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141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方法及系统,通过人体与软件的逻辑交互与使用,促使人眼及眼部肌肉、睫状肌、晶状体的适度调整与改变,并产生相应的眼部组织功能的提升,包含近视、散光、弱视、远视等视力的提升与恢复,期间通过眼部的视力不断发生改变而产生的一系列数据经输入设备反馈至服务器端口,同时反馈至接收终端,达到采集视力大数据及实现基于人工智能对视力进行修复的功能。

Intelligent Visual Recovery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Large Dat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vision rest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large data. Through the logical interaction and use of human body and software, the eye and eye muscles, ciliary muscles and lens can be adjusted and changed appropriat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 of eye tissue can be improved, including the improvement and recovery of vision such as myopia, astigmatism, amblyopia and hyperopia. A series of data generated by continuous changes are fed back to the server port by the input device,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receiving terminal, so as to collect large data of vision and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repairing vision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理治疗仪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视力健康与视力保健行业中,现有技术主要是如下几种,各类物理治疗仪器、药物、中医针灸、按摩、气功、眼贴等,其功效及特点都不是从近视眼的根源来出发,而是起到表面缓解及辅助的作用,治标不治本,对成年人的近视作用更不大;而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是把人的眼角膜打造成隐形眼镜的形状来进行矫正,缺陷在于存在明显的后遗症、视力下降反弹概率大、干眼症概率大、手术风险大等;戴眼镜矫正的缺陷在于眼睛对眼镜的依赖越来越大,从此逐渐丧失眼睛原本调节的机能,导致眼镜越戴度数越深;中医或按摩理疗仪器等的缺陷在于治标不治本,效果暂时,反弹明显;角膜塑形镜的缺陷在于造成角膜不同程度的损伤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方法及系统,具有视力测试、视力矫正、近视防控、视力修复与视力临床治及视力大数据同步上传等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方法,包括:S1:视力测试步骤,在前端采集人眼视力数据并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人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一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一反馈,第一反馈结果用于接收终端的操作者进行参考与临床治疗;S2:视力预热步骤,设置有一预加热装置,所述预加热装置根据步骤S1中的反馈结果在临床训练与治疗前期先对眼部进行预热,用于调节与调动眼部各肌肉组织与眼部功能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入下一步的临床训练与治疗;在步骤S2之后,执行步骤S3或步骤S4;S3:降度训练步骤,设置有一监测装置,用于在预热以后监测眼球裸眼视力,并将监测裸眼视力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裸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二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二反馈,第二反馈结果用于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对眼部各功能区进行修复,能够增加眼部各功能区域的调节视力与非调节视力功能,促使眼球裸眼视力的提升,屈光度数逐渐下降,达到整体视力的提升与修复;S4:拓展训练步骤,设置一计算机模拟软件及其运行终端,计算机模拟软件运行在运行终端上,且所述计算机模拟软件用于模拟眼部各类动态的视觉图像,从而对人体生物眼球进行临床治疗的巩固,促使眼部组织更加灵活有效地进行深入血液循环与视力修复,最终达到视力恢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方法,包括:SS1:视力测试步骤,在前端采集人眼视力数据并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人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一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一反馈,第一反馈结果用于接收终端的操作者进行参考与临床治疗;SS2:视力预热步骤,设置有一预加热装置,所述预加热装置根据步骤S1中的反馈结果在临床训练与治疗前期先对眼部进行预热,用于调节与调动眼部各肌肉组织与眼部功能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入下一步的临床训练与治疗;SS3:降度训练步骤,设置有一监测装置,用于在预热以后监测眼球裸眼视力,并将监测裸眼视力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裸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二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二反馈,第二反馈结果用于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对眼部各功能区进行修复,能够增加眼部各功能区域的调节视力与非调节视力功能,促使眼球裸眼视力的提升,屈光度数逐渐下降,达到整体视力的提升与修复;SS4:拓展训练步骤,设置一计算机模拟软件及其运行终端,计算机模拟软件运行在运行终端上,且所述计算机模拟软件用于模拟眼部各类动态的视觉图像,从而对人体生物眼球进行临床治疗的巩固,促使眼部组织更加灵活有效地进行深入血液循环与视力修复,最终达到视力恢复。进一步的,包括移动端数据交互步骤,在该步骤中,将后台服务器中的第一反馈结果数据传输到移动端,用于操作者通过移动端下发预加热装置启动指令;以及将后台服务器中的第二反馈结果数据传输到移动端,用于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对眼部各功能区进行修复,能够增加眼部各功能区域的调节视力与非调节视力功能,促使眼球裸眼视力的提升,屈光度数逐渐下降,达到整体视力的提升与修复;以及在移动端上设置计算机模拟软件的客户端,运行该客户端,用于显示模拟眼部各类动态的视觉图像,从而对人体生物眼球进行临床治疗的巩固,促使眼部组织更加灵活有效地进行深入血液循环与视力修复,最终达到视力恢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人眼视力数据并传输到后台服务器;服务器,用于接收前端采集的数据;第一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用于将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人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一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一反馈,第一反馈结果用于接收终端的操作者进行参考与临床治疗;接收终端,用于接收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反馈结果,并用于控制预加热装置的启动或关闭;预加热装置,用于根据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反馈结果在临床训练与治疗前期先对眼部进行预热,用于调节与调动眼部各肌肉组织与眼部功能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入下一步的临床训练与治疗;监测装置或模拟视觉图像运行装置,其中,监测装置用于在预热以后监测眼球裸眼视力,并将监测裸眼视力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裸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二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二反馈,第二反馈结果用于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对眼部各功能区进行修复,能够增加眼部各功能区域的调节视力与非调节视力功能,促使眼球裸眼视力的提升,屈光度数逐渐下降,达到整体视力的提升与修复;模拟视觉图像运行装置,包括计算机模拟软件,所述计算机模拟软件用于模拟眼部各类动态的视觉图像,从而对人体生物眼球进行临床治疗的巩固,促使眼部组织更加灵活有效地进行深入血液循环与视力修复,最终达到视力恢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人眼视力数据并传输到后台服务器;服务器,用于接收前端采集的数据;第一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用于将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人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一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一反馈,第一反馈结果用于接收终端的操作者进行参考与临床治疗;接收终端,用于接收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反馈结果,并用于控制预加热装置的启动或关闭;预加热装置,用于根据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反馈结果在临床训练与治疗前期先对眼部进行预热,用于调节与调动眼部各肌肉组织与眼部功能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入下一步的临床训练与治疗;监测装置用于在预热以后监测眼球裸眼视力,并将监测裸眼视力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视力测试步骤,在前端采集人眼视力数据并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人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一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一反馈,第一反馈结果用于接收终端的操作者进行参考与临床治疗;S2:视力预热步骤,设置有一预加热装置,所述预加热装置根据步骤S1中的反馈结果在临床训练与治疗前期先对眼部进行预热,用于调节与调动眼部各肌肉组织与眼部功能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入下一步的临床训练与治疗;在步骤S2之后,执行步骤S3或步骤S4;S3:降度训练步骤,设置有一监测装置,用于在预热以后监测眼球裸眼视力,并将监测裸眼视力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裸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二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二反馈,第二反馈结果用于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对眼部各功能区进行修复,能够增加眼部各功能区域的调节视力与非调节视力功能,促使眼球裸眼视力的提升,屈光度数逐渐下降,达到整体视力的提升与修复;S4:拓展训练步骤,设置一计算机模拟软件及其运行终端,计算机模拟软件运行在运行终端上,且所述计算机模拟软件用于模拟眼部各类动态的视觉图像,从而对人体生物眼球进行临床治疗的巩固,促使眼部组织更加灵活有效地进行深入血液循环与视力修复,最终达到视力恢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视力测试步骤,在前端采集人眼视力数据并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人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一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一反馈,第一反馈结果用于接收终端的操作者进行参考与临床治疗;S2:视力预热步骤,设置有一预加热装置,所述预加热装置根据步骤S1中的反馈结果在临床训练与治疗前期先对眼部进行预热,用于调节与调动眼部各肌肉组织与眼部功能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入下一步的临床训练与治疗;在步骤S2之后,执行步骤S3或步骤S4;S3:降度训练步骤,设置有一监测装置,用于在预热以后监测眼球裸眼视力,并将监测裸眼视力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裸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二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二反馈,第二反馈结果用于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对眼部各功能区进行修复,能够增加眼部各功能区域的调节视力与非调节视力功能,促使眼球裸眼视力的提升,屈光度数逐渐下降,达到整体视力的提升与修复;S4:拓展训练步骤,设置一计算机模拟软件及其运行终端,计算机模拟软件运行在运行终端上,且所述计算机模拟软件用于模拟眼部各类动态的视觉图像,从而对人体生物眼球进行临床治疗的巩固,促使眼部组织更加灵活有效地进行深入血液循环与视力修复,最终达到视力恢复。2.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S1:视力测试步骤,在前端采集人眼视力数据并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人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一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一反馈,第一反馈结果用于接收终端的操作者进行参考与临床治疗;SS2:视力预热步骤,设置有一预加热装置,所述预加热装置根据步骤S1中的反馈结果在临床训练与治疗前期先对眼部进行预热,用于调节与调动眼部各肌肉组织与眼部功能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入下一步的临床训练与治疗;SS3:降度训练步骤,设置有一监测装置,用于在预热以后监测眼球裸眼视力,并将监测裸眼视力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裸眼视力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模块软件的第二输入数据源,并用于后期学习训练时调用,然后将人工智能模块软件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反馈至接收终端,此为第二反馈,第二反馈结果用于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对眼部各功能区进行修复,能够增加眼部各功能区域的调节视力与非调节视力功能,促使眼球裸眼视力的提升,屈光度数逐渐下降,达到整体视力的提升与修复;SS4:拓展训练步骤,设置一计算机模拟软件及其运行终端,计算机模拟软件运行在运行终端上,且所述计算机模拟软件用于模拟眼部各类动态的视觉图像,从而对人体生物眼球进行临床治疗的巩固,促使眼部组织更加灵活有效地进行深入血液循环与视力修复,最终达到视力恢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视力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端数据交互步骤,在该步骤中,将后台服务器中的第一反馈结果数据传输到移动端,用于操作者通过移动端下发预加热装置启动指令;以及将后台服务器中的第二反馈结果数据传输到移动端,用于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对眼部各功能区进行修复,能够增加眼部各功能区域的调节视力与非调节视力功能,促使眼球裸眼视力的提升,屈光度数逐渐下降,达到整体视力的提升与修复;以及在移动端上设置计算机模拟软件的客户端,运行该客户端,用于显示模拟眼部各类动态的视觉图像,从而对人体生物眼球进行临床治疗的巩固,促使眼部组织更加灵活有效地进行深入血液循环与视力修复,最终达到视力恢复。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琪林付引引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素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