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常威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变焦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04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镜,具体涉及变焦眼镜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镜架、变焦镜片、传动线和杠杆,所述变焦镜片与传动线、杠杆顺序连接,通过抬头到低头的动作来压动杠杆,进而拉动变焦镜片,完成自动变焦;所述镜架包括主镜圈、副镜圈、限开螺丝撑开螺丝和弹簧,通过调节所述螺丝,可以调节眼镜的度数;所述传动线上设置有缩短旋钮,用于缩短传动线;所述杠杆是省力杠杆,所述杠杆的支点设置在所述镜架上,所述杠杆还包括支撑杆,用于支撑杠杆输出压力。该眼镜可根据抬头看远到低头看近的变化,自动降低变焦镜片的负屈光度,减轻看近时晶状体的屈光负担,适用于抬头看黑板低头看桌面的学生,并可调整眼镜的度数以适用不同度数的佩戴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变焦眼镜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焦眼镜。
技术介绍
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近视眼镜由镜架和镜片组成,这种眼镜的镜片只有一个固定的负屈光度,看远时,负屈光度可以矫正近视,然而,看近时,负屈光度会加剧眼睛的调节,加重晶状体屈光负担,导致睫状肌疲劳,甚至加深近视,因为人的晶状体在看远时处于放松状态,看近时需要增大正屈光度来看清,眼镜的负屈光度则需要晶状体进一步补偿才能看清近处。缺少一种友好、自动的变焦眼镜,比如,看远时镜片度数为负屈光度,看近时降低负屈光度,以减轻眼睛疲劳的眼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变焦眼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让近视患者看清远处,并且,在低头看近处时能自动变焦,减小负屈光度,减轻晶状体屈光负担的眼镜。为达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变焦眼镜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镜架前端固定变焦镜片,变焦镜片、传动线和杠杆顺序连接,通过抬头到低头的动作来压动杠杆,进而压缩变焦镜片,完成变焦。所述传动线上设有缩短旋钮;所述缩短旋钮有阻尼力或摩檫力,用于缩短传动线的长度。所述杠杆的支点在镜架上,所述杠杆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在杠杆的动力臂上;优选的,所述杠杆的动力臂比阻力臂长,是省力杠杆;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夹子或回形针或别针或纽扣或关节固定在佩戴者胸前和或肩膀周围的衣物上,起支撑作用;所述杠杆的动力臂上有一个锁块,用于卸下杠杆臂;优选的,所述锁块为磁力锁块。所述镜架包括:主镜圈、副镜圈、镜腿、鼻梁和鼻托;主副镜圈之间固定有弹性部件、撑开螺丝和限开螺丝,用于保持主副镜圈之间的间隔;优选的,弹性部件有两个,分布在限开螺丝的两侧,并且弹力相同。所述变焦镜片由弹性膜、硬质镜片和液体组成;优选的,弹性膜是由弹力能够抵抗液体底部压力的薄膜制作,所述薄膜是透明的并且平整有弹性;优选的,弹性膜用于屈光的面制作成圆型或椭圆型,确保薄膜各向曲率一致,优选的,所述硬质镜片是有弧度的。当然,眼镜的整体结构左右对称。由于本技术采用自动变焦的方式,在佩戴者抬头看远处黑板,低头看近处书本时,能够自动完成变焦,使负屈光度减小或变为正屈光度,从而减轻看近时晶状体的屈光负担,并且可调较以适应不同度数的用户,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变焦镜片的实施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实施结构图在图1中:1.弹性膜,2.硬质镜片,3液体.;在图2中:4.主镜圈,5.副镜圈,6.变焦镜片,7.传动线,8.杠杆,9.支撑杆,10.弹性部件,11.撑开螺丝,12.限开螺丝,13.缩短旋钮,14.锁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变焦镜片的实施方式是:弹性膜1拉撑制成盖状,盖状弹性膜的边缘和硬质镜片2相接形成密封容器,容器内装载液体3制成变焦镜片6;优选的,弹性膜1的弹力能够抵抗液体底部的液压,不发生变形;所述薄膜是透明的并且平整有弹性;优选的,所述弹性膜1用于屈光的面为圆形,以得到各向相同的变形弧度,使成像不发生变形,可选的,所述弹性膜1用于屈光的面为椭圆形,在成像变形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有一定的椭圆度;液体3可以是水、氯化钠溶液、硅油、pva液体胶等折光率高的透明液体;优选的硬质镜片2有一定的弧度,使变焦镜片6有一定的弧度。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整体实施方式是:弹性膜1的盖状折弯处固定在主镜圈4上,硬质镜片2固定在副镜圈5上;可选的,装配时,先把弹性膜1拉撑制成盖状,折弯处固定在主镜圈4上,然后,盖状弹性膜的边缘和硬质镜片2相接形成容器,容器内充入液体3后进行密封,制成变焦镜片6,在把硬质镜片2固定在副镜圈5上,完成变焦镜片的实施;在主镜圈4的鼻梁处旋有撑开螺丝11,用于撑开主、副镜圈在鼻梁处的间隔,起支撑作用;在主镜圈4的镜腿处旋有限开螺丝12,限开螺丝12穿过副镜圈5上的孔,所述限开螺丝12的头部卡在所述孔上,用于限制主副镜圈间距的最大距离;主副镜圈之间安装有弹性部件10,用于将主副镜圈弹开;优选的,单个弹性部件10的弹力为150克,弹性部件10有两个,分布在限开螺丝的两侧,总弹力为300克,弹性膜1的弹力为150克凹陷7毫米,也就是弹性部件10可以弹起变焦镜片6,并使其弹性膜凹陷7毫米,用于形成镜面曲率。这样以来,以撑开螺丝11为定点,在镜腿处的主副镜圈可以相互靠近,再由弹性部件10弹开;固定上变焦镜片6后,压缩镜腿处的主副镜圈,造成变焦镜片6的一边被压缩,形成折光效应,把佩戴者两眼的视线进行聚拢,可减轻看近时眼外肌对眼球的拉拢。另外的,通过旋出撑开螺丝11和限开螺丝12,能改变主副镜圈被弹开的最大间距,变焦镜片6的内压变低,弹性膜1凹陷,以得到事先需要的负屈光度,因此,近视患者能看清远处;通过主副镜圈的压缩,使变焦镜片6的内压增大,导致弹性膜1变平或凸起,变焦镜片的负屈光度减小或得到正屈光度数。另外的,手动调节度数时,通过旋出或旋进撑开螺丝11和限开螺丝12,即可改变镜片的度数,把所述螺丝旋出,主副镜圈间距变大,固定其上的变焦镜片内压减小,弹性膜凹陷,负屈光度增加,把所述螺丝旋进,主副镜圈间距变小,固定其上的变焦镜片内压回增,弹性膜凹陷程度变小,负屈光度减小,通过调较,以适应不同近视的用户;另外的,通过旋出或旋进撑开螺丝11和限开螺丝12,可改变镜片的光心,撑开螺丝11旋进,限开螺丝12旋出,则光心向撑开螺丝11移动,反之,则向限开螺丝12移动,通过调较,以适应不同的用户。传动线7的一端连接副镜圈5,另一端连接杠杆8,缩短旋钮13位于传动线7上,所述缩短旋钮有阻尼力或摩擦力,用于伸缩传动线7的长度;所述杠杆8的支点在镜架上,优选的,所述支点在镜腿上,杠杆8竖直放置;所述杠杆8的动力臂上有锁块14,优选的,锁块由两个相吸的磁极制作,磁上即锁住,打开则用于卸下杠杆臂;通过佩戴者抬头到低头的动作压动杠杆8,进而拉动转动线7,进而拉动副镜圈5压缩变焦镜片6,使变焦镜片6的内压回增,弹性膜凹陷程度减小,负屈光度减小,完成变焦。优选的,杠杆8上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一端固定在佩戴者胸前和或肩膀周围的衣物上,可以通过夹子或回形针或别针或纽扣或关节来固定,起支撑作用,同时所述支撑杆9靠近佩戴者的一端非常钝或平,不会扎到佩戴者,制作支撑杆9的材料也是比较软的棒材,以确保不发生意外事故扎到佩戴者;优选的,杠杆8的动力臂长为15厘米,阻力臂长为1.5厘米,是省力杠杆,在10倍省力杠杆的作用下,支撑杆9提供40克的力,就能让杠杆8输出400克的拉力,以拉动变焦镜片,使眼镜发生变焦;当然,整体的实施结构左右对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当佩戴者平视远方或看黑板时,杠杆与镜腿垂直,传动线松弛,主副镜圈处于弹开的状态,其上的变焦镜片6内压较小,弹性膜1凹陷,有一定的负屈光度,近视患者可以看清楚远处或黑板。当佩戴者低头看近或看书时,压动杠杆,杠杆阻力臂与镜腿的角度变大,拉动传动线7,进而压缩主副镜圈,其上的变焦镜片内压增大,弹性膜1变平或变凸,眼镜的负屈光度降低,达到了看近时减轻晶状体屈光负担的目的。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变焦眼镜,镜片固定在镜架前端,其特征是:所述镜片为变焦镜片,所述变焦镜片与传动线、杠杆顺序连接,通过抬头到低头的动作来压动杠杆,进而压缩变焦镜片,完成自动变焦,所述杠杆的动力臂比阻力臂长,是省力杠杆,所述杠杆的支点设置在所述镜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焦眼镜,镜片固定在镜架前端,其特征是:所述镜片为变焦镜片,所述变焦镜片与传动线、杠杆顺序连接,通过抬头到低头的动作来压动杠杆,进而压缩变焦镜片,完成自动变焦,所述杠杆的动力臂比阻力臂长,是省力杠杆,所述杠杆的支点设置在所述镜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眼镜,其特征是:所述杠杆上设置有锁块,用于卸下杠杆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焦眼镜,其特征是:所述锁块是磁力锁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眼镜,其特征是:所述杠杆的支点设置在所述镜架的镜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眼镜,其特征是:所述杠杆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佩戴者的胸前和肩膀周围的衣物上。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常威
申请(专利权)人:杨常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