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247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内导风板和外导风板,内导风板包括内板体和分别设置于内板体横向两端的两个内转臂,外导风板包括外板体和设置于外板体内侧分别临近外板体横向两端的两个外转臂;内转臂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第一区段由内板体向风道内侧延伸,第二区段由与第一区段相接处朝壳体临近该内转臂的横向一端的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二区段,第三区段由与第二区段相接处朝风道内侧延伸,以利用内转臂为与该内转臂位于同一侧的外转臂提供避让,以当外导风板在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的转动过程中,外转臂不会与内转臂形成干涉,使得外导风板可顺畅转动至打开出风口的位置或关闭出风口的位置。

Indoor Air Conditio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door air conditioning unit,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inner wind guide plate and an outer wind guide plate. The inner wind guide plate comprises an inner plate body and two inner rotating arms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lateral ends of the inner plate body. The outer wind guide plate comprises an outer plate body and two outer rotating arms arranged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plate body near the lateral ends of the outer plate body, respectively. In the third section, the first section extends from the inner plate to the inside of the airway, and the second section extends from the adjacent part of the first section to the lateral end of the inner turning arm near the shell. The third section extends from the adjacent part to the second section to the inside of the airway. The inner turning arm is used to provide avoidance for the outer turning arm on the same side with the inner turning arm when the outer guide plate is hit. In the process of opening or closing the air outlet, the outer arm will not interfere with the inner arm, so that the outer guide plate can rotate smoothly to the position of opening the air outlet or closing the air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家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为调整出风方向,更好地送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通常设置有大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大导风板一般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可关闭或打开出风口,小导风板一般位于大导风板的内侧,调节出风方向和出风区域。由于大导风板可转动至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的位置,这就需要涉及具有较长转臂的大导风板,由于转臂较长,使得大导风板的转动半径较大,大导风板转动过程中,容易与室内机风道中的其他机构产生干涉,例如,小导风板很容易和大导风板产生干涉,阻碍大导风板的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室内机。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避免内导风板和外导风板产生干涉和增加内导风板的转动范围及提升内导风板的导风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前侧下部形成有出风口;内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内导风板包括内板体和分别设置于内板体横向两端的两个内转臂,两个内转臂分别与内导风板的转动轴连接;外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外侧,配置为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外导风板包括外板体和设置于外板体内侧分别临近外板体横向两端的两个外转臂,并且两个外转臂分别向内板体横向两端与壳体横向两端的间隔空间延伸;内转臂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第一区段由内板体向风道内侧延伸,第二区段由与第一区段相接处朝壳体临近该内转臂的横向一端的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二区段,第三区段由与第二区段相接处朝风道内侧延伸,以利用内转臂为与该内转臂位于同一侧的外转臂提供避让;第三区段远离第二区段的一端与内导风板的转动轴连接。可选地,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均为直段;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通过第一圆弧段平滑过渡。可选地,第一区段和第三区段均为直段;第二区段为第二圆弧段,以将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通过第二圆弧段平滑过渡。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道,设置于壳体内部,与出风口连通,用于将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空气导向出风口;内板体包括第一子内板体和枢接于第一子内板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的第二子内板体;两个内转臂分别设置于第一子内板体横向两端;内导风板配置为可向前上方转动至使得第一子内板体和第二子内板体位于风道的外侧,当第一子内板体和第二子内板体位于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位于第一子内板体的上侧端;且内导风板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可选地,第一子内板体形成有由其横向两端临近第一子内板体的第一侧端的位置向外凸出的横向延伸的枢接轴;第二子内板体包括板本体和形成于板本体横向两端的两个枢接块,第二子内板体通过两个枢接块枢接于两个枢接轴上;并且第二子内板体宽度方向朝向第一侧端的一侧端形成有横向延伸的弧形槽,第一侧端形成有与弧形槽适配的横向延伸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与弧形槽滑动接触,从而使得第二子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绕枢接轴转动。可选地,第一子内板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的端面位于弧形凸起的一侧为横向延伸的一平板,以利用弧形凸起的凸起面和平板的平面构成第一侧端的端面;平面与凸起面的位置满足:在第二子内板体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时,平面位于凸起面的前侧。可选地,每个枢接块朝向对应的枢接轴的端部形成有间隔相对的两个凸起部,且枢接块朝向对应的枢接轴的端部位于两个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用于与枢接轴滑动接触的弧形凹槽;枢接轴通过对应的两个凸起部的间隔卡入对应的弧形凹槽中。可选地,第二子内板体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一子内板体的宽度尺寸。可选地,内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子内板体的最短距离大于内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上侧边缘的距离,以保证内导风板可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的外侧。可选地,内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子内板体的最短距离小于内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下侧边缘的距离,以保证内导风板可转动至风道内。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内导风板的内转臂设计为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的特殊结构,利用该特殊结构的内转臂为对应的外导风板的外转臂提供避让,以当外导风板在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的转动过程中,外转臂不会与内转臂形成干涉,使得外导风板可顺畅转动至打开出风口的位置或关闭出风口的位置。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中,外导风板可完全转动至风道的外侧,增大内导风板的转动范围,提升内导风板的导风效果。并且通过设计包含第一子内板体和第二子内板体的内导风板,并将第二子内板体枢接于第一子内板体上,并进一步使得当内导风板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使室内机的前面板与导风板之间不会出现间隙,从而避免漏风现象。更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中,第二子内板体的结构设计特别,通过与第一子内板体的配合,实现了当内导风板转动至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并且当内导风板处于其他位置时,第二子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而不会再由复位处反向转动,从而保证内导风板的导风效果。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图4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第二子内板体搭接在壳体前表面;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的第二子内板体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的第一子内板体和内转臂的示意性结构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的第二子内板体的示意性结构图;以及图10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处于三个不同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参见图3,并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室内机10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蒸发器17和风机18。室内机10与室外机(未示出)一同构成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制热。壳体的顶部形成有进风口10a,进风口10a处可布置有进风格栅11,进风格栅11处可布置有滤尘网(未示出),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清洁进入室内机10中的空气。壳体的前侧下部限定有沿横向方向(即图2所指示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出风口。壳体可为横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壳体一般包括用于承载蒸发器17和风机18的骨架12、罩设在骨架12前侧的前面板及位于骨架12横向两端的两个端盖14,两个端盖14及前面板13将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前侧下部形成有出风口;风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用于将所述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空气导向所述出风口;内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内导风板包括内板体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内板体横向两端的两个内转臂,所述两个内转臂分别与所述内导风板的转动轴连接;外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外侧,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外导风板包括外板体和设置于所述外板体内侧分别临近所述外板体横向两端的两个外转臂,并且所述两个外转臂分别向所述内板体横向两端与所述壳体横向两端的间隔空间延伸;所述内转臂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由所述内板体向所述风道内侧延伸,所述第二区段由与所述第一区段相接处朝所述壳体临近该内转臂的横向一端的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三区段由与所述第二区段相接处朝所述风道内侧延伸,以利用所述内转臂为与该内转臂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外转臂提供避让;所述第三区段远离所述第二区段的一端与所述内导风板的所述转动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前侧下部形成有出风口;风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用于将所述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空气导向所述出风口;内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内导风板包括内板体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内板体横向两端的两个内转臂,所述两个内转臂分别与所述内导风板的转动轴连接;外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外侧,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外导风板包括外板体和设置于所述外板体内侧分别临近所述外板体横向两端的两个外转臂,并且所述两个外转臂分别向所述内板体横向两端与所述壳体横向两端的间隔空间延伸;所述内转臂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由所述内板体向所述风道内侧延伸,所述第二区段由与所述第一区段相接处朝所述壳体临近该内转臂的横向一端的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三区段由与所述第二区段相接处朝所述风道内侧延伸,以利用所述内转臂为与该内转臂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外转臂提供避让;所述第三区段远离所述第二区段的一端与所述内导风板的所述转动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均为直段;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通过第一圆弧段平滑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均为直段;所述第二区段为第二圆弧段,以将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通过所述第二圆弧段平滑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体包括第一子内板体和枢接于所述第一子内板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的第二子内板体;所述两个内转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内板体横向两端;所述内导风板配置为可向前上方转动至使得所述第一子内板体和所述第二子内板体位于所述风道的外侧,当所述第一子内板体和所述第二子内板体位于所述风道的外侧时,所述第二子内板体位于所述第一子内板体的上侧端;且所述内导风板向前上方转动至所述风道的外侧时,所述第二子内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平耿建龙赵业才宁贻江任克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