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层弹性布的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61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弹性布的蹦床,包括框架和第一弹性布,所述框架通过支撑脚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弹性布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布,所述第二弹性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布的底部,所述第二弹性布的周圈固定在边框上,所述边框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地面上。

A trampoline with multi-layer elastic clot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mpoline with multi-layer elastic cloth, including a frame and a first elastic cloth. The frame is fixed on the ground through a support foot, and the first elastic cloth is fixed on the frame. The first elastic cloth includes a second elastic cloth, the second elastic cloth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elastic cloth, and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second elastic cloth is fixed on the frame. The frame is fixed on the ground by a support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层弹性布的蹦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蹦床,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多层弹性布的蹦床。
技术介绍
蹦床包括支架和弹性布,弹性布的边缘绕在支架上。现有的蹦床只有一层弹性布,也就是对于任何人来说,蹦床的弹性系数都是一样的。这就会出现问题,像体重轻的人和体重重的人对蹦床的弹性系数要求是不一样的。体重轻的人需要弹性系数较小的蹦床,这样在弹跳时候,弹性布有足够的变形来续集回弹的能量,体重较大的人需要弹性系数较大的蹦床,这样在弹跳的时候,不会出现因为弹性布变形过大而与地面接触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多层弹性布的蹦床,能够适应体重不同的人使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多层弹性布的蹦床,包括框架和第一弹性布,所述框架通过支撑脚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弹性布固定在所述框架上,还包括第二弹性布,所述第二弹性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布的底部,所述第二弹性布的周圈固定在边框上,所述边框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地面上。这样设置,对体重轻的人,在蹦床上弹跳时,主要依靠第一弹性布,对于体重较重的人,弹跳时,由于惯性较大,第一弹性布下沉到与第二弹性布处,这时候,第一弹性布和第二弹性布的弹性系数相加才等于蹦床的弹性系数,因此可以迅速减缓体重大的人的下沉趋势,让他尽快回弹,避免与地面接触。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适应不同体重的人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位于所述框架的外侧,所述第一弹性布绕过所述框架后固定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导杆的两端与弹性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弹性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上,所述立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弹性杆与所述立柱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所述弹性杆驱动所述导杆将所述第一弹性布的两端往外拉。正常状态下,第一弹性布的两端在扭簧的作用下距离较远,人跳上蹦床时,对第一弹性布施加下压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第一弹性布拉动导杆,导杆带动弹性杆克服扭簧的作用下向着施力点转动,这时候第一弹性布两端的长度也被拉短,人在蹦床上弹性恢复向上运动时,第一弹性布逐渐在弹簧的作用下被拉伸,弹簧对第一弹性布的拉力也可以转化为对人上升的作用力,弥补人在蹦床上弹性恢复向上运动后半段的推力不足的问题。另外,人在蹦床的边缘起跳时,第一弹性布也会带动弹性杆向着施力点转动,在回弹时,扭簧可以提供额外的恢复力,另外由于第一弹性布有部分固定在边框外围的导杆上,也延长了受力点到第一弹性布之间的距离,两者综合作用下,我们在蹦床边缘也能获得较好的弹跳体验。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第一弹性布穿过所述盖板和所述框架之间的空隙后固定在所述导杆上。盖板的作用是显示边框的范围。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弹性布未受力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杆和所述立柱同轴。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弹性布未受力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杆和所述立柱同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对体重轻的人,在蹦床上弹跳时,主要依靠第一弹性布,对于体重较重的人,弹跳时,由于惯性较大,第一弹性布下沉到与第二弹性布处,这时候,第一弹性布和第二弹性布的弹性系数相加才等于蹦床的弹性系数,因此可以迅速减缓体重大的人的下沉趋势,让他尽快回弹,避免与地面接触。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适应不同体重的人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一侧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2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3中,一种具有多层弹性布的蹦床,包括框架1、第一弹性布21、第二弹性布22和边框3。所述框架1通过支撑脚4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弹性布21固定在所述框架1上。所述第二弹性布22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布21的底部,所述第二弹性布22的周圈固定在边框3上,所述边框3通过支撑杆6固定在地面上。框架1外侧设置有导杆7,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盖板11,所述第一弹性布21穿过所述盖板11和所述框架1之间的空隙后固定在所述导杆7上。盖板的作用是显示边框的范围。所述导杆7的两端与弹性杆8的一端相铰接,所述弹性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9上,所述立柱9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弹性杆8与所述立柱9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5,在所述扭簧5的作用下,所述弹性杆8驱动所述导杆7将所述第一弹性布21的两端往外拉。在所述第一弹性布21未受力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杆8和所述立柱9同轴。正常状态下,第一弹性布的两端在扭簧的作用下距离较远,人跳上蹦床时,对第一弹性布施加下压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第一弹性布拉动导杆,导杆带动弹性杆克服扭簧的作用下向着施力点转动,这时候第一弹性布两端的长度也被拉短,人在蹦床上弹性恢复向上运动时,第一弹性布逐渐在弹簧的作用下被拉伸,弹簧对第一弹性布的拉力也可以转化为对人上升的作用力,弥补人在蹦床上弹性恢复向上运动后半段的推力不足的问题。另外,人在蹦床的边缘起跳时,第一弹性布也会带动弹性杆向着施力点转动,在回弹时,扭簧可以提供额外的恢复力,另外由于第一弹性布有部分固定在边框外围的导杆上,也延长了受力点到第一弹性布之间的距离,两者综合作用下,我们在蹦床边缘也能获得较好的弹跳体验。对体重轻的人,在蹦床上弹跳时,主要依靠第一弹性布,对于体重较重的人,弹跳时,由于惯性较大,第一弹性布下沉到与第二弹性布处,这时候,第一弹性布和第二弹性布的弹性系数相加才等于蹦床的弹性系数,因此可以迅速减缓体重大的人的下沉趋势,让他尽快回弹,避免与地面接触。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适应不同体重的人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层弹性布的蹦床,包括框架和第一弹性布,所述框架通过支撑脚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弹性布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布,所述第二弹性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布的底部,所述第二弹性布的周圈固定在边框上,所述边框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地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层弹性布的蹦床,包括框架和第一弹性布,所述框架通过支撑脚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弹性布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布,所述第二弹性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布的底部,所述第二弹性布的周圈固定在边框上,所述边框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地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弹性布的蹦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位于所述框架的外侧,所述第一弹性布绕过所述框架后固定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导杆的两端与弹性杆的一端相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振贤俞渝航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天鑫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