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佩戴设备与可佩戴设备自动佩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125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穿戴领域,公开了一种可佩戴设备与可佩戴设备自动佩戴的方法,该可佩戴设备包括:可佩带设备本体、第一腕带、第二腕带。第一腕带上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二腕带上设置有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在第一距离传感器获取到的距离,以及第二距离传感器获取到的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在第一距离传感器获取到的距离,以及第二距离传感器获取到的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第二磁性件与第四磁性件相互排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用户可以使用单手佩戴或摘除该可佩戴设备,且佩戴和摘除操作过程更为简便,可以大大地提升用户的佩戴体验。

Automatic Wearable Devices and Wearable Device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wearing, and discloses a method for automatic wearing of wearable equipment and wearable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wearable device body, a first wristband and a second wristband. The first wrist ba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istance sensor, a first magnetic component and a second magnetic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wrist ban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distance sensor, a third magnetic component and a fourth magnetic component. When the distance obtained by the first distance sensor and the distance obtained by the second distance sensor are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first preset value, the first magnetic component and the third magnetic component attract each other; when the distance obtained by the first distance sensor and the distance obtained by the second distance sensor are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second preset value, the second magnetic component and the fourth magnetic component repel each other.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user can use one hand to wear or remove the wearable device, and the wearing and removal operation process is simpler, and the wearing experience of the user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佩戴设备与可佩戴设备自动佩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穿戴领域,特别涉及可佩戴设备与可佩戴设备自动佩戴的方法。
技术介绍
如今智能穿戴设备已经非常普及,各种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层出不穷,这些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实现语音通话、健康监测以及定位等功能,受到广泛的追捧。近来,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体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一般都是传统导的手表的佩戴方式,佩戴方式单一,需要佩戴或者摘除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时,无法单手操作,且佩戴和摘除过程都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佩戴设备与可佩戴设备自动佩戴的方法,使得用户可以使用单手佩戴或摘除可佩戴设备,且佩戴和摘除操作过程更为简便,可以大大地提升用户的佩戴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佩戴设备,包括:可佩带设备本体、分别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第一腕带、第二腕带;所述第一腕带上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腕带上设置有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相互对应,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一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二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向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提供吸力;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相互对应,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一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二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向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提供斥力;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可佩戴设备自动佩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种可佩戴设备,在所述可佩戴设备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在所述第一腕带上设置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在所述第二腕带上设置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对应,相互吸引;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对应,相互排斥;在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上均预设一个定点;分别获取所述第一腕带与所述第二腕带的定点到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当两条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当两条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相互排斥;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第一腕带上设置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在第二腕带上设置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可以获取各自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信息。第一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相互对应,在第一距离传感器获取到第一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距离传感器获取到第二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可以向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提供吸力。同样地,第二磁性件与第四磁性件相互对应,在第一距离传感器获取到第一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距离传感器获取到第二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第二磁性件与第四磁性件可以向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提供斥力。且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也就是说,只需要调整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到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到第一预设值后,第一腕带的第一磁性件就可以和第二腕带的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直至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到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到达第二预设值后,第一腕带的第二磁性件就可以和第二腕带的第四磁性相互排斥,直至相互的作用力平衡,即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距离接触物的距离不变,实现佩戴。当需要摘除该可佩戴设备时,只需要将一个腕带拉开至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值,使第一腕带与第二腕带之间不再具有吸力即可。所以,该过程完全可以使用单手进行操作,且佩戴和摘除操作过程更为简便,可以大大地提升用户的佩戴体验。另外,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距离;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磁性件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距离,在第一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之间的吸力与第一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之间的斥力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另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腕带远离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腕带远离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一侧。使第一距离传感器与第二距离传感器距离接触物始终有一定的距离,设定出的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可以使使用体验更好。另外,所述第一腕带与所述第二腕带的形状大小相同,腕带佩戴起来更为美观。另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在所述第一腕带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三磁性件和所述第四磁性件在所述第二腕带上的位置一一对应,更为美观,且可以保证佩戴效果。另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上均设置有信号输送装置,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上设置有信号接收装置,可以将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通过信号输送装置传输到可佩戴设备本体上。另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均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内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可以将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数据传输到可佩戴设备本体上。另外,所述第一腕带表面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凹陷区域;所述第二腕带表面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凹陷区域,分别解决了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与第一腕带,以及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与第二腕带连接固定问题。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佩戴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中可佩戴设备自动佩戴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佩戴设备,包括:可佩带设备本体、分别与可佩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第一腕带1、第二腕带2。第一腕带1上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3、第一磁性件4和第二磁性件5,第一距离传感器3用于获取第一腕带1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信息;第二腕带2上设置有第二距离传感器6、第三磁性件7和第四磁性件8,第二距离传感器6用于获取第二腕带2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信息。第一磁性件4与第三磁性件7相互对应,在第一距离传感器3获取到第一腕带1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获取到第二腕带2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一磁性件4与第三磁性件7可以向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佩戴设备,包括:可佩带设备本体、分别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第一腕带、第二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腕带上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腕带上设置有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相互对应,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一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二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向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提供吸力;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相互对应,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一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二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向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提供斥力;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佩戴设备,包括:可佩带设备本体、分别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第一腕带、第二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腕带上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腕带上设置有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相互对应,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一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二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向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提供吸力;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相互对应,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一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第二腕带与接触物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向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提供斥力;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距离;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磁性件与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腕带远离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腕带远离所述可佩戴设备本体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