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387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通的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膜反应池,膜反应池内设置MBR膜,MBR膜连通紫外线消毒仪;好氧池、MBR膜均连通曝气设备;厌氧池内均布弹性填料,好氧池内设MBBR填料;缺氧池内设有搅拌机,且缺氧池连通碳源投加装置,好氧池连通加药桶。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持续的曝气使移动床处于流动状态与污水反应更充分,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膜反应池前设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并排除上浮的污泥,使大部分泥在进入膜区前沉淀,减轻、减少MBR膜的运行负荷,减少污堵几率,延迟膜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加长了膜的反洗周期,也进一步保证了出水水质。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n anaerobic tank, an anaerobic tank, an aerobic tank, a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 membrane reaction tank connected sequentially from front to back, MBR membrane connected with ultraviolet disinfector in the membrane reaction tank, aeration equipment connected with both the aerobic tank and the MBR membrane, elastic filler in the anaerobic tank, MBBR filler in the aerobic tank, agitator in the anoxic tank and anoxic disinfector. The pool is connected with a carbon source feeding device, and the aerobic pool is connected with a medicine barrel.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the continuous aeration of the mobile bed makes the mobile bed react more fully with the sewage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A sedimentation tank is designed in front of the membrane reaction tank to separate the sludge and remove the floating sludge, so that most of the sludge settles before entering the membrane area, reducing and reducing the operation load of MBR membrane,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of fouling blockage, and delay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embrane. At the same time, the backwashing cycle of the membrane was prolonged, and the effluent quality was further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水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在水污染治理领域,现有的主要的工艺主要有AO,AAO,氧化沟,MBR,MBBR,SBR及SBR各种变异工艺。MBBR工艺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MBBR填料),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氧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MBR是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对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然而不管是上述何种工艺,污水处理效率都不高,并且现有的工艺中膜区前无泥水处理措施,通过膜组件来进行泥水分离,使膜组件承受较大的运行负荷,容易污堵,使得反冲洗频率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效率不高,膜组件进行泥水分离带来的运行负荷大、容易污堵的问题,延长了膜组件的反冲洗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通的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膜反应池,所述膜反应池内设置MBR膜,所述MBR膜连通紫外线消毒仪;所述好氧池、MBR膜均连通曝气设备;所述厌氧池内均布弹性填料,所述好氧池内设MBBR填料;所述缺氧池内设有搅拌机,且缺氧池连通碳源投加装置,所述好氧池连通加药桶。进一步地,缺氧池上设置进水口,好氧池上设溢流口,沉淀池通过溢流口连通好氧池,缺氧池通过设于其下部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厌氧池,厌氧池通过设于其上部的第二出水口连通好氧池。进一步地,所述好氧池下部设有气泡切割层,所述气泡切割层包括两层上下排列的不锈钢网,每层不锈钢网的外沿均紧贴好氧池的池壁设置,于两层不锈钢网之间放置MBBR填料,气泡切割层上侧的好氧池内均布MBBR填料;气泡切割层下侧的好氧池内均匀间隔设置若干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盘连通曝气设备。进一步地,于距离厌氧池顶部60cm处的池壁以及距离厌氧池底部40cm处的池壁上分设挂架,于两挂架之间竖直设置若干螺纹钢,弹性填料均布于螺纹钢上。进一步地,于沉淀池内设连通溢流口的中心筒,于沉淀池底部设置污泥斗,污泥斗的开口朝向中心筒;于距离沉淀池顶部55cm处的沉淀池内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出水挡渣板、出水三角堰,于出水三角堰外侧且远离好氧池侧的沉淀池池壁上设连通膜反应池的出水口;所述污泥斗内设置潜污泵,潜污泵的出口通过管线连通缺氧池;MBR膜通过集水管连通设于膜反应池外的紫外线消毒仪,所述紫外线消毒仪连通抽吸泵。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池、好氧池、污泥斗、膜反应池均设有排泥管,排泥管连通污泥干化池。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设备为曝气式回转风机,其出口分别通过管线连通MBR膜、微孔曝气盘。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好氧池上方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放置台、底板、顶板、圆轴、电机、滑杆、转筒、滑块、导向柱,所述底板设于放置台顶部,顶板通过支撑杆接于放置台上,且顶板设于底板上方,底板、顶板内均嵌设轴承,圆轴一端插入底板内的轴承,其另一端向上穿过顶板内的轴承后贯穿出顶板并连接设于顶板顶部的电机,滑杆一端固接于底板,滑杆另一端固接于顶板,于圆轴外套设转筒,转筒上设有螺旋状的导向槽,导向槽一端设于转筒顶部,导向槽另一端螺旋延伸至转筒底部,滑块套设于滑杆上,导向柱一端接于滑块,导向柱另一端卡接入导向槽,滑块上还固接有钢丝绳;于气泡切割层的上层不锈钢网上设圆弧状的拉环,于好氧池内壁设置转向轮,钢丝绳绕过转向轮接于拉环,每层不锈钢网的外沿均紧贴好氧池的池壁滑动设置。进一步地,于钢丝绳、气泡切割层的上层不锈钢网上设辅助切割件,所述辅助切割件包括条状的基座,基座固接于钢丝绳、上层不锈钢网上,基座上设凸台,凸台包括接于基座顶部的底面、设于底面上方的顶面,底面、顶面均为长方形状,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底面、顶面通过连接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截面为圆弧状的切水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本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新兴工艺倒置AAO+MBBR+MBR膜工艺,即缺氧/厌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区采用倒置AAO工艺是对传统AAO脱氮除磷工艺的改良变形,此种工艺优化了污水处理中碳源的利用方式,利用进水中的碳源进行加强反硝化脱氮作用,并且在经过缺氧区反硝化消耗水中溶解氧之后再进入厌氧区,可严格保证厌氧区的厌氧状态,增强厌氧释磷作用从而提高好氧吸磷反应效率,增强系统除磷功能,碳源投加装置增加BOD,调节进水水质,为后续处理提供较好条件,同时厌氧池内的弹性填料为微生物附着提供场所,使微生物能均匀分布在厌氧池内,污水进行厌氧释磷反应,好氧池投放MBBR填料使其悬浮并自由散开,故无需MBBR填料支架、对MBBR填料及好氧池下部的微孔曝气盘的维护方便,同时节省投资,曝气设备输送空气对整个好氧池池体进行曝气,一方面保证好氧池池内氧气的充足并使整个池内的氧气混合均匀,另一方面因曝气与水流作用使好氧池内的MBBR填料保持悬浮状态,达到悬浮并自由散开的效果,形成移动床,持续的曝气使移动床处于流动状态与污水反应更充分,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从加药桶输送除磷药剂至好氧池提高除磷效率;②、膜反应池前设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并排除上浮的污泥,使大部分泥在进入膜区前沉淀,减轻、减少MBR膜的运行负荷,减少污堵几率,延迟膜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加长了膜的反洗周期,也进一步保证了出水水质,MBR膜处理后的出水经紫外线消毒,无二次污染,保证出水水质;③、搅拌过后的污水从低处进入厌氧池,从高处溢流流出厌氧池,因缺氧厌氧这部分过水量比较大,选择低进高出方便过水;④、好氧池增设气泡切割层,除了填料外,增加不锈钢网辅助将空气切割成更小的气泡,增加填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氧气的利用率,同时两层不锈钢网限制了其内的MBBR填料,使这部分MBBR填料只能在两层不锈钢网内上下来回运动,达到把气泡切割得更细小的目的,不锈钢网的外沿均紧贴好氧池的池壁设置,避免气泡切割层上方的MBBR填料掉落到下方,影响曝气,底部设立的微孔曝气盘均匀间隔分布,通过曝气设备输送空气对整个池体进行曝气,加大了曝气量与均匀度,一方面更加保证好氧区内氧气的充足并使整个池内的氧气混合均匀,另一方面使移动床处于流动状态与污水反应更充分;⑤、于距离厌氧池顶部60cm处的池壁以及距离厌氧池底部40cm处的池壁上分设挂架,于两挂架之间竖直设置若干螺纹钢,弹性填料均布于螺纹钢上。预留出充足的空间使为微生物附着提供场所,使微生物能均匀分布在厌氧池内,污水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通的缺氧池(1)、厌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膜反应池(5),所述膜反应池(5)内设置MBR膜(501),所述MBR膜(501)连通紫外线消毒仪(6);所述好氧池(3)、MBR膜(501)均连通曝气设备(7);所述厌氧池(2)内均布弹性填料(201),所述好氧池(3)内设MBBR填料(301);所述缺氧池(1)内设有搅拌机(103),且缺氧池(1)连通碳源投加装置(8),所述好氧池(3)连通加药桶(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通的缺氧池(1)、厌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膜反应池(5),所述膜反应池(5)内设置MBR膜(501),所述MBR膜(501)连通紫外线消毒仪(6);所述好氧池(3)、MBR膜(501)均连通曝气设备(7);所述厌氧池(2)内均布弹性填料(201),所述好氧池(3)内设MBBR填料(301);所述缺氧池(1)内设有搅拌机(103),且缺氧池(1)连通碳源投加装置(8),所述好氧池(3)连通加药桶(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缺氧池(1)上设置进水口(101),好氧池(3)上设溢流口(302),沉淀池(4)通过溢流口(302)连通好氧池(3),缺氧池(1)通过设于其下部的第一出水口(102)连接厌氧池(2),厌氧池(2)通过设于其上部的第二出水口(201)连通好氧池(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3)下部设有气泡切割层(10),所述气泡切割层(10)包括两层上下排列的不锈钢网(1011),每层不锈钢网(1011)的外沿均紧贴好氧池(3)的池壁设置,于两层不锈钢网(1011)之间放置MBBR填料(301),气泡切割层(10)上侧的好氧池(3)内均布MBBR填料(301);气泡切割层(10)下侧的好氧池(3)内均匀间隔设置若干微孔曝气盘(303),微孔曝气盘(303)连通曝气设备(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于距离厌氧池(2)顶部60cm处的池壁以及距离厌氧池(2)底部40cm处的池壁上分设挂架(202),于两挂架(202)之间竖直设置若干螺纹钢(203),弹性填料(201)均布于螺纹钢(203)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沉淀池(4)内设连通溢流口(302)的中心筒(401),于沉淀池(4)底部设置污泥斗(402),污泥斗(402)的开口朝向中心筒(401);于距离沉淀池(4)顶部55cm处的沉淀池(4)内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出水挡渣板、出水三角堰(403),于出水三角堰(403)外侧且远离好氧池(3)侧的沉淀池(4)池壁上设连通膜反应池(5)的出水口(404);所述污泥斗(402)内设置潜污泵(405),潜污泵(405)的出口通过管线连通缺氧池(1);MBR膜(501)通过集水管(502)连通设于膜反应池(5)外的紫外线消毒仪(6),所述紫外线消毒仪(6)连通抽吸泵。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2)、好氧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亚玲曹灿辉谢朝丽侯科源涂家辉李海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尚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