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动力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39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动力配电箱,包括墙壁,所述墙壁的一侧设置有动力配电箱,所述动力配电箱靠近墙壁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电机室,所述电机室靠近动力配电箱的内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座,所述第一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电机室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与蜗杆对应的齿轮,所述齿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墙壁靠近电机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齿轮对应的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墙壁靠近电机室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贯穿电机室的顶部和底部并与电机室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尘动力配电箱很好解决了普通配电箱不能做到高度调节和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动力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动力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的用途在于合理的分配电能,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有较高的安全防护等级,能直观的显示电路的导通状态,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反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提高动力配电箱的操作可靠性,是创优质工程的目标。传统动力配电箱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动力配电箱不能够做到高度调节,不论是电工师傅操作时间段,还是非工作时间段都只能保持一个高度,在非电工师傅工作时间段,不能自动升高到安全高度,动力配电箱内的高压电流就可能对靠近人员造成伤害,造成一系列安全事故,同时,传统动力配电箱除尘效果也不是很好,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堆积灰尘,影响设备工作,甚至于灰尘过多,以至于通风不畅,造成温度过高,酿成火灾等安全事故,本技术防尘动力配电箱将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尘动力配电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动力配电箱,包括墙壁,所述墙壁的一侧设置有动力配电箱,所述动力配电箱靠近墙壁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电机室,所述电机室靠近动力配电箱的内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座,所述第一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电机室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与蜗杆对应的齿轮,所述齿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墙壁靠近电机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齿轮对应的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墙壁靠近电机室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贯穿电机室的顶部和底部并与电机室滑动连接,所述动力配电箱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座,所述第二电机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动力配电箱的内底部设置有过滤棉,所述动力配电箱的底部开设有网状孔,所述动力配电箱远离墙壁的一侧壁设置有配电箱门,所述配电箱门与动力配电箱的内壁之间粘贴有密封圈,所述动力配电箱的侧壁开设有百叶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齿条的两端通过螺钉与墙壁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机室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与固定轴对应的电机室开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型号均为XD-37GB5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百叶窗向下倾斜30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棉由PP无纺布、防尘棉和高效静电滤材三层组成。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防尘动力配电箱设置了涡轮蜗杆等机构,与固定在墙壁上的齿条相互啮合,能够在电工师傅操作时间段下降到适合工作高度,在非工作时间段则自动上升至墙顶,避免其内部的高压电流对靠近的过往行人造成伤害,大大提高了防尘动力配电箱的安全性,同时,还增设了除尘风扇,通过叶片的转动,带动气流运动,底部设置的过滤棉将做到对灰尘等空气杂质的有效过滤,从而大大提升了防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尘动力配电箱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尘动力配电箱的局部正视图。图例说明:1、墙壁;2、动力配电箱;3、电机室;4、第一电机座;5、第一电机;6、蜗杆;7、齿轮;8、齿条;9、固定轴;10、配电箱门;11、密封圈;12、百叶窗;13、第二电机座;14、第二电机;15、叶片;16、过滤棉;17、网状孔;18、螺钉;19、电机室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尘动力配电箱,包括墙壁1,其特征在于:墙壁1的一侧设置有动力配电箱2,动力配电箱2靠近墙壁1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电机室3,电机室3靠近动力配电箱2的内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座4,第一电机座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蜗杆6,电机室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与蜗杆6对应的齿轮7,齿轮7与蜗杆6相互啮合,墙壁1靠近电机室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齿轮7对应的齿条8,齿条8与齿轮7相互啮合,墙壁1靠近电机室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轴9,固定轴9贯穿电机室3的顶部和底部并与电机室3滑动连接,动力配电箱2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座13,第二电机座13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叶片15,动力配电箱2的内底部设置有过滤棉16,动力配电箱2的底部开设有网状孔17,动力配电箱2远离墙壁1的一侧壁设置有配电箱门10,配电箱门10与动力配电箱2的内壁之间粘贴有密封圈11.动力配电箱2的侧壁开设有百叶窗12。齿条8的两端通过螺钉18与墙壁1固定连接,使用螺钉连接,不仅连接紧固,而且方便拆装。电机室3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与固定轴9对应的电机室开口19,设置了专门的开口,方便安装固定轴。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4的型号均为XD-37GB520,小型直流电机,功率低,能耗小,工作稳定静音,可以很好满足需要。百叶窗12向下倾斜30度,采用了向下倾斜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灰尘的进入。过滤棉16由PP无纺布、防尘棉和高效静电滤材三层组成,采用了多层材料复合而成,过滤效果更加出色。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防尘动力配电箱,需要先通过螺钉18将设备固定入墙壁1,然后在电工师傅操作防尘动力配电箱时段,启动第一电机5,输出端的蜗杆6将带动齿轮7转动,而齿轮7与齿条8又相互啮合,相互作用下,动力配电箱2和电机室3顺着齿条8向下运动至合理高度,方便电工师傅进行操作,在电工师傅操作完毕后,反向启动电机,动力配电箱2和电机室3上行,上升至墙顶,这样防尘动力配电箱远离过往的行人,更加安全,内部设置的第二电机14,将带动叶片15持续旋转,气流在流动时通过过滤棉16,实现了除尘的目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动力配电箱,包括墙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壁(1)的一侧设置有动力配电箱(2),所述动力配电箱(2)靠近墙壁(1)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电机室(3),所述电机室(3)靠近动力配电箱(2)的内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座(4),所述第一电机座(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蜗杆(6),所述电机室(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与蜗杆(6)对应的齿轮(7),所述齿轮(7)与蜗杆(6)相互啮合,所述墙壁(1)靠近电机室(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齿轮(7)对应的齿条(8),所述齿条(8)与齿轮(7)相互啮合,所述墙壁(1)靠近电机室(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轴(9),所述固定轴(9)贯穿电机室(3)的顶部和底部并与电机室(3)滑动连接,所述动力配电箱(2)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座(13),所述第二电机座(13)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叶片(15),所述动力配电箱(2)的内底部设置有过滤棉(16),所述动力配电箱(2)的底部开设有网状孔(17),所述动力配电箱(2)远离墙壁(1)的一侧壁设置有配电箱门(10),所述配电箱门(10)与动力配电箱(2)的内壁之间粘贴有密封圈(11),所述动力配电箱(2)的侧壁开设有百叶窗(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动力配电箱,包括墙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壁(1)的一侧设置有动力配电箱(2),所述动力配电箱(2)靠近墙壁(1)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电机室(3),所述电机室(3)靠近动力配电箱(2)的内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座(4),所述第一电机座(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蜗杆(6),所述电机室(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与蜗杆(6)对应的齿轮(7),所述齿轮(7)与蜗杆(6)相互啮合,所述墙壁(1)靠近电机室(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齿轮(7)对应的齿条(8),所述齿条(8)与齿轮(7)相互啮合,所述墙壁(1)靠近电机室(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轴(9),所述固定轴(9)贯穿电机室(3)的顶部和底部并与电机室(3)滑动连接,所述动力配电箱(2)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座(13),所述第二电机座(13)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叶片(15),所述动力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陆孟晓李隆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华奥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