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卷无损钛及钛合金卷带性能预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010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整卷无损钛及钛合金卷带性能预判的方法,对应待测卷带的种类和牌号,搜集试样,按常规做出硬度与抗拉强度的线性关系;将待测卷带的去头,在切除头部的卷带横向两边部分别测试卷带的硬度,在相应纵向间距的卷带横向两边部,分别测试卷带的硬度,去尾,在切除尾部的卷带横向两边部分别测试卷带的硬度,将所得硬度值对照线性关系计算出各位置的抗拉强度,再对照GB/T3621‑2007的要求,确定待测卷带的抗拉性能是否整卷合格或部分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准确、快速、简便、低成本,能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对不同牌号、不同长度,甚至长度达上千米的钛及钛合金卷带均能进行整卷性能判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卷无损钛及钛合金卷带性能预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卷无损钛及钛合金卷带性能预判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国内外钛及钛合金铸锭的单重已达10吨,不论是采用VAR炉还是EB炉熔铸由于其熔池的深度、容量相对较小,较难保证整个铸锭化学成分完全均匀一致。由于钛及钛合金材料在其铸锭熔炼过程中容易形成成分偏析及夹杂物污染,导致出现单批次性能波动,例如:出现0.1%(质量分数)的氧含量波动,钛及钛合金材料的强度将出现125MPa的性能变化,出现0.1%(质量分数)的氮含量波动,钛及钛合金材料的强度将出现200MPa的性能变化。而现有的钛及钛合金卷带的性能都是在产品完成生产后在卷带的头、尾取试样做性能分析。如在中部取样做化学成分或力学性能分析将破坏卷带的连续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并且对长度达上几百米、上千米的钛及钛合金卷带仅在头尾取样也不可能完全代表整个卷带的性能质量。采用传统性能检测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在产品完成生产后在卷带的头、尾取试样做性能分析,不能代表整卷性能,取样代表性不强;2、如在卷带中部取样将破环卷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论试生产厂还是客户均不能接受;3、在产品质量控制上,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卷无损钛及钛合金卷带性能预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1)对应待测卷带的种类和牌号,搜集不同硬度的钛及钛合金卷带试样,按常规做力学性能拉伸试验,获得不同钛及钛合金卷带硬度对应的抗拉强度,做出硬度与抗拉强度的线性关系图和回归方程;(2)将待测卷带的头部或尺寸达不到预订要求的部分切除;(3)在切除头部的卷带横向两边部分别测试卷带的硬度,记录为0米硬度值,根据实际测试点的间距要求,在相应纵向间距的卷带横向两边部,分别测试卷带的硬度,并记录为对应位置的硬度值;(4)将待测卷带的尾部或尺寸达不到预订要求的部分切除;(5)在切除尾部的卷带横向两边部分别测试卷带的硬度,记录为尾部硬度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卷无损钛及钛合金卷带性能预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1)对应待测卷带的种类和牌号,搜集不同硬度的钛及钛合金卷带试样,按常规做力学性能拉伸试验,获得不同钛及钛合金卷带硬度对应的抗拉强度,做出硬度与抗拉强度的线性关系图和回归方程;(2)将待测卷带的头部或尺寸达不到预订要求的部分切除;(3)在切除头部的卷带横向两边部分别测试卷带的硬度,记录为0米硬度值,根据实际测试点的间距要求,在相应纵向间距的卷带横向两边部,分别测试卷带的硬度,并记录为对应位置的硬度值;(4)将待测卷带的尾部或尺寸达不到预订要求的部分切除;(5)在切除尾部的卷带横向两边部分别测试卷带的硬度,记录为尾部硬度值;(6)将步骤(3)和(5)所得硬度值,对照步骤(1)的线性关系图和回归方程,计算出各位置的抗拉强度,再对照国家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泰旭曹占元姚常松黄晓慧陆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