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34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包括有底部钢板,底部钢板通过锚固螺栓设置在既有建筑的上部,底部钢板的上部设置有钢柱,钢柱与底部钢板呈垂直布置,底部钢板与钢柱两侧形成的直角位置处设置有加固角件,加固角件的横截面呈L型布置,钢柱两侧的加固角件平行;加固角件通过连接螺栓分别与底部钢板和钢柱相连;在钢柱的两侧布置碳纤维布,碳纤维布将底部钢板、加固角件和既有建筑进行覆盖,钢柱与既有建筑之间设置有拉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地震来时有很好的回弹往复的效果,提高既有建筑加层后建筑使用的安全性,提高抗震性能,有很好的加强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
本技术属于建筑增层改造加固措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
技术介绍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十分紧张。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面积的改善及房地产热的大量占地,仅1991年全国粮田面积减少1934万亩,1992年粮田面积减少1934万亩,且呈上升趋势,使本来已紧张而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加紧张与不足,地价上涨,因此,节约用地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经济比较落后也是我国的实际国情,加层改造工程对节约土地、降低工程造价等诸多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房屋加层与改造概括而言,可分为民用与工业房屋的加层与改造。其中,民用建筑如住宅、办公楼、医院、旅馆、商店等,这是较为量大面广的建筑。根据我国的国情及国家的政策又不允许占用良田好土修建房屋,决定了我国对低层或多层房屋应尽可能进行改造利用,而不能采取全部推倒重建的方针。据调查在城镇中有大量的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既不能停止使用,又急需扩大使用面积。结合房屋使用功能改善或大修进行加层,是改造利用低层或多层房屋变为多层、中高层房屋的重要途径。8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的住宅和其它民用房屋大多数是低层或多层建筑,这些建筑既不能停止使用,又急需扩大使用面积,其中有些建筑物在过去建造中没有进行抗震设防或者设防标准偏低,可对这类建筑进行加固加层改造,以达到改善房屋使用功能,抗震加固及结构消能减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它能使加层的结构与既有建筑之间更加的牢固,使既有建筑加层之后更加的安全。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包括有底部钢板、钢柱、碳纤维布、连接件和拉索,底部钢板通过锚固螺栓设置在既有建筑的上部,底部钢板的上部设置有钢柱,钢柱与底部钢板呈垂直布置,底部钢板与钢柱两侧形成的直角位置处设置有加固角件,加固角件的横截面呈L型布置,两个加固角件平行设置;加固角件通过连接螺栓分别与底部钢板和钢柱相连;在钢柱的两侧布置碳纤维布,碳纤维布将底部钢板、加固角件和既有建筑进行覆盖,钢柱与既有建筑之间设置有拉索。进一步地,所述锚固螺栓布设在底部钢板的两端,锚固螺栓与钢柱的腹板呈平行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拉索一端连接在加固角件上部钢柱的位置,另一端连接在碳纤维布外侧既有建筑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拉索通过连接件分别与钢柱和既有建筑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既有建筑、锚固螺栓、底部钢板、钢柱、加固角件、连接螺栓、碳纤维布、连接件和拉索均进行防水与防腐的处理。进一步地,所述加固角件采用轻质型钢材。进一步地,所述底部钢板、钢柱和加固角件为一体的结构,为预制构件。进一步地,所述拉索采用弹性材料。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首先用锚固螺栓将底部钢板、钢柱和加固角件组成的一体结构安装在既有建筑上;②接着进行碳纤维布的粘贴:从钢柱向外延伸依次将加固角件、底部钢板和既有建筑进行粘贴;③接着进行拉索的安装:利用连接件将拉索与钢柱和既有建筑相连接;④最后进行防水处理。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与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为组合构件,加固角件、碳纤维布以及拉索都是很好的加固材料,将它们组合到一起加固效果显著,能够近似的把既有建筑与增加的结构看做一个整体,可以近似的视为刚接。加固材料的使用可以视为是刚接与铰接的结合,拉索的使用可以在地震来时有很好的回弹往复的效果,提高既有建筑加层后建筑使用的安全性,提高抗震性能,有很好的加强加固效果。本技术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工业化拆分十分便利,且便于生产,易于安装,本技术采用预制的构件,有利于推动工业化进程。本技术结构简单,所有部件采用的都是很常见的材料,施工成本与材料的成本比较低,施工快速,实用性强,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俯视示意图。图中:1为既有建筑、2为锚固螺栓、3为底部钢板、4为钢柱、5为加固角件、6为连接螺栓、7为碳纤维布、8为连接件、9为拉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包括有:锚固螺栓2、底部钢板3、钢柱4、加固角件5、连接螺栓6、碳纤维布7、连接件8和拉索9。既有建筑1的上部设置有底部钢板3,底部钢板3与既有建筑1之间通过锚固螺栓2相连接,锚固螺栓2布设在底部钢板3的两端,锚固螺栓2与钢柱4的腹板呈平行布置。底部钢板3的上部设置有钢柱4,钢柱4与底部钢板3呈垂直布置,底部钢板3与钢柱4两侧形成的直角位置处设置有加固角件5,加固角件5的横截面呈L型布置,钢柱4两侧的两个加固角件5平行设置;加固角件5通过连接螺栓6与下部的底部钢板3相连,加固角件5同样通过连接螺栓6与侧部的钢柱4相连。在钢柱4的两侧布置碳纤维布7,碳纤维布7将底部钢板3、加固角件5和既有建筑1进行覆盖,三者的顺序由钢柱4向外延伸依次为加固角件5、底部钢板3和既有建筑1;钢柱4与既有建筑1之间设置有拉索9,拉索9的一端连接在加固角件5上部钢柱4的位置,另一端连接在碳纤维布7外侧既有建筑1的位置,拉索9通过连接件8分别与钢柱4和既有建筑1相连接。所述既有建筑1、锚固螺栓2、底部钢板3、钢柱4、加固角件5、连接螺栓6、碳纤维布7、连接件8和拉索9均进行防水与防腐的处理。所述加固角件5采用轻质型钢材。所述底部钢板3、钢柱4和加固角件5为一体的结构,为预制构件。所述拉索9采用弹性材料。所述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对既有建筑1进行处理之后,用锚固螺栓2将底部钢板3、钢柱4和加固角件5组成的一体结构进行安装;②接着进行碳纤维布7的粘贴:从钢柱4向外延伸依次将加固角件5、底部钢板3和既有建筑1进行粘贴;③接着进行拉索9的安装:利用连接件8将拉索9与钢柱4和既有建筑1相连接;④最后进行防水处理。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部钢板(3)、钢柱(4)、碳纤维布(7)、连接件(8)和拉索(9),底部钢板(3)通过锚固螺栓(2)设置在既有建筑(1)的上部,底部钢板(3)的上部设置有钢柱(4),钢柱(4)与底部钢板(3)呈垂直布置,底部钢板(3)与钢柱(4)两侧形成的直角位置处设置有加固角件(5),加固角件(5)的横截面呈L型布置,两个加固角件(5)平行设置;加固角件(5)通过连接螺栓(6)分别与底部钢板(3)和钢柱(4)相连;在钢柱(4)的两侧布置碳纤维布(7),碳纤维布(7)将底部钢板(3)、加固角件(5)和既有建筑(1)进行覆盖,钢柱(4)与既有建筑(1)之间设置有拉索(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部钢板(3)、钢柱(4)、碳纤维布(7)、连接件(8)和拉索(9),底部钢板(3)通过锚固螺栓(2)设置在既有建筑(1)的上部,底部钢板(3)的上部设置有钢柱(4),钢柱(4)与底部钢板(3)呈垂直布置,底部钢板(3)与钢柱(4)两侧形成的直角位置处设置有加固角件(5),加固角件(5)的横截面呈L型布置,两个加固角件(5)平行设置;加固角件(5)通过连接螺栓(6)分别与底部钢板(3)和钢柱(4)相连;在钢柱(4)的两侧布置碳纤维布(7),碳纤维布(7)将底部钢板(3)、加固角件(5)和既有建筑(1)进行覆盖,钢柱(4)与既有建筑(1)之间设置有拉索(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柱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螺栓(2)布设在底部钢板(3)的两端,锚固螺栓(2)与钢柱(4)的腹板呈平行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直接加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刘叶吴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