wheel mounted on one side of the suspension pole through a belt. The guide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uspension pole, and the suspension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ok through the guide frame. The pole punching vertical pole machine adopts control room to control multi-devices, which makes the operation simple and reduces the risk of manual work, improves the working direction rate, and has a rotary table under the control room, so that it can work from multiple angles and can be installed on the carrier for easy m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ice has punching and vertical pole equipment, which speeds up the overall working rhyth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线杆打孔立杆机
本技术涉及电线杆安装设备
,具体为电线杆打孔立杆机。
技术介绍
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出现于各个农村-田野-马路-街道,是早期中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早期的各种电线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甚至包括电压等级不是太高的高压线电杆。后来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杆,而且适用的木材逐步稀缺,城市里面就基本上难见木杆了。但是在一些不太发达的地方架设电话线还使用木杆,是因为木杆重量轻、架设方便,而且电话线的承重和拉力小,木杆可以胜任,电话线路若有改动,移杆也方便。所以,现在还有部分木质电线杆。然而现有市场上的电线杆立杆机大多存在着不可移动,人工手动操作,较为复杂,工作效率低,且打孔与立杆装置分开独立工作,拖慢了工作节奏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电线杆立杆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线杆打孔立杆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可移动,人工手动操作,较为复杂,工作效率低,且打孔与立杆装置分开独立工作,拖慢了工作节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线杆打孔立杆机,包括车头、一级电动机和导向框,所述车头与车身底部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身位于车头后面,所述车头内部设置有驾驶室,所述车身上设置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与吊台固定连接,所述吊台中安装有吊杆,所述控制室下端设置有旋转台,所述吊台也设置在旋转台上,所述吊台底部设置有吊台底座,所述一级电动机安装在吊台一侧,所述一级电动机通过皮带与安装在吊杆一侧的传动轮互相连接,所述吊杆一侧设置有齿轮箱,所述吊杆另一侧与齿轮箱对应位置设置有二级电动机,所述二级电动机通过联动轴与螺旋打孔杆相互连接,所述导向框设置在吊杆上端,所述吊绳穿过导向框与吊钩连接。优选的,所述车身上半部分为中空结构,且控制室通过旋转台安装在车身上中空部分。优选的,所述吊台上所有装置受控制室控制,且控制室与旋转台为可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一级电动机的输出轴穿过吊杆在吊台另一端由固定栓将其固定。优选的,所述吊杆为可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传动轮的传动杆穿过齿轮箱与齿轮箱中的齿轮磨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齿轮箱与联动轴安装在吊杆对应位置,且齿轮箱与联动轴通过一根穿过吊杆的杆体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线杆打孔立杆机,采用控制室控制多装置,使操作简便且降低了人工工作的风险,提高了工作向率,并且在控制室下设置有旋转台,使之可以多角度工作也可以安装在载具上,方便移动,同时装置有打孔与立杆设备,加快了整体的工作节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右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室部分右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吊杆收回状态左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头;2、车身;3、车轮;4、控制室;5、吊台;6、固定栓;7、旋转台;8、一级电动机;9、吊台底座;10、吊杆;11、皮带;12、传动轮;13、齿轮箱;14、二级电动机;15、联动轴;16、螺旋打孔杆;17、导向框;18、吊钩;19、吊绳;20、驾驶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线杆打孔立杆机,包括车头1、车身2、车轮3、控制室4、吊台5、固定栓6、旋转台7、一级电动机8、吊台底座9、吊杆10、皮带11、传动轮12、齿轮箱13、二级电动机14、联动轴15、螺旋打孔杆16、导向框17、吊钩18、吊绳19和驾驶室20,车身2位于车头1后面,车头1内部设置有驾驶室20,车头1与车身2底部安装有车轮3,车身2上设置有控制室4,控制室4与吊台5固定连接,吊台5中安装有吊杆10,控制室4下端设置有旋转台7,吊台5也设置在旋转台7上,吊台5底部设置有吊台底座9,一级电动机8安装在吊台5一侧,一级电动机8通过皮带11与安装在吊杆10一侧的传动轮12互相连接,吊杆10一侧设置有齿轮箱13,吊杆10另一侧与齿轮箱13对应位置设置有二级电动机14,二级电动机14通过联动轴15与螺旋打孔杆16相互连接,导向框17设置在吊杆10上端,吊绳19穿过导向框17与吊钩18连接;进一步的,车身2上半部分为中空结构,且控制室4通过旋转台7安装在车身2上中空部分,为控制室4带动吊台5上所有装置进行旋转留有充足空间;进一步的,吊台5上所有装置受控制室4控制,且控制室4与旋转台7为可拆卸结构,使该设备方便操作且可安装于不同的载具上进行使用;进一步的,一级电动机8的输出轴穿过吊杆10在吊台5另一端由固定栓6将其固定,使吊杆10在工作过程中可稳定使用不会出现松散脱落的情况;进一步的,吊杆10为可伸缩结构,可根据工作需要调节长度;进一步的,传动轮12的传动杆穿过齿轮箱13与齿轮箱13中的齿轮磨合连接,可利用一级电动机8工作带动传动轮12转动通过齿轮箱13中的齿轮转动调节螺旋打孔杆16的角度;进一步的,齿轮箱13与联动轴15安装在吊杆10对应位置,且齿轮箱13与联动轴15通过一根穿过吊杆10的杆体相连接,可通过控制室4控制完成螺旋打孔杆16的收回工作。工作原理:首先,检查控制室4中各装置控制键是否异常或失灵,如有异常或失灵情况应及时更换或维修,检查正常后可将控制室4连同吊台5上所有装置安装至车身2上中控部分中,人工进入驾驶室20,驾驶载具到指定工作位置,到达目的地后,人工进入控制室4,操控吊台5上各装置进行工作,由控制室4给出指令使一级电动机8工作控制吊杆10调节位置与角度,再通过皮带11带动传动轮12使螺旋打孔杆16调整到与地面垂直位置,同时由控制室4给二级电动机14工作指令,使螺旋打孔杆16进行打孔工作,打孔结束后,吊杆10接受由控制室4发出的指令进行长度的调节,同时吊钩18通过吊绳19控制长短对电线杆进行吊起立杆作业,通过人工在控制室4中发出的指令完成电线杆的立杆作业,在工作结束后,理应再次检查设备,为下一次的工作做准备。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线杆打孔立杆机,包括车头(1)、一级电动机(8)、导向框(17)和吊绳(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与车身(2)底部安装有车轮(3),所述车身(2)位于车头(1)后面,所述车头(1)内部设置有驾驶室(20),所述车身(2)上设置有控制室(4),所述控制室(4)与吊台(5)固定连接,所述吊台(5)中安装有吊杆(10),所述控制室(4)下端设置有旋转台(7),所述吊台(5)也设置在旋转台(7)上,所述吊台(5)底部设置有吊台底座(9),所述一级电动机(8)安装在吊台(5)一侧,所述一级电动机(8)通过皮带(11)与安装在吊杆(10)一侧的传动轮(12)互相连接,所述吊杆(10)一侧设置有齿轮箱(13),所述吊杆(10)另一侧与齿轮箱(13)对应位置设置有二级电动机(14),所述二级电动机(14)通过联动轴(15)与螺旋打孔杆(16)相互连接,所述导向框(17)设置在吊杆(10)上端,所述吊绳(19)穿过导向框(17)与吊钩(1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线杆打孔立杆机,包括车头(1)、一级电动机(8)、导向框(17)和吊绳(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与车身(2)底部安装有车轮(3),所述车身(2)位于车头(1)后面,所述车头(1)内部设置有驾驶室(20),所述车身(2)上设置有控制室(4),所述控制室(4)与吊台(5)固定连接,所述吊台(5)中安装有吊杆(10),所述控制室(4)下端设置有旋转台(7),所述吊台(5)也设置在旋转台(7)上,所述吊台(5)底部设置有吊台底座(9),所述一级电动机(8)安装在吊台(5)一侧,所述一级电动机(8)通过皮带(11)与安装在吊杆(10)一侧的传动轮(12)互相连接,所述吊杆(10)一侧设置有齿轮箱(13),所述吊杆(10)另一侧与齿轮箱(13)对应位置设置有二级电动机(14),所述二级电动机(14)通过联动轴(15)与螺旋打孔杆(16)相互连接,所述导向框(17)设置在吊杆(10)上端,所述吊绳(19)穿过导向框(17)与吊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东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