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冲头服装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516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冲头服装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模,打孔模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打孔槽,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打孔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端,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打孔模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对应打孔模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板、第二支撑滑板、第一支撑弹簧、第一按压板、第二按压板、支撑滑杆和第二支撑弹簧相互配合,使得多冲头打孔装置打孔效果更加理想,在打孔刀头接触到布料之前,通过第一按压板和第二按压板对打孔附近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布料由于受力而产生褶皱,避免造成打孔位置不准确的问题,保证打孔的质量。

A Punching Device for Multi-punch Gar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nching device for multi-punch clothing,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punching die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base, two punching groove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punching die, a lower fixed end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base an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punching die, a support rack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base and fixed at the back side of the punching die, and a corresponding punching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rack. The position of the hole mould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with two first supporting sliding plates.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s the moving plate, the second supporting slide plate, the first supporting spring, the first pressing plate, the second pressing plate, the supporting slide bar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spring to make the perforating effect of the multi-punch punching device more ideal. Before the punch head contacts the cloth, the position near the punching is fixed by the first press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pressing plate to prevent the cloth from being caused by the cloth. The wrinkles caused by force can avoid inaccurate drilling position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dr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冲头服装用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服装加工
,具体为一种多冲头服装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打孔机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业机械,几乎在所有的工业行业中都要用到。在纺织业中,打孔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纺织机械,有不少纺织产品都有打孔要求,纺织行业的打孔机发展也非常迅速,在我国有许多大型与超大型纺织企业都具有了非常先进的自动打孔机,对服装进行打孔。现有的服装用多冲头打孔机一次可以冲切两个冲孔,打孔效率显著提高,提高了打孔机的工作效率,但是服装织物在打孔时,打孔位置在受力时容易发生褶皱,造成打孔位置发生偏移,无法确保正确的打孔位置,造成打孔效果不理想,影响打孔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冲头服装用打孔装置,具备打孔效果理想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多冲头服装用打孔装置打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冲头服装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模,所述打孔模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打孔槽,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打孔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端,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打孔模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对应打孔模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滑板,两个第一支撑滑板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贯穿连接板且延伸至其下方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滑板的底部贯穿支撑架且延伸至其下方,两个第一支撑滑板相对一侧的底部通过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滑板,所述第二支撑滑板的底部贯穿移动板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滑板表面套接有第一支撑弹簧,位于同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滑板的底部通过第一按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与移动板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的底部对应打孔槽的位置开设有通口,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对应两个通口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刀座,所述刀座的底部设置有打孔刀头,两个第一按压板之间通过第二按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按压板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按压板与移动板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滑杆的顶部贯穿移动板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板,所述连接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同侧的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正面的左右两侧对应下固定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有与下固定端配合使用的上固定端,所述上固定端的底部与下固定端的顶部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且位于气缸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两个缓冲弹簧的底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前侧通过支撑柱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电动推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上固定端的顶部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移动板、第二支撑滑板、第一支撑弹簧、第一按压板、第二按压板、支撑滑杆和第二支撑弹簧相互配合,使得多冲头打孔装置打孔效果更加理想,在打孔刀头接触到布料之前,通过第一按压板和第二按压板对打孔附近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布料由于受力而产生褶皱,避免造成打孔位置不准确的问题,保证打孔的质量。2、本技术通过设置加固板,起到了加固气缸与连接板之间连接的作用,通过设置缓冲弹簧,起到了减少连接板晃动的作用,通过设置支撑柱,起到了支撑支撑板的作用,通过设置伸缩杆,起到了维持上固定端平衡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底座、2打孔模、3打孔槽、4下固定端、5支撑架、6第一支撑滑板、7连接板、8气缸、9移动板、10固定板、11第二支撑滑板、12第一支撑弹簧、13第一按压板、14通口、15刀座、16打孔刀头、17第二按压板、18支撑滑杆、19第二支撑弹簧、20连接条板、21支撑板、22电动推杆、23上固定端、24加固板、25缓冲弹簧、26支撑柱、27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多冲头服装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模2,打孔模2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打孔槽3,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打孔模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端4,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打孔模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支撑架5的顶部对应打孔模2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滑板6,两个第一支撑滑板6的顶部通过连接板7固定连接,连接板7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气缸8,气缸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24,加固板24的底部与连接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固板24,起到了加固气缸8与连接板7之间连接的作用,气缸8的底部贯穿连接板7且延伸至其下方与支撑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板7的底部且位于气缸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25,两个缓冲弹簧25的底部通过支撑架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缓冲弹簧25,起到了减少连接板7晃动的作用,第一支撑滑板6的底部贯穿支撑架5且延伸至其下方,两个第一支撑滑板6相对一侧的底部通过移动板9固定连接,移动板9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滑板11,第二支撑滑板11的底部贯穿移动板9且延伸至其下方,第二支撑滑板11表面套接有第一支撑弹簧12,位于同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滑板11的底部通过第一按压板13固定连接,第一按压板13与移动板9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支撑弹簧12,起到了对第一按压板13进行推动的作用,第一按压板13的底部对应打孔槽3的位置开设有通口14,移动板9的底部对应两个通口1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刀座15,刀座15的底部设置有打孔刀头16,通过设置通口14,为了给刀座15和打孔刀头16提供通道的作用,两个第一按压板13之间通过第二按压板17固定连接,第二按压板17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杆18,支撑滑杆18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支撑弹簧19,第二按压板17与移动板9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弹簧19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支撑弹簧19,起到了对第二按压板17进行推动的作用,支撑滑杆18的顶部贯穿移动板9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板20,连接条板20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同侧的固定板10固定连接,支撑架5正面的左右两侧对应下固定端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顶部的前侧通过支撑柱26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柱26,起到了支撑支撑板21的作用,支撑板21的底部通过电动推杆22固定连接有与下固定端4配合使用的上固定端23,支撑板21的底部且位于电动推杆2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7,伸缩杆27的底部与上固定端23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伸缩杆27,起到了维持上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冲头服装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模(2),所述打孔模(2)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打孔槽(3),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打孔模(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端(4),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打孔模(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对应打孔模(2)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滑板(6),两个第一支撑滑板(6)的顶部通过连接板(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7)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底部贯穿连接板(7)且延伸至其下方与支撑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滑板(6)的底部贯穿支撑架(5)且延伸至其下方,两个第一支撑滑板(6)相对一侧的底部通过移动板(9)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9)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滑板(11)的底部贯穿移动板(9)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滑板(11)表面套接有第一支撑弹簧(12),位于同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滑板(11)的底部通过第一按压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13)与移动板(9)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13)的底部对应打孔槽(3)的位置开设有通口(14),所述移动板(9)的底部对应两个通口(1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刀座(15),所述刀座(15)的底部设置有打孔刀头(16),两个第一按压板(13)之间通过第二按压板(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按压板(17)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杆(18),所述支撑滑杆(18)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支撑弹簧(19),所述第二按压板(17)与移动板(9)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弹簧(19)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滑杆(18)的顶部贯穿移动板(9)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板(20),所述连接条板(20)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同侧的固定板(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5)正面的左右两侧对应下固定端(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的底部通过电动推杆(22)固定连接有与下固定端(4)配合使用的上固定端(23),所述上固定端(23)的底部与下固定端(4)的顶部相互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冲头服装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模(2),所述打孔模(2)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打孔槽(3),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打孔模(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端(4),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打孔模(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对应打孔模(2)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滑板(6),两个第一支撑滑板(6)的顶部通过连接板(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7)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底部贯穿连接板(7)且延伸至其下方与支撑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滑板(6)的底部贯穿支撑架(5)且延伸至其下方,两个第一支撑滑板(6)相对一侧的底部通过移动板(9)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9)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滑板(11)的底部贯穿移动板(9)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滑板(11)表面套接有第一支撑弹簧(12),位于同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滑板(11)的底部通过第一按压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13)与移动板(9)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13)的底部对应打孔槽(3)的位置开设有通口(14),所述移动板(9)的底部对应两个通口(1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刀座(15),所述刀座(15)的底部设置有打孔刀头(16),两个第一按压板(13)之间通过第二按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巨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