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鹤专利>正文

一种卧式夹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61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夹胸器,包括底座、插接在底座内的床体、转动连接在床体侧边上的转轴、固定连接在底座外侧的固定轴、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的活动臂和第一连杆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轴上的第二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立式夹胸器改变为卧式,健身者只需平躺在卧板上就能保持身体平衡,解决了传统夹胸器使用时,需要利用下肢和躯干保持平衡的问题,进而方便肢体活动不便或不健全的健身者使用,摆脱了对辅助保持平衡的器具的依赖;对于普通健身者而言,降低了肌肉扭伤的风险。

A Horizontal Chest Clam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izontal chest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bed inserted in the base, a rotating shaft connected to the side of the bed, a fixed shaft fix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base, a movable arm and a first connecting rod fixed to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rotating to the fixed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vertical chest clamp into a horizontal one, and the fitness practitioner can keep his body balance by lying on the deck,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when the traditional chest clamp is used, the lower limbs and trunk need to be used to keep balance, thereby facilitating the use of the body-building practitioners who are inconvenient or not sound in their limbs, and getting rid of the dependence on the aided balance-keeping devices; for the ordinary fitness practitioners,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vide It reduces the risk of muscle sp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夹胸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夹胸器。
技术介绍
夹胸器,又称“蝴蝶机”,因该器械模仿蝴蝶翅膀的张合动作,故而得名。夹胸器是用来发达胸部肌群的专用训练器械。它不仅造型美观,占地不大,而且锻炼效果甚佳,不少家庭健身房中都有它的身影。几乎每部功能不等的综合训练器都少不了它。夹胸器通常是由活动臂(也称阻力臂或挡臂柱)、钢丝绳、滑轮、座椅及配重片组成的;活动臂通过钢丝绳来带动叠放的配重片上下滑动。配重片可自由增减,以适应不同强度的训练。其基本练习方法是:坐在靠背椅上,两上臂张开与肩齐平,两前臂靠托在活动臂上,两手握住把手;然后吸气,以胸大肌的收缩力使两臂向胸前夹拢,稍停片刻,呼气,两臂慢慢张开还原。目前夹胸器使用时,初学者往往使用手臂力量做开合动作,使得锻炼效果差,针对性不强;健身者锻炼时,健身者需要坐在靠背椅上,四肢和脊柱也需要发力,才能保证身体平衡,肢体受伤或不健全的健身者很难直接使用,往往需要辅助工具才能使用;并且坐姿不合适时,容易发生扭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降低脊柱压力,纠正初学者动作,适用于普通健身者以及部分肢体不便人群的卧式夹胸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卧式夹胸器,包括底座、插接在底座内的床体、转动连接在床体侧边上的转轴、固定连接在底座外侧的固定轴、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的活动臂和第一连杆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轴上的第二连杆;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座和设置在固定座上套管;所述床体包括卧板、设置在卧板下方的立柱;所述立柱滑动插接在套管内;所述底座和立柱数量对应设置,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转轴、活动臂、转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数量均为两个;所述转轴延卧板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活动臂对称设置在卧板两侧;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铰链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卧板上还设置有头枕。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在套管内的缓冲弹簧,用于防止立柱快速下降,保护健身者人身安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卧式夹胸器还包括设置在底座和床体之间的配重弹簧,用于调整运动强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臂上套接有握把套,改善活动臂的握持手感,防止滑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采用床架结构,将传统立式夹胸器改变为卧式,健身者只需平躺在卧板上就能保持身体平衡,解决了传统夹胸器使用时,需要利用下肢和躯干保持平衡的问题,从而方便肢体活动不便或不健全的健身者使用,摆脱了对辅助保持平衡的器具的依赖;采用升降结构的底座和床架,利用连杆驱动床体升降,将床体和健身者的重量作为夹胸器阻力来源,结构更加简单可靠;使用时床架随活动臂的开合而下降和上升,增加锻炼的趣味性;使用时,健身者需要平躺在卧板上,前臂保持水平,由于前臂的自重,健身者很难利用手臂力量完成开合动作,从而避免初学者的错误动作,进而提高胸部肌肉的锻炼。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附图2为本技术右视图;在附图中:11卧板、12立柱、3头枕、2底座、21固定座、22套管、23缓冲弹簧、3活动臂、31握把套、4转轴、5固定轴、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配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卧式夹胸器,包括底座2、插接在底座2内的床体、转动连接在床体侧边上的转轴4、固定连接在底座2外侧的固定轴5、固定连接在转轴4上的活动臂3和第一连杆6、转动连接在固定轴5上的第二连杆7以及设置在底座2和床体之间的配重弹簧8;所述底座2包括固定座21、设置在固定座21上套管22和设置在套管22内的缓冲弹簧23;所述缓冲弹簧23用于防止立柱快速下降,保护健身者人身安全;所述套管22开口向上;所述床体包括卧板11、设置在卧板11下方的立柱12以及设置在卧板上的头枕13;所述立柱12滑动插接在套管22内;所述底座2和立柱12数量对应设置,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转轴4、活动臂3、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数量均为两个;所述转轴4对称设置在立柱12两侧;所述活动臂3对称设置在卧板11两侧,活动臂3上套有握把套31;所述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转轴4、固定轴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使用前,根据健身者身体状况增加或减少配重弹簧8的数量,需要增大运动强度时,增加配重弹簧8的数量,反之则减少配重弹簧8的数量;使用时,健身者平躺在卧板11上,双臂打开,双手分别握紧活动臂3上的握把套31,同时前臂贴紧活动臂3,呼气的时候手臂要朝内夹紧,活动臂3带动转轴4转动,第一连杆6跟随转轴4转动,第二连杆7随第一连杆6牵引绕固定轴5转动,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夹角逐渐增大,带动床架缓慢上升;当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夹角达到180°时,床架升至最高;吸气时,手臂要向外扩张,活动臂3带动转轴4反向转动,转轴4带动第一连杆6转动,第二连杆7随第一连杆6牵引绕固定轴5转动,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夹角逐渐减小,床架缓慢下降;重复上述动作,达到锻炼胸部肌肉的效果;当健身者从活动臂3脱手时,设置在套管22内的缓冲弹簧23压缩,减缓床体下滑速度,最终使床体静止,有效保护健身者人身安全;使用时,健身者身体其他部位处于放松状态,同时对身体其他部位要求降低,特别适合下肢或躯干受伤或功能不健全的人员使用。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技术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夹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插接在底座(2)内的床体、转动连接在床体侧边上的转轴(4)、固定连接在底座(2)外侧的固定轴(5)、固定连接在转轴(4)上的活动臂(3)和第一连杆(6)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轴(5)上的第二连杆(7);所述底座(2)包括固定座(21)和设置在固定座(21)上套管(22);所述床体包括卧板(11)和设置在卧板(11)下方的立柱(12);所述立柱(12)滑动插接在套管(22)内;所述底座(2)和立柱(12)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活动臂(3)、转轴(4)、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数量均为两个;所述转轴(4)延卧板(11)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活动臂(3)对称设置在卧板(11)两侧;所述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铰链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夹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插接在底座(2)内的床体、转动连接在床体侧边上的转轴(4)、固定连接在底座(2)外侧的固定轴(5)、固定连接在转轴(4)上的活动臂(3)和第一连杆(6)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轴(5)上的第二连杆(7);所述底座(2)包括固定座(21)和设置在固定座(21)上套管(22);所述床体包括卧板(11)和设置在卧板(11)下方的立柱(12);所述立柱(12)滑动插接在套管(22)内;所述底座(2)和立柱(12)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活动臂(3)、转轴(4)、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数量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鹤李政苏展马晓欣
申请(专利权)人:于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