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3472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0:39
一种诱虫装置,包含一盒具单元、一可拆卸地设置于盒具单元的顶盖体、一设置于盒具单元的底盖体及一设置于顶盖体的诱虫单元。盒具单元包括一具有一上开口及至少一诱虫通道的上本体,及一与上本体相连设的下本体。在一使用状态,上本体会形成一与至少一诱虫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诱虫空间,下本体会形成一与第一诱虫空间相连通的第二诱虫空间,且盒具单元、顶盖体及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而在一非使用状态,盒具单元、顶盖体及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且第二体积小于第一体积。借由在非使用状态缩减盒具单元的体积,可在有限的包装箱空间内装入更多的诱虫器,以减少因为包装及运送诱虫器而消耗的包装箱量。

Trap device

A trapping device comprises a box unit, a top cover body detachably arranged on the box unit, a bottom cover body arranged on the box unit and a trapping unit arranged on the top cover body. The box unit comprises an upper body with an upper opening and at least one trapping channel, and a lower bod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body. In one use state, the upper body will form a first trap space connected with at least one trap channel, and the lower body will form a second trap spac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rap space.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box unit, the top cover body and the bottom cover body has a first volume, while in a non-use state, the box unit, the top cover body and the bottom cover body occupy the same volume. The space has a second volume, and the second volume is smaller than the first volume. By reducing the volume of the box unit in the non-use state, more traps can be packed in the limited space of the box 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the box due to packing and transporting tra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诱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诱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诱捕农作物害虫的诱虫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见对农作物产量造成影响的害虫,例如甘藷蚁象、花姬卷叶蛾、桃折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水稻二化螟、亚洲玉米螟、黑角舞蛾、小白纹毒蛾等,进行较具功效且不会残留有害物质于菜叶或植物叶片的治虫方式,目前为利用性费洛蒙诱虫器进行大量诱杀法。大量诱杀法是在田间依据昆虫性费洛蒙诱饵的诱引有效距离,设置性费洛蒙诱虫器,使害虫受性费洛蒙刺激后,自远处飞入诱虫器中,以诱杀田间大多数的雄虫,导致田间雌、雄性比严重失调,减少雌虫交配的机会,进而减少害虫产卵量及下一代虫口密度大幅度降低,以达防治目的。实际于田间应用时需考虑:害虫的迁移性大小、性费洛蒙诱饵的持效性与有效距离,及诱虫器的容量与诱捕效率,以决定田间设置诱虫器的面积、数量与设置方式。通常每2、3公尺就须放置一个诱虫器,才能达到最佳捕虫效果,因此农民在添购诱虫器时,往往也需一次购买好几箱诱虫器才能达到足够的使用量。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包装箱空间内装入最多的诱虫器,以减少因为包装及运送诱虫器而消耗的包装箱量,诚为业界在环保意识抬头下所欲解决的课题。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装置包含:盒具单元,包括上本体,具有上开口及至少一诱虫通道,及下本体,与所述上本体相连设;顶盖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本体并覆盖所述上开口;底盖体,设置于所述下本体;及诱虫单元,设置于所述顶盖体朝向所述上本体内部的一内面;所述盒具单元可在一使用状态及一非使用状态间变换,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上本体会形成一与所述至少一诱虫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诱虫空间,所述下本体会形成一与所述第一诱虫空间相连通的第二诱虫空间,且所述盒具单元、所述顶盖体及所述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而在所述非使用状态,所述盒具单元、所述顶盖体及所述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装置包含:盒具单元,包括上本体,具有上开口及至少一诱虫通道,及下本体,与所述上本体相连设;顶盖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本体并覆盖所述上开口;底盖体,设置于所述下本体;及诱虫单元,设置于所述顶盖体朝向所述上本体内部的一内面;所述盒具单元可在一使用状态及一非使用状态间变换,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上本体会形成一与所述至少一诱虫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诱虫空间,所述下本体会形成一与所述第一诱虫空间相连通的第二诱虫空间,且所述盒具单元、所述顶盖体及所述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而在所述非使用状态,所述盒具单元、所述顶盖体及所述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且所述第二体积小于所述第一体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上本体,且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会远离所述第一端部,而在所述非使用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会靠近所述第一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具有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环形褶压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为网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为可收折的软质袋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鹤奇吴穆勋
申请(专利权)人:亚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