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塔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95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塔帽,包括塔帽本体,其中,塔帽本体内沿烟气流通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液分离层、第二气液分离层及膨胀节,塔帽本体为┓形结构,第一气液分离层位于塔帽本体拐弯的位置处,且第一气液分离层倾斜分布,该塔帽可以降低改造后脱硫吸收塔的总高度,同时优化脱硫吸收塔尾部烟道内的烟气流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塔帽
本技术属于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设计领域,涉及一种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塔帽。
技术介绍
随着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超低排放改造,对原有湿法脱硫吸收塔内部更换并增加了提高脱硫效率以及协同除尘效率的塔内件,由于原有吸收塔内空间限制,所以许多吸收塔都进行了加高,通常加高高度在6至15米之间,使得改造后吸收塔总高度从原有35米左右,都提高至40米至50米。这类改造施工工期较长,施工安全风险大,并且塔内上部空间没有充分利用,吸收塔出口烟气流场偏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塔帽,该塔帽可以降低改造后脱硫吸收塔的总高度,同时优化脱硫吸收塔尾部烟道内的烟气流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塔帽包括塔帽本体,其中,塔帽本体内沿烟气流通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液分离层、第二气液分离层及膨胀节,塔帽本体为┓形结构,第一气液分离层位于塔帽本体拐弯的位置处,且第一气液分离层倾斜分布。还包括冲洗水箱,塔帽本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一气液分离层进行冲洗的第一气液分离前后冲洗水系统以及用于对第二气液分离层进行冲洗的第二气液分离前后冲洗水系统。塔帽本体的底部设置用于收集第二气液分离前后冲洗水系统喷射的冲洗水的第二气液分离冲洗水收集水槽,其中,第二气液分离冲洗水收集水槽的出口经冲洗水返回管路与冲洗水箱的入水口相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层包括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以及设置于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之间的若干第二气液分离叶片,其中,相邻第二气液分离叶片之间存在供烟气流通的间隙,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均固定于塔帽本体的内壁上。第一气液分离层包括两块第一气液分离端板以及设置于两块第一气液分离端板之间的若干第一气液分离叶片,其中,相邻第一气液分离叶片之间存在用于供烟气流通的间隙,两块第一气液分离端板均固定于塔帽本体的内壁上。各第二气液分离叶片的侧面设置有弯钩形挡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塔帽在具体操作时,塔帽本体内沿烟气流通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液分离层、第二气液分离层及膨胀节,以替代传统脱硫吸收塔内的除雾器,其中,塔帽本体为┓形结构,可以降低脱硫吸收塔的高度约20%左右,烟气经第一气液分离层及第二气液分离层后,烟气流场的均匀性得到大幅的改善,第二气液分离层后的烟气流场偏差小于等于10%,更有利于净烟道中布置高效水平流式除雾器,同时对于液滴排放要求不高的项目,即可直接进行排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气液分离层3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气液分离层5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脱硫吸收塔、2为喷淋层、3为第一气液分离层、4为第一气液分离前后冲洗水系统、5为第二气液分离层、6为第二气液分离前后冲洗水系统、7为第二气液分离冲洗水收集水槽、8为冲洗水返回管路、9为膨胀节、10为净烟道、11为塔帽本体、12为第一气液分离叶片、13为第一气液分离端板、14为第二气液分离叶片、15为第二气液分离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图2及图3,本技术所述的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塔帽包括塔帽本体11,其中,塔帽本体11内沿烟气流通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液分离层3、第二气液分离层5及膨胀节9,塔帽本体11为┓形结构,第一气液分离层3位于塔帽本体11拐弯的位置处,且第一气液分离层3倾斜分布。本技术还包括冲洗水箱,塔帽本体11内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一气液分离层3进行冲洗的第一气液分离前后冲洗水系统4以及用于对第二气液分离层5进行冲洗的第二气液分离前后冲洗水系统6;塔帽本体11的底部设置用于收集第二气液分离前后冲洗水系统6喷射的冲洗水的第二气液分离冲洗水收集水槽7,其中,第二气液分离冲洗水收集水槽7的出口经冲洗水返回管路8与冲洗水箱的入水口相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层5包括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15以及设置于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15之间的若干第二气液分离叶片14,其中,相邻第二气液分离叶片14之间存在供烟气流通的间隙,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15均固定于塔帽本体11的内壁上;第一气液分离层3包括两块第一气液分离端板13以及设置于两块第一气液分离端板13之间的若干第一气液分离叶片12,其中,相邻第一气液分离叶片12之间存在用于供烟气流通的间隙,两块第一气液分离端板13均固定于塔帽本体11的内壁上;各第二气液分离叶片14的侧面设置有弯钩形挡板。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将塔帽本体11的一端与脱硫吸收塔1相连通,塔帽本体11的另一端与净烟道10相连通。烟气经脱硫吸收塔1内的喷淋层2喷淋,携带有浆液液滴的烟气通过第一气液分离叶片12之间形成的通道时,使大量液滴被第一气液分离叶片12分离,然后再经第二气液分离叶片14之间的通道进行气液分离,以提高烟气流场的均匀性,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气液分离前后冲洗水系统4对第一气液分离层3中的第一气液分离叶片12进行冲洗,其中,冲洗水进入到脱硫吸收塔1中,通过第二气液分离前后冲洗水系统6对第二气液分离层5中的第二气液分离叶片14进行冲洗,其中,冲洗水经第二气液分离冲洗水收集水槽7进行收集后通过冲洗水返回管路8进入到冲洗水箱或者进入到脱硫吸收塔1的浆液池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塔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塔帽本体(11),其中,塔帽本体(11)内沿烟气流通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液分离层(3)、第二气液分离层(5)及膨胀节(9),塔帽本体(11)为┓形结构,第一气液分离层(3)位于塔帽本体(11)拐弯的位置处,且第一气液分离层(3)倾斜分布;第二气液分离层(5)包括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15)以及设置于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15)之间的若干第二气液分离叶片(14),其中,相邻第二气液分离叶片(14)之间存在供烟气流通的间隙,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15)均固定于塔帽本体(11)的内壁上;第一气液分离层(3)包括两块第一气液分离端板(13)以及设置于两块第一气液分离端板(13)之间的若干第一气液分离叶片(12),其中,相邻第一气液分离叶片(12)之间存在用于供烟气流通的间隙,两块第一气液分离端板(13)均固定于塔帽本体(11)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塔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塔帽本体(11),其中,塔帽本体(11)内沿烟气流通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液分离层(3)、第二气液分离层(5)及膨胀节(9),塔帽本体(11)为┓形结构,第一气液分离层(3)位于塔帽本体(11)拐弯的位置处,且第一气液分离层(3)倾斜分布;第二气液分离层(5)包括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15)以及设置于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15)之间的若干第二气液分离叶片(14),其中,相邻第二气液分离叶片(14)之间存在供烟气流通的间隙,两块第二气液分离端板(15)均固定于塔帽本体(11)的内壁上;第一气液分离层(3)包括两块第一气液分离端板(13)以及设置于两块第一气液分离端板(13)之间的若干第一气液分离叶片(12),其中,相邻第一气液分离叶片(12)之间存在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明王少亮何育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