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re winding assembly device. The wire winding assembly includes a base plate; a helical first continuous wire winding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including a helical arrangement of multiple first sub-conductor windings; a helical second continuous wire winding is located on the second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and at least one first wire segment is located between two adjacent first sub-conductor windings on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It is the same as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first sub-conductor winding; the part of the first conductor approaching the position of both ends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tinuous conductor winding through the metal conductor, respectively.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volume of the wire winding assembly, thereby reducing the volume of the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the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reducing the DC impedance of the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creasing the transmission area between the receiving end and the transmitting end of the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and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freed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线绕组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导线绕组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或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将能量传输至用电装置。一般技术为在充电器(即非接触电能传送设备)中设有一线圈,通电后可产生在某一个方向的电磁场,若施以交流电可产生交流电磁场,若在用电装置(即非接触电能接收设备)内有另一线圈接收交流电磁场,可转化为电能,而供电给用电装置,或对其内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没有电线连接的必要。在现有技术中,充电器、用电装置等内的线圈采用普通的线型线圈(wire-typecoil)。因此,线圈以重叠、堆叠的方式进行缠绕。这会引起非接触电能传输设备的厚度由于线圈的厚度和线圈的匝数的增加而增加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线绕组装置,以降低上述线圈的体积,进而降低非接触电能传输设备的体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线绕组装置,包括: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呈螺旋形的第一连续导线绕组,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一连续导线绕组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第一表面的多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绕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呈螺旋形的第一连续导线绕组,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连续导线绕组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多圈第一子导线绕组,所述第一连续导线绕组的至少部分为多股线型;呈螺旋形的第二连续导线绕组,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连续导线绕组的至少部分为多股线型;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所述第一导线段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相邻两个第一子导线绕组之间,与所述第一子导线绕组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导线段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分别通过金属导体与所述第二连续导线绕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绕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呈螺旋形的第一连续导线绕组,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连续导线绕组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多圈第一子导线绕组,所述第一连续导线绕组的至少部分为多股线型;呈螺旋形的第二连续导线绕组,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连续导线绕组的至少部分为多股线型;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所述第一导线段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相邻两个第一子导线绕组之间,与所述第一子导线绕组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导线段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分别通过金属导体与所述第二连续导线绕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绕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续导线绕组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的多圈第二子导线绕组;该导线绕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线段,所述第二导线段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相邻两个第二子导线绕组之间,与所述第二子导线绕组圈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导线段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分别通过金属导体与所述第一连续导线绕组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绕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第一子导线绕组之间被一个第一导线段完整间隔开,所述相邻两个第二子导线绕组之间被一个第二导线段完整间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绕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续导线绕组的趋近于内端位置处的部分通过金属导体与所述第二连续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孩李,霍立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