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少华专利>正文

抛灌式谷草分离打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9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抛灌式谷草分离打稻机,是由由机架1、脱粒滚子2、滚子轴承座9、防护罩3、后端拦谷栅13、侧向拦谷栅12、皮带轮14、动力4以及由摇杆5、摆动筛7、连杆6、曲柄8、辅助摆杆11组成的抛灌装置构成。具有构造简单、能将碎草与谷粒分离、能适配各种动力等特点,既可用于稻谷脱粒,也可用于小麦脱粒,是一种既能适应平原地区,又能适应山区使用的较为理想的粮食收割脱粒装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粮食收割脱粒装置,特别是一种抛灌式谷草分离打稻机。二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过去粮食收割脱粒时,北方采用滚子碾、南方采用扮桶打的方法;近几十年来,粮食收割脱粒装置经历了人力打稻机、动力打稻机、联合收割机等几个阶段,尤以联合收割机为最先进。但是,在山区,特别是在南方山区,由于高岸田多,田丘小,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各种打稻机,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得到了大量推广。近些年来,打稻机系列产品中,又出现了能将碎草与谷粒分离的打稻机,这种打稻机的共同特点是增加了谷草分离筛和谷粒输送带,也正因为这种特点,使得这种打稻机的构造较为复杂。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能将碎草与谷粒分离、能适配各种动力的粮食收割脱粒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机架1、脱粒滚子2、滚子轴承座9、防护罩3、后端拦谷栅13、侧向拦谷栅12、皮带轮14、动力4构成,还包括由摇杆5、摆动筛7、连杆6、曲柄8、辅助摆杆11组成的抛灌装置;动力4装在机架1上部的右后部位,脱粒滚子2装在机架1上部的中部,由皮带轮14将脱粒滚子2和动力4相连接;脱粒滚子2的中轴在前端穿出滚子轴承座9后安装曲柄8,曲柄8的另一端连接连杆6;摇杆5为曲拐状,其上有三个铰接孔,上部左端的铰接孔铰接在机架1的中上部位前端,中部左端的铰接孔铰接连杆6的下端,下部后端的铰接孔与摆动筛7左前端铰接;辅助摆杆11的上端铰接在机架1的右上部前端,其下端与摆动筛7的右端铰接;摆动筛7呈左低右高状安装;后端拦谷栅13装在机架1上左端,侧向拦谷栅12装在机架1上部前后向。摆动筛7与机架1的右上部之间的倾斜角度a为20~30°。摆动筛7与机架1的右上部之间的倾斜角度a为25°。摆动筛7是由支架19、筛面17、筛网18以及集谷漏斗10构成,摆动筛7的铰接部位在支架19的左右端下部;筛面17在支架19的左部,筛网18在支架19的右部,集谷漏斗10在筛网18的下部。在摆动筛7的左端高于筛面处,装有齿状的梳草器15;在后端拦谷栅13的下部,装有刀状的刮草器16。皮带轮14与脱粒滚子2的中轴之间还装有一个单向离合器20。本技术的抛灌式谷草分离打稻机,由于采用了集谷草分离和谷粒输送于一体的抛灌装置,在抛送谷草的过程中,既分离了碎草与谷粒,又输送了谷粒,因而其结构较为简单;同时,在皮带轮中加装了单向4离合器,当动力为内燃机时,可以避免当内燃机时停机时产生的反转而剪断皮带轮与脱粒滚子的中轴之间的联接键,因而本技术可以适配各种动力。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沿A---A轴线的剖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摇杆的主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摇杆的俯视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皮带轮沿B---B轴线的剖视图;附图7是本技术的皮带轮的半剖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是由机架1、脱粒滚子2、滚子轴承座9、防护罩3、后端拦谷栅13、侧向拦谷栅12、皮带轮14、动力4、摇杆5、摆动筛7、连杆6、曲柄8、辅助摆杆11构成。机架1为框架形,底部左边有踏板,动力4装在其上部的右后部位,脱粒滚子2装在其上部的中部,两端由滚子轴承座9支撑,皮带轮14装在脱粒滚子2的中轴后端上,并由皮带将脱粒滚子2和动力4相连接,皮带轮14与脱粒滚子2的中轴之间还装有一个单向离合器20。后端拦谷栅13和侧向拦谷栅12由机架1的上边缘向中间弯曲延伸至摆动筛7的内边缘。防护罩3装在机架1的左部。摇杆5、摆动筛7、连杆6、曲柄8、辅助摆杆11组成抛灌装置。摇杆5为曲拐状,前后各一个,其上有三个铰接孔,上部左端的铰接孔铰接在机架1的中上部位前端,中部右端的铰接孔铰接连杆6的下端,下部后端的铰接孔与摆动筛7左前端铰接。摆动筛7是由支架19、筛面17、筛网18以及集谷漏斗10构成,安装呈左低右高状,其与机架1上边的夹角a为25°;摆动筛7的铰接部位在支架19的左右端下部,其左边铰接摇杆5,右边铰接辅助摆杆11的下端;筛面17在支架19的左部,筛网18在支架19的右部,两者为同一个层面,且低于支架19的上边,使其形成一个边框;集谷漏斗10在筛网18的下部;筛面17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密目筛网;筛网18是稀目筛网,镶嵌在集谷漏斗10的上部,可以很方便地装取;在筛面17的左端高于筛面处,装有齿状的梳草器15;在后端拦谷栅13的下部,还装有刀状的刮草器16。辅助摆杆11有前后两根,为直杆形,其上端铰接在机架1的右上部前后边。脱粒滚子2的中轴前端上,装曲柄8,曲柄8的另一端铰接连杆6的上端。抛灌装置中各个部位的铰接,可以采用销轴,也可采用销轴加轴承的形式。辅助摆杆11上下端铰接中心的连线所在的与机架1的正面垂直的平面应和摇杆5上部左端的铰接中心与其下部后端的铰接中心的连线所在的与机架1的正面垂直的平面平行。使用时,脱粒滚子2在动力4的带动下作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行脱粒,被脱下的谷粒和碎草掉入摆动筛7的筛面17上;与此同时,曲柄8也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连杆6向右上方向作平面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摇杆5绕其与机架1上的铰接点摆动,由于摇杆5与摆动筛7铰接在一起,故摆动筛7向右上方前进、左下方后退的抛射式的一波一波的往复式的摆动,从而将摆动筛7的筛面17上的谷粒和碎草输送到筛网18上,进行谷草分离,谷粒则掉入集谷漏斗10中得以收集,碎草则在筛网18上继续向右上方输送,直至排出摆动筛外。当筛面17采用密目筛网时,粘附在谷粒和碎草上的水珠可以由该筛网滤去。当有秸杆附带在脱粒滚子2上并与脱粒滚子2一并转动时,梳草器15会将其梳脱,并由刀状的刮草器16将其从梳草器15上刮脱。当动力4为内燃机时,由于内燃机有停机时反转的特性,故当停机时或内燃机突然熄火时,装在皮带轮14与脱粒滚子2的中轴之间的单向离合器20会让皮带轮14与脱粒滚子2的中轴中断联接,使得皮带轮14跟着内燃机反转,而脱粒滚子2则在惯性力作用下,继续保持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避免了因内燃机反转而导致皮带轮14与脱粒滚子2的中轴的联接键被剪断。本技术的抛灌式谷草分离打稻机,既可用于稻谷脱粒,也可用于小麦脱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灌式谷草分离打稻机,是由机架(1)、脱粒滚子(2)、滚子轴承座(9)、防护罩(3)、后端拦谷栅(13)、侧向拦谷栅(12)、皮带轮(14)、动力(4)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摇杆(5)、摆动筛(7)、连杆(6)、曲柄(8)、辅助摆杆(11)组成的抛灌装置;动力(4)装在机架(1)上部的右后部位,脱粒滚子(2)装在机架(1)上部的中部,由皮带轮(14)将脱粒滚子(2)和动力(4)相连接;脱粒滚子(2)的中轴在前端穿出滚子轴承座(9)后安装曲柄(8),曲柄(8)的另一端连接连杆(6);摇杆(5)为曲拐状,其上有三个铰接孔,上部左端的铰接孔铰接在机架(1)的中上部位前端,中部左端的铰接孔铰接连杆(6)的下端,下部后端的铰接孔与摆动筛(7)左前端铰接;辅助摆杆(11)的上端铰接在机架(1)的右上部前端,其下端与摆动筛(7)的右端铰接;摆动筛(7)呈左低右高状安装;后端拦谷栅(13)装在机架(1)上左端,侧向拦谷栅(12)装在机架(1)上部前后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灌式谷草分离打稻机,是由机架(1)、脱粒滚子(2)、滚子轴承座(9)、防护罩(3)、后端拦谷栅(13)、侧向拦谷栅(12)、皮带轮(14)、动力(4)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摇杆(5)、摆动筛(7)、连杆(6)、曲柄(8)、辅助摆杆(11)组成的抛灌装置;动力(4)装在机架(1)上部的右后部位,脱粒滚子(2)装在机架(1)上部的中部,由皮带轮(14)将脱粒滚子(2)和动力(4)相连接;脱粒滚子(2)的中轴在前端穿出滚子轴承座(9)后安装曲柄(8),曲柄(8)的另一端连接连杆(6);摇杆(5)为曲拐状,其上有三个铰接孔,上部左端的铰接孔铰接在机架(1)的中上部位前端,中部左端的铰接孔铰接连杆(6)的下端,下部后端的铰接孔与摆动筛(7)左前端铰接;辅助摆杆(11)的上端铰接在机架(1)的右上部前端,其下端与摆动筛(7)的右端铰接;摆动筛(7)呈左低右高状安装;后端拦谷栅(13)装在机架(1)上左端,侧向拦谷栅(12)装在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少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