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井封井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81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井封井施工结构,应用在建筑施工领域,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潜水泵抽取水后才可以注入水泥浆,操作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井体,所述井体内设有与井体内壁抵触的井筒,所述井筒包括与井体底部抵触的沉淀管,所述沉淀管远离井体底部的一端连通设有滤管,所述滤管远离沉淀管的一端向上延伸至承压水位之上并连接有实管,所述实管远离滤管的一端延伸出基坑内壁,所述井筒内部设有与沉淀管底部抵触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远离沉淀管的一端向上延伸出实管后连接有水泥注浆机;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减少了潜水泵抽取水的施工步骤,优化了操作过程。

Construction structure of confined well sea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structure for sealing wells of confined wells,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cement slurry can be injected only after water is pumped by submersible pump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that the wellbore is arranged in the foundation pit, and the wellbore is equipped with a wellbore which is in conflict with the wall of the wellbore, and the wellbore includes a wellbore with a well wall. A settling pipe at the bottom of the well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filter at one end far from the bottom of the well body. The filter tube is far from the settling pipe and extends upward to the confined water level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solid pipe. The solid pipe is far from the end of the filter tube and extends out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t. The inner part of the well bore is provided with a grouting pipe that is in conflict with the bottom of the settling pipe. After extending the solid pipe, the cement grouting machine is connected. The technical effect is to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steps of pumping water by submersible pump and optimize the ope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压井封井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压井封井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告号为CN10580410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降水井、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及降水井的盖埋封井方法,它首先在井筒的侧壁上开设穿过口,让井筒内的潜水泵的电线与出水管通过穿过口穿出并伸出基坑,同时在穿过口中设置通气排水管,通气排水管的一端延伸到井口中,另一端伸出基坑,然后在井筒的上端口上盖上盖板,在盖板上方浇筑上部建筑物基础的垫层,然后在垫层的上方浇筑防水层,最后在防水层的上方施工上部建筑物的基础筏板;在降水完成后,将电源切断,并通过出水管向井筒内注入水泥浆,水泥浆占据井筒内的空间,井筒内的空气与水会通过通气排水管排出。这种降水井的封井结构虽然保持了各层的整体性,但在注入水泥浆之前,若没有通过潜水泵将井筒内部的水抽出,此时出水管管口位于降水井的水位上方,导致注入的水泥浆会与水混合,从而降低水泥浆凝固后水泥浆和井筒下端的连接强度,从而降低降水井被封井后的强度,所以需要通过潜水泵将井体内部的水抽出后注浆,此时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压井封井施工结构,其优点是:减少了潜水泵抽取水的施工步骤,优化了操作过程。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承压井封井施工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井体,所述井体内设有井筒,所述井筒与井体内壁之间设有滤料层,所述井筒包括沉淀管和带孔的滤管,所述沉淀管低于承压水位的最低水位,所述沉淀管远离滤管的一端封闭且抵触于井体底部,所述滤管设置在沉淀管远离井体底部的一端,所述滤管远离沉淀管的一端向上延伸至承压水最高水位之上并连接有实管,所述实管远离滤管的一端延伸出基坑底壁,所述井筒内部设有与沉淀管底部抵触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远离沉淀管的一端向上延伸出实管后连接有水泥注浆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浆注入时出现在沉淀管底壁,由于水泥浆的密度大于水,会沉降到井筒的底部,将井筒的水顶在水泥浆的上方,随后水泥浆继续涌入,在滤管内全部充满水泥浆后,此时水泥浆的高度高于承压水水位的最高水位,阻止了承压水的渗入,高于地下承压水水位的井筒使得注浆管内输送过来的水泥浆高于承压水水位,从而封住承压井,随着水泥注浆机的注浆,最终将积水全部顶出井筒,等待水泥浆凝固就可以封住承压井,减少了潜水泵抽取水的施工步骤,优化了操作过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浆管为软管,所述实管管口设有随着井筒内水泥浆液面高度上升将注浆管管口高度提升的提升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随着井筒内水泥浆液面高度上升,注浆管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此时提升件可以提升注浆管下端管口,从而方便将注浆管拔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件包括设置在实管管口外壁的水平横板,所述水平横板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绕绳轴,所述注浆管位于绕绳轴上方且抵触于绕绳轴表面,所述绕绳轴表面固定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绕绳轴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注浆管进入井筒内的一端,所述绕绳轴一端穿出水平横板后连接有曲柄把手,所述注浆管的表面设有若干环形凹槽,所述绕绳轴的表面设有若干与环形凹槽配合的第一凸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曲柄把手带动绕绳轴转动,从而拉动钢丝绳缠绕于绕绳轴表面,被拉动的钢丝绳带动注浆管管口向上提升,第一凸块与环形凹槽的配合在绕绳轴转动过程中将注浆管向上提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横板上侧面上设有两块竖板,两所述竖板相对壁面上转动连接有位于绕绳轴上方的夹辊,所述夹辊抵触于注浆管的表面,所述夹辊表面设有若干与环形凹槽配合的第二凸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绕绳轴转动的过程中与夹辊一起夹持住注浆管,同时第二凸块也与环形凹槽配合,从而提供注浆管一个远离实管方向的力,辅助整体注浆管的提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绳轴远离曲柄把手的一端穿出竖板后连接有棘轮,所述水平横板侧壁转动连接有限制棘轮单向转动的棘爪,所述棘爪背离棘轮的侧面与竖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棘轮与棘爪的配合使得绕绳轴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防止钢丝绳向远离绕绳轴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实管的长度为滤管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所述基坑底壁上设有混凝土层,所述实管延伸出混凝土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浆凝固的过程中体积会压缩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限定长度的实管满足了凝固后的水泥浆高于承压水水位并且水泥浆可以实现一次性注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层与基坑内壁之间设有防水卷材垫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垫层可以进一步增加封井施工后承压井一周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实管外壁周向设有水平的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位于混凝土层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止水钢板可以进一步增加封井施工后承压井上方的密封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高于承压水水位的实管,使得注浆管中的水泥浆在排水的同时可以封住承压水,从而等待水泥浆凝固,从而实现减少了潜水泵抽取水的施工步骤,优化了操作过程;2.通过提升件在水泥浆注浆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注浆管管口的高度,从而减少注浆管受到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井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实施例体现提升件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体现夹辊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1、基坑;12、井体;13、井筒;14、沉淀管;15、滤管;16、实管;17、注浆管;18、水泥注浆机;19、滤料层;2、提升件;21、水平横板;211、连接板;22、绕绳轴;23、钢丝绳;24、曲柄把手;25、第一凸块;26、环形凹槽;31、竖板;32、夹辊;321、第二凸块;33、棘轮;34、棘爪;35、压缩弹簧;36、混凝土层;37、防水卷材垫层;38、止水钢板;39、承压水水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承压井封井施工结构,参考图1和图2,包括设置在基坑11内的井体12,井体12的下端高度低于承压水水位39,井体12内设有与井体12内壁抵触的井筒13,井筒13包括放置在井体12底部并与井体12底部抵触的沉淀管14,沉淀管14管长约为一米,沉淀管14远离井体12底部的一端连通设有带孔的滤管15,滤管15的长度视承压水水位39高度而定,滤管15远离沉淀管14的一端向上延伸至承压水水位39之上并连接有实管16,实管16远离滤管15的一端延伸出基坑11内壁,井筒13和井体12内壁之间设有滤料层19,井筒13内部设有与沉淀管14底部抵触的注浆管17,注浆管17远离沉淀管14的一端向上延伸出实管16后连接有型号为HJB-3的水泥注浆机18。工作过程中,操作者先将注浆管17放入井筒13内,使得注浆管17的管口抵触于沉淀管14的底壁,之后开动水泥注浆机18,来自注浆管17的水泥浆先从沉淀管14开始堆积,由于水泥浆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堆积的水泥浆会将从滤管15中渗透出的水顶到水泥浆上方,随着水泥浆的堆积将井筒13中的水全部顶出井筒13,在这个过程中,接触的水和水泥浆会发生一点融合,但是这点融合可以忽略不计。在水泥浆的高度超过了承压水水位39的高度之后,阻止了承压水的渗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压井封井施工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11)内的井体(12),所述井体(12)内设有井筒(13),所述井筒(13)与井体(12)内壁之间设有滤料层(19),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13)包括沉淀管(14)和滤管(15),所述沉淀管(14)低于承压水位的最低水位,所述沉淀管(14)远离滤管(15)的一端封闭且抵触于井体(12)底部,所述滤管(15)设置在沉淀管(14)远离井体(12)底部的一端,所述滤管(15)远离沉淀管(14)的一端向上延伸至承压水最高水位之上并连接有实管(16),所述实管(16)远离滤管(15)的一端延伸出基坑(11)底壁,所述井筒(13)内部设有与沉淀管(14)底部抵触的注浆管(17),所述注浆管(17)远离沉淀管(14)的一端向上延伸出实管(16)后连接有水泥注浆机(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井封井施工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11)内的井体(12),所述井体(12)内设有井筒(13),所述井筒(13)与井体(12)内壁之间设有滤料层(19),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13)包括沉淀管(14)和滤管(15),所述沉淀管(14)低于承压水位的最低水位,所述沉淀管(14)远离滤管(15)的一端封闭且抵触于井体(12)底部,所述滤管(15)设置在沉淀管(14)远离井体(12)底部的一端,所述滤管(15)远离沉淀管(14)的一端向上延伸至承压水最高水位之上并连接有实管(16),所述实管(16)远离滤管(15)的一端延伸出基坑(11)底壁,所述井筒(13)内部设有与沉淀管(14)底部抵触的注浆管(17),所述注浆管(17)远离沉淀管(14)的一端向上延伸出实管(16)后连接有水泥注浆机(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井封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17)为软管,所述实管(16)管口设有随着井筒(13)内水泥浆液面高度上升将注浆管(17)管口高度提升的提升件(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井封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件(2)包括设置在实管(16)管口外壁的水平横板(21),所述水平横板(2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绕绳轴(22),所述注浆管(17)位于绕绳轴(22)上方且抵触于绕绳轴(22)表面,所述绕绳轴(22)表面固定设有钢丝绳(23),所述钢丝绳(23)一端固定在绕绳轴(22)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注浆管(17)进入井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实甄宇车灿辉刘静刘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达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