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气管堵管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805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气管堵管塞,管塞为相互嵌套的外塞和内塞,内塞在横截面上为部分是带整圆外侧壁的内塞体,带有同圆心扇形的内塞腔,外塞在顶面设有外塞顶封,外塞顶封为圆心处设有提柄槽的同心扇形,外塞顶面的其余部分为敞口,外塞顶封的圆弧外端面与侧壁密闭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可以方便地人为控制从人工气管到鼻腔呼吸的转换。患者可以方便地自行调节控制,并且可以稳定地调节通气量,成本低廉而不会有将杂物带入气管、卡不紧,容易滑入气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气管堵管塞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件,具体说是一种人工气管堵管塞。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的患者会在喉部造口插入人工气管,随着病情的好转,将最原始的塑料气管套管更换为金属气管套管后,再从气管套管呼吸过度到鼻腔呼吸,需要一定过度时间及要求。目前金属套管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装置来辅助实现转换。现有技术是用棉签或胶布堵管,会将纤维带入气管、卡不紧,容易滑入气管。也无法调节转换程度,因此难以配合患者适应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人工气管堵管塞,可以方便地控制从人工气管到鼻腔呼吸的转换,同时避免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的容易将杂物带入气管、卡不紧,容易滑入气管的问题。所述的人工气管堵管塞,为相互嵌套的外塞和内塞,外塞和内塞均为内端小外端大的倒圆台状,内塞的外侧壁与外塞的内侧壁贴合;所述内塞在横截面上为部分是带整圆外侧壁的内塞体,带有同圆心扇形的内塞腔,内塞体扇形弧度为180°~190°,内塞腔轴向贯通内塞;所述外塞在顶面设有外塞顶封,所述外塞顶封为扇形,圆心处设有提柄槽的同心扇形,外塞顶封的扇形的角度大于等于内塞腔的扇形角,小于内塞腔的扇形角+10°,外塞顶面的其余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气管堵管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塞(1)为相互嵌套的外塞(4)和内塞(8),外塞(4)和内塞(8)均为内端小外端大的倒圆台状,内塞的外侧壁与外塞的内侧壁贴合;所述内塞(8)在横截面上为部分是带整圆外侧壁的内塞体(11),带有同圆心扇形的内塞腔(10),内塞体(11)的扇形弧度为180°~190°,内塞腔(10)轴向贯通内塞(8);所述外塞(4)在顶面设有外塞顶封(6),所述外塞顶封(6)为扇形,圆心处设有提柄槽(12)的同心扇形,外塞顶封(6)的扇形的角度大于等于内塞腔的扇形角,小于内塞腔的扇形角+10°,外塞顶面的其余部分为敞口,外塞顶封(6)的圆弧外端面与侧壁密闭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气管堵管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塞(1)为相互嵌套的外塞(4)和内塞(8),外塞(4)和内塞(8)均为内端小外端大的倒圆台状,内塞的外侧壁与外塞的内侧壁贴合;所述内塞(8)在横截面上为部分是带整圆外侧壁的内塞体(11),带有同圆心扇形的内塞腔(10),内塞体(11)的扇形弧度为180°~190°,内塞腔(10)轴向贯通内塞(8);所述外塞(4)在顶面设有外塞顶封(6),所述外塞顶封(6)为扇形,圆心处设有提柄槽(12)的同心扇形,外塞顶封(6)的扇形的角度大于等于内塞腔的扇形角,小于内塞腔的扇形角+10°,外塞顶面的其余部分为敞口,外塞顶封(6)的圆弧外端面与侧壁密闭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气管堵管塞,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莹罗志华王春燕康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