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散光线消除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5465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杂散光线消除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和镜片组,镜片组设置在镜筒内,镜片组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镜筒上设置有通光孔,镜筒内设有方形聚光隧道;第一透镜为凸向物方的弯月型镜片,其设置在通光孔内;第二透镜为扇型镜片,其入射面面积大于出射面面积,第二透镜的入射面为第一透镜的出射面,第二透镜的出射面为弧形凸面;第三透镜为扇型镜片,其入射面面积小于出射面面积,第三透镜的入射面与第二透镜的出射面对应,且通过方形聚光隧道连通,第三透镜的出射面为弧形凸面;第四透镜为凸向像方的弯月型镜片,第三透镜的出射面为第四透镜的入射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消除杂散光线,成像效果佳。

A Stray Ray Elimination Imaging Len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ay light eliminating imaging lens, which comprises a lens barrel and a lens group. The lens group is arranged in the lens barrel. The lens group includes the first lens, the second lens, the third lens and the fourth lens in turn from the object side to the image side. The lens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a square concentrating tunnel is arranged in the lens barrel. The first lens is a crescent lens convex to the object sid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light. Inside the hole; the second lens is a sector lens, whose incident surface area is larger than the area of the exit surface; the incident surface of the second lens is the exit surface of the first lens, and the exit surface of the second lens is a curved convex surface; the third lens is a sector lens whose incident surface area is smaller than the area of the exit surface; the incident surface of the third lens corresponds to the exit surface of the second lens, and is connected through a square concentrating tunnel. The exit surface of the three lenses is curved convex, the fourth lens is a meniscus lens convex to the image square, and the third lens is the incident surface of the fourth lens.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imaging effect by eliminating stray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散光线消除成像镜头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杂散光线消除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及具有摄像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兴起,光学摄像头模组杯广泛地应用在各式产品中,为了配合目前电子产品体积越来越小的趋势,镜头模组的体积也必须朝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镜头模组中,其中的镜筒中的通光孔均呈圆形,因此,在利用该结构的镜头模组在成像时,往往会有大量的不需要的光线,也就是杂光,透过该镜筒的通光孔进入到镜筒内部的镜片上,对镜片的成像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解决不需要的光线产生杂光的问题,提供一种杂散光线消除成像镜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杂散光线消除成像镜头,包括具有空心结构的镜筒和镜片组,所述镜片组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镜片组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镜筒上设置有通光孔,所述镜筒内设有方形聚光隧道;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向物方的弯月型镜片,其设置在所述通光孔内;所述第二透镜为扇型镜片,且该第二透镜的入射面面积大于其出射面面积,所述第二透镜的入射面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射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出射面为弧形凸面;所述第三透镜为扇型镜片,且该第三透镜的入射面面积小于其出射面面积,所述第三透镜的入射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出射面相对应,且通过所述方形聚光隧道连通,所述第三透镜的出射面为弧形凸面;所述第四透镜为凸向像方的弯月型镜片,所述第三透镜的出射面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入射面。进一步地,所述镜筒包括设置有所述通光孔的第一筒壁以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筒壁包括靠近光轴的梯形内侧壁以及与所述梯形内侧壁相对且远离光轴的外侧壁,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筒壁的梯形内侧壁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第二筒壁的梯形内侧壁的顶面之间形成所述方形聚光隧道。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镜的出射面对应设置有滤光片。进一步地,所述滤光片为蓝玻璃滤光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光学设计原理,第一透镜承担了整个光学镜头系统较大光焦度,使轴外光束经过前组镜片后,光线与光轴的夹角快速减少,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通过方形聚光隧道连通,方形聚光隧道的设计可以避免不需要的光线,也就是说,可以消除杂散光,避免不必要的光线对镜片所生成的图像影响,提高成像效果,从而提高镜头性能;镜片组由4片镜片组成,正负光焦度组合,实现了光学镜头系统的全视场范围内都有优良的分辨率,且无畸变,根据该4片镜片的光学设计原理,以及方形聚光隧道的设计,可有效提高视场角并能更好的配合镜片的入射角度,从而达到94°以上的超大视场角;蓝玻璃滤光片的设置,可减少因红外反射而形成的鬼影、杂光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杂散光线消除成像镜头,包括具有空心结构的镜筒1和镜片组,镜片组设置在镜筒1内,镜片组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2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2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23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24,镜筒1上设置有通光孔11,镜筒1内设有方形聚光隧道12。其中,所述第一透镜21为凸向物方的弯月型镜片,其设置在通光孔11内。根据光学设计原理,第一透镜21承担了整个光学镜头系统较大光焦度,使轴外光束经过前组镜片后,光线与光轴的夹角快速减少,其中,所述第二透镜22为扇型镜片,且该第二透镜22的入射面面积大于其出射面面积,第二透镜22的入射面为第一透镜21的出射面,第二透镜22的出射面为弧形凸面。其中,所述第三透镜23为扇型镜片,且该第三透镜23的入射面面积小于其出射面面积,第三透镜23的入射面与第二透镜22的出射面相对应,且通过方形聚光隧道12连通,第三透镜23的出射面为弧形凸面。第二透镜22与第三透镜23之间通过方形聚光隧道12连通,方形聚光隧道12的设计可以避免不需要的光线,也就是说,可以消除杂散光,避免不必要的光线对镜片所生成的图像影响,提高成像效果,从而提高镜头性能。其中,所述第四透镜24为凸向像方的弯月型镜片,第三透镜23的出射面为第四透镜24的入射面。综上所述,其镜片组由4片镜片组成,正负光焦度组合,实现了光学镜头系统的全视场范围内都有优良的分辨率,且无畸变,根据该4片镜片的光学设计原理,以及方形聚光隧道的设计,可有效提高视场角并能更好的配合镜片的入射角度,从而达到94°以上的超大视场角。进一步地,所述镜筒1包括设置有所述通光孔11的第一筒壁13以及自第一筒壁13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14。该第二筒壁14包括靠近光轴的梯形内侧壁141以及与梯形内侧壁141相对且远离光轴的外侧壁142,第二透镜22和第三透镜23分别安装在第二筒壁14的梯形内侧壁141的两个侧面上,第二筒壁14的梯形内侧壁141的顶面之间形成所述方形聚光隧道12。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镜24的出射面对应设置有滤光片3,所述滤光片3采用蓝玻璃滤光片。采用蓝玻璃技术,能够对红外光线进行吸收,增加可见光的作用效果,减少色差和杂光,提升成像品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滤光片3还可以采用为红外光截止滤光片,由于蓝玻璃滤光片对红外光线为吸收式,相比于采用将红外光线反射的技术方案,将减少因红外反射而形成的鬼影、杂光等问题,因此优选的,所述滤光片3为蓝玻璃滤光片。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散光线消除成像镜头,包括具有空心结构的镜筒和镜片组,所述镜片组设置在所述镜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镜筒上设置有通光孔,所述镜筒内设有方形聚光隧道;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向物方的弯月型镜片,其设置在所述通光孔内;所述第二透镜为扇型镜片,且该第二透镜的入射面面积大于其出射面面积,所述第二透镜的入射面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射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出射面为弧形凸面;所述第三透镜为扇型镜片,且该第三透镜的入射面面积小于其出射面面积,所述第三透镜的入射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出射面相对应,且通过所述方形聚光隧道连通,所述第三透镜的出射面为弧形凸面;所述第四透镜为凸向像方的弯月型镜片,所述第三透镜的出射面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入射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散光线消除成像镜头,包括具有空心结构的镜筒和镜片组,所述镜片组设置在所述镜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镜筒上设置有通光孔,所述镜筒内设有方形聚光隧道;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向物方的弯月型镜片,其设置在所述通光孔内;所述第二透镜为扇型镜片,且该第二透镜的入射面面积大于其出射面面积,所述第二透镜的入射面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射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出射面为弧形凸面;所述第三透镜为扇型镜片,且该第三透镜的入射面面积小于其出射面面积,所述第三透镜的入射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出射面相对应,且通过所述方形聚光隧道连通,所述第三透镜的出射面为弧形凸面;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新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诚立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