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57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手推车,包括前侧机构、后侧机构和连接机构;前侧机构包括左推杆、右推杆、左前轮、右前轮和扶手;左前轮设在左推杆的底部,右前轮设在右推杆的底部;左推杆和右推杆的上端均设有扶手;左推杆和右推杆之间设有连接件;后侧机构包括支脚,支脚包括左支脚和右支脚;左支脚的上部与左推杆铰接,其下部设置有左承接件;右支脚的上部与右推杆铰接;连接机构包括左支撑杆、左套圈和左铰接件;左支撑杆的前端与连接件连接;左套圈套设在左支脚上并位于左承接件上方,左套圈能够沿左支撑杆上下移动;左铰接件的左端与左支撑杆连接,其右端与左套圈铰接。该手推车可折叠,能够大大减少存放空间;且折叠方式简单,操作便利。

A foldable trolle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able handcart,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mechanism, a rear mechanism and a connecting mechanism; the front mechanism includes a left push rod, a right push rod, a left front wheel, a right front wheel and an armrest; the left front wheel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push rod, and the right front wheel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push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push rod and the right push rod are provided with an armrest; and a connecting me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ft push rod and the right push rod; The side mechanism includes a supporting foot, which includes a left supporting foot and a right supporting foot; the upper part of the left supporting foot is articulated with a left push rod,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left supporting foot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bearing; the upper part of the right supporting foot is articulated with a right push rod;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left supporting rod, a left ring and a left hinge; the front end of the left suppor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member; the left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supporting foot and above the left bearing member, and the left ring can be used. Move up and down along the left supporting rod; the left end of the left hinged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supporting rod, and the right end is hinged with the left ring. The trolley can be folded,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storage space, and the folding method is simple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手推车
本技术涉及生活辅助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手推车。
技术介绍
人们年纪大了,手脚灵活性逐渐变差,往往会出现行动不便的情况。或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意外情况,有时会伤到脚。此时,手推车便成了很好的辅助用品了,人们推着车子走路,避免了需要别人搀扶的麻烦。并且,手推车设置有轮子,轮子在地面滚动,人们可灵活控制方向;同时,人们用手推车辅助走路时,不需要像用拐杖一样需要把拐杖提起来,省力;并且,使用者走累了还可以坐在推车上休息。但是,现有的手推车存在以下缺陷:手推车不可折叠,在非使用状态时,占用较大空间,存放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手推车,该手推车可折叠,能够大大减少存放空间;且折叠方式简单,操作便利,实用性强。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折叠的手推车,包括:前侧机构、后侧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前侧机构包括左推杆、右推杆、左前轮、右前轮和扶手;所述左前轮设置在所述左推杆的底部,所述右前轮设置在所述右推杆的底部;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的上部均设置有所述扶手;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后侧机构包括支脚,所述支脚包括左支脚和右支脚;所述左支脚的上部与所述左推杆铰接,所述左支脚的下部设置有左承接件;所述右支脚的上部与所述右推杆铰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左支撑杆、左套圈和左铰接件;所述左支撑杆的前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左套圈套设在所述左支脚上并位于所述左承接件上方,所述左套圈能够沿所述左支脚上下移动;所述左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左支撑杆连接,所述左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左套圈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左铰接件包括左翼片和右翼片,所述左翼片和所述右翼片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左套圈的侧部设置左延边,所述左延边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左承接件为环形件;所述左承接件的外径大于等于所述左套圈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右支撑杆、右套圈和右铰接件;所述右支撑杆的前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右支脚的下部设置有右承接件;所述右套圈套设在所述右支脚上并位于所述右承接件上方,所述右套圈能够沿所述右支脚上下移动;所述右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右支撑杆连接,所述右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右套圈铰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机构和后轮;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连接杆、弹性件和套筒;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套筒依次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套筒的顶部与所述弹性件的顶部上下相对;所述套筒的侧部与所述支脚连接,所述后轮与所述连接杆的下部连接,所述支脚底部所在的水平面高于所述后轮底部所在的水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机构还包括盖帽和套环;所述连接杆包括上部杆和下部杆,所述上部杆的直径小于所述下部杆的直径;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上部杆上;所述上部杆的顶部向上穿出所述套筒的顶部,所述盖帽盖设在所述上部杆的顶部上;所述套环与所述套筒的侧壁连接,所述套环匹配套设在所述支脚的下部。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紧固螺钉和第二紧固螺钉;所述第一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盖帽的侧壁与所述上部杆连接,所述第二紧固螺钉穿过所述套环的侧壁与所述支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脚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凸纹。进一步地,还包括坐垫;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承接杆,所述左支脚和所述右支脚之间设置有第二承接杆;所述第一承接杆和所述第二承接杆前后相对,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接杆和所述第二承接杆上。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可折叠的手推车,在前侧机构和右侧机构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当需要使用手推车时,向下移动左套圈,左支撑杆的后端随之下移,当左套圈下移至左承接件的位置时被限位,此时左支撑杆到达最低位置,左侧机构和右侧机构被最大限度撑开,手推车可被正常使用。当需要存放手推车时,将左套圈向上移动,左支撑杆随之上移,此时可将前侧机构和后侧机构进行折叠,节省占地空间,便于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手推车的整体示意图(有弹性机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手推车的又一整体示意图(无弹性机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手推车连接机构的展开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手推车弹性机构的展开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手推车弹性机构的剖视图。图中:10、左推杆;11、右推杆;12、连接件;13、前轮;14、扶手;20、左支脚;21、右支脚;22、后轮;23、坐垫;24、第一承接杆;25、第二承接杆;26、U型脚垫;27、弹性机构;28、连接杆;29、弹性件;30、套筒;31、盖帽;32、第一紧固螺钉;33、套环;34、第二紧固螺钉;35、左承接件;40、左支撑杆;41、左套圈;42、延边;43、左铰接件;44、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可折叠的手推车,包括:前侧机构、后侧机构和连接机构;前侧机构包括左推杆10、右推杆11、左前轮13、右前轮13和扶手14;左前轮13设置在左推杆10的底部,右前轮13设置在右推杆11的底部;左推杆10和右推杆11的上部均设置有扶手14;左推杆10和右推杆1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12;后侧机构包括支脚,支脚包括左支脚20和右支脚21;左支脚20的上部与左推杆10铰接,左支脚20的下部设置有左承接件35;右支脚21的上部与右推杆11铰接;连接机构包括左支撑杆40、左套圈41和左铰接件43;左支撑杆40的前端与连接件12连接;左套圈41套设在左支脚20上并位于左承接件35上方,左套圈41能够沿左支脚20上下移动;左铰接件43的一端与左支撑杆40连接,左铰接件43的另一端与左套圈41铰接。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左铰接件43包括左翼片和右翼片,左翼片和右翼片之间设置有转轴44;左套圈41的侧部设置左延边42,左延边42与转轴44可转动连接。采取这样的设置方式,当左套圈41沿左支脚20上下移动时,左支撑杆40也能够顺畅地发生位移,动作流利不卡,同时设置方式简单,生产成本低。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左承接件35为环形件;左承接件35的外径大于等于左套圈41的内径。采取这样的设置方式,左承接件35能够很好地对左套圈41进行限位;当时,左承接件35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形状,只要能够对左套圈41进行限位即可,例如直接设置成向外延伸的片状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机构还包括右支撑杆、右套圈和右铰接件;右支撑杆的前端与连接件12连接;右支脚21的下部设置有右承接件;右套圈套设在右支脚21上并位于右承接件上方,右套圈能够沿右支脚21上下移动;右铰接件的一端与右支撑杆连接,右铰接件的另一端端与右套圈铰接。也即是说,左支脚20和左推杆10之间设置有左连接机构,右支脚21与右推杆11之间设置有右连接机构,采取左右对称设置方式,结构更稳定,外形也更美观。如图4-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弹性机构27和后轮22;弹性机构27包括连接杆28、弹性件29和套筒30;弹性件29和套筒30依次套设在连接杆28上,套筒30的顶部与弹性件29的顶部上下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机构、后侧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前侧机构包括左推杆、右推杆、左前轮、右前轮和扶手;所述左前轮设置在所述左推杆的底部,所述右前轮设置在所述右推杆的底部;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的上部均设置有所述扶手;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后侧机构包括支脚,所述支脚包括左支脚和右支脚;所述左支脚的上部与所述左推杆铰接,所述左支脚的下部设置有左承接件;所述右支脚的上部与所述右推杆铰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左支撑杆、左套圈和左铰接件;所述左支撑杆的前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左套圈套设在所述左支脚上并位于所述左承接件上方,所述左套圈能够沿所述左支脚上下移动;所述左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左支撑杆连接,所述左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左套圈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机构、后侧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前侧机构包括左推杆、右推杆、左前轮、右前轮和扶手;所述左前轮设置在所述左推杆的底部,所述右前轮设置在所述右推杆的底部;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的上部均设置有所述扶手;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后侧机构包括支脚,所述支脚包括左支脚和右支脚;所述左支脚的上部与所述左推杆铰接,所述左支脚的下部设置有左承接件;所述右支脚的上部与所述右推杆铰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左支撑杆、左套圈和左铰接件;所述左支撑杆的前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左套圈套设在所述左支脚上并位于所述左承接件上方,所述左套圈能够沿所述左支脚上下移动;所述左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左支撑杆连接,所述左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左套圈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铰接件包括左翼片和右翼片,所述左翼片和所述右翼片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左套圈的侧部设置左延边,所述左延边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承接件为环形件;所述左承接件的外径大于等于所述左套圈的内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右支撑杆、右套圈和右铰接件;所述右支撑杆的前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右支脚的下部设置有右承接件;所述右套圈套设在所述右支脚上并位于所述右承接件上方,所述右套圈能够沿所述右支脚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福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