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防蚊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592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水道防蚊闸,属于下水道配件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面板,面板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下方固定有由左侧板、前导流板、右侧板以及后导流板围成的形似漏斗的结构,前导流板和后导流板均向进水口的中心方向向下倾斜,前导流板的自由端位于后导流板的上方并与后导流板之间留有间隔从而形成出水口,前导流板的自由端上铰接有将出水口封闭的闸板,闸板的底端与后导流板的自由端相抵接,闸板朝向出水口的一侧表面设置在闸板打开时始终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表面相贴合的左翼板和右翼板,左翼板和右翼板分别与闸板焊接固定相连。其具有在闸门被水冲开时,蚊虫不能从闸板两侧与出水口之间的缝隙飞出的优点。

Sewerage mosquito g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wer mosquito-proof slu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ewer fittings. Its technical key points include a panel with an intake on the panel. Under the intake, a funnel-like structure composed of a left side plate, a front guide plate, a right side plate and a rear guide plate is fixed. Both the front guide plate and the rear guide plate are inclined downward towards the central direction of the intake, and the front guide plate is self-contained. The outlet is formed by a gap between the upper end of the rear diversion plate and the rear diversion plate. The free end of the front diversion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a gate which closes the outlet. The bottom end of the gat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ee end of the rear diversion plate. The left and right flanks of the gate plate are alway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left side plate and the right side plate when the gate plate is opened. The plate, the left wing plate and the right w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welded and fixed to the gat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 that when the gate is flushed by water, mosquitoes can not fly out of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gate and the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水道防蚊闸
本技术涉及下水道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题名称。
技术介绍
下水道防蚊闸成漏斗形,下有铁索链将防蚊闸和下水道连在一起,以防被盗。防蚊闸的大小和下水道流沙井的大小一致。蚊子、蟑螂、老鼠等经常在下水道藏匿繁殖。以前灭蚊主要靠药物,而药物对环境会有些副作用。下水道入水口安装防蚊闸,实现下水道与地面全封闭,通过“物理”手段达到杜绝蚊蝇、老鼠和蟑螂孳生源、藏匿地的目的,且不污染环境。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213968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防蚊闸,包括有前导流板和后导流板围成的漏斗、矩形框架,所述漏斗嵌套在矩形框架中,所述漏斗的下部设有闸门,闸门上端通过转动轴与前导流板的自由端铰接,闸门下端与后导流板的自由端相抵接触,所述前导流板的自由端向后导流板方向下倾布置。本技术前导流板采用下倾结构布置,便于雨水及时有效排出,提高了开启闸门的冲击力,闸门开启更灵活,使用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当水汇集到漏斗中,闸门被水冲开,当闸门被水冲开时,水沿着后导流板流入到下水道中,闸门与漏斗的出水口分开时,闸门的两侧会与漏斗的出水口之间形成缝隙,且对下水道防蚊闸进行安装的时候,不能保证闸板的两侧与下水道的井口侧壁完全贴合,当闸板的两侧与下水道的井口侧壁之间留有缝隙时,蚊虫很容易从闸板两侧与出水口之间的缝隙中飞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水道防蚊闸,其具有在闸门被水冲开时,蚊虫不能从闸板两侧与出水口之间的缝隙飞出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下水道防蚊闸,包括面板,面板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下方固定有由左侧板、前导流板、右侧板以及后导流板围成的形似漏斗的结构,前导流板和后导流板均向进水口的中心方向向下倾斜,前导流板的自由端位于后导流板的上方并与后导流板之间留有间隔从而形成出水口,前导流板的自由端上铰接有将出水口封闭的闸板,闸板的底端与后导流板的自由端相抵接,闸板朝向出水口的一侧表面设置在闸板打开时始终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表面相贴合的左翼板和右翼板,左翼板和右翼板分别与闸板焊接固定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闸板被水冲开的时候,左翼板和右翼板随着闸板进行移动,在左翼板和右翼板进行移动的时候,左翼板和右翼板一直分别处于贴合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表面上的状态,从而将闸板与出水口两侧形成的缝隙进行封闭,使蚊虫不能从闸板与出水口之间的缝隙飞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左翼板和右翼板均呈扇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左翼板和右翼板设置为扇形,从而减小左翼板以及右翼板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贴合的面积,从而减小其摩擦力,使闸板更易打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后导流板的表面分别设置有与左翼板和右翼板内侧表面相贴合的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板进行限制,避免长时间使用下左翼板和右翼板发生变形,从而使左翼板和左侧板、右翼板和右侧板之间产生缝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闸板的底端固定有配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配重件,从而使闸板的底端与后导流板的自由端之间紧密贴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闸板背离出水口的一侧表面焊接固定有交叉设置的钢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交叉的钢条,从而使闸板不易出现变形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通过若干压板固定在面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网,从而隔绝杂物,避免杂物井出水口堵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压板通过螺栓与面板固定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将压板与面板固定,从而便于对压板进行拆卸安装,从而便于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过滤网为不锈钢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时候,过滤网不易发生锈蚀损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闸板朝向出水口的一侧设置分别贴合在左侧板和右侧板表面的左翼板和右翼板,在闸板打开的时候,闸板的两侧与出水口之间不会产生缝隙,从而避免蚊虫从闸板两侧与出水口之间的缝隙飞出;2、通过在闸板的底端设置配重件,从而使闸板的底端与后导流板的自由端之间紧密贴合;3、通过在闸板背离出水口的一侧设置交叉的钢条,从而使闸板不易出现变形的情况4、通过设置过滤网,从而隔绝杂物,避免杂物井出水口堵住;5、通过采用不锈钢过滤网,在使用的时候,过滤网不易发生锈蚀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下水道防蚊闸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闸板被水冲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是闸板被水冲开状态下的仰视图;图4是装有过滤网的下水道防蚊闸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板;2、进水口;3、左侧板;4、右侧板;5、前导流板;6、后导流板;61、左限位板;62、右限位板;7、出水口;8、闸板;81、转轴;82、钢条;83、左翼板;84、右翼板;9、配重件;10、链条;11、过滤网;12、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下水道防蚊闸,如图1所示,包括呈矩形的不锈钢面板1,在面板1的表面开设有矩形的进水口2。在面板1的下方位于进水口2的边沿处分别焊接固定有左侧板3、右侧板4、前导流板5以及后导流板6。左侧板3和右侧板4分别位于进水口2其中一组相对的边沿上,前导流板5和后导流板6分别位于进水口另一组相对的边沿上。左侧板3、前导流板5、右侧板4以及后导流板6之间通过焊接相连,从而使左侧板3、前导流板5、右侧板4以及后导流板6围成一个形似漏斗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左侧板3和右侧板4平行相对设置并垂直于面板1的下表面。前导流板5和后导流板6均向进水口2的中间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前导流板5和后导流板6远离面板1的一端为其自由端,前导流板5的自由端位于后导流板6的上方。后导流板6的自由端伸向后导流板6的正下方。后导流板6的自由端与前导流板5之间留有间隔从而形成出水口7。在前导流板5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将出水口7封闭的不锈钢的闸板8,闸板8的顶端通过转轴81与前导流板5的自由端相铰接,闸板8的底端与与后导流板6的自由端相抵接。在闸板8与后导流板6自由端相抵接的一端设置有自由向下垂坠的配重件9,配重件9通过链条10与闸板8的底端固定相连。通过配重件9,当闸板8将出水口7封闭时,闸板8的底端能够与后导流板6的自由端之间紧密贴合。如图3所示,在闸板8背离出水口7的一侧表面焊接固定有呈交叉设置的钢条82。通过设置交叉的钢条82,从而使闸板8不易发生变形。如图2、图3所示,在闸板8朝向出水口7的一侧表面,位于靠近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贴合在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左翼板83和右翼板84。左翼板83和右翼板84均呈三角形或扇形并焊接固定在闸板8上。当闸板8被水冲开时,左翼板83和右翼板84分别贴合在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表面进行滑动。为防止左翼板83和右翼板84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变形从而导致左翼板83和左侧板3,右翼板84和右侧板4之间产生缝隙,在后导流板6的表面位于左翼板83和右翼板84之间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水道防蚊闸,包括面板(1),所述面板(1)上开设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的下方固定有由左侧板(3)、前导流板(5)、右侧板(4)以及后导流板(6)围成的形似漏斗的结构,所述前导流板(5)和后导流板(6)均向进水口(2)的中心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前导流板(5)的自由端位于后导流板(6)的上方并与后导流板(6)之间留有间隔从而形成出水口(7),所述前导流板(5)的自由端上铰接有将出水口(7)封闭的闸板(8),所述闸板(8)的底端与后导流板(6)的自由端相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8)朝向出水口(7)的一侧表面设置在闸板(8)打开时始终与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内侧表面相贴合的左翼板(83)和右翼板(84),所述左翼板(83)和右翼板(84)分别与闸板(8)焊接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道防蚊闸,包括面板(1),所述面板(1)上开设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的下方固定有由左侧板(3)、前导流板(5)、右侧板(4)以及后导流板(6)围成的形似漏斗的结构,所述前导流板(5)和后导流板(6)均向进水口(2)的中心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前导流板(5)的自由端位于后导流板(6)的上方并与后导流板(6)之间留有间隔从而形成出水口(7),所述前导流板(5)的自由端上铰接有将出水口(7)封闭的闸板(8),所述闸板(8)的底端与后导流板(6)的自由端相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8)朝向出水口(7)的一侧表面设置在闸板(8)打开时始终与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内侧表面相贴合的左翼板(83)和右翼板(84),所述左翼板(83)和右翼板(84)分别与闸板(8)焊接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防蚊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洪广郝文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伟华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