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62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血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采血针和发射机构,采血针通过发射机构射出,刺入皮肤内,所述壳体垂直于采血针的一侧设有出针口,侧面设有触发口,两者之间设有与之连通的连接槽,出针口、触发口通过一体结构的柔性密封件密封,出针口外设有外接壁,且两者接触端形成第一台面,壳体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触发口,触发口与凹槽形成第二台面,所述壳体表面设有连接槽,所述密封件包括刺穿部和触发部,刺穿部设于出针口处,触发部设于触发口处,触发部和刺穿部之间通过一体结构的连接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影响采血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提高其密封效果,防止交叉感染,提高采血装置的成品率,并且运输便捷,安全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血器。
技术介绍
采血笔与一次性无菌采血针配合使用,采集人体末梢的血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采血针放置在采血笔中,再将采血针帽剥离,在这过程中未盖笔盖前提下外露针尖很容易扎破手指,同时也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对使用者存在安全隐患;采血笔在连续采血过程中操作繁琐,且采血针种类繁多,通用性差。而现有安采针产品虽然不需要相配套采血笔,可直接进行采血,但是由于现有的安采针体积较大,在采血过程中同样需要摘除保护帽,按压触发机构;而触发机构极易被触发,存在误操作的危险;同时也不方便携带。公开号为CN106264561A的专利提出了一种侧触发式采血器,通过铝箔覆膜起到无菌密封的作用,无需对针头设置保护结构,这样一来,采血时无需拔下采血针保护帽,可直接刺穿铝箔进行采血,简化结构,提高其安全性。但是,铝箔密封阻菌效果并不尽人如意,这对于医疗器械产品来说是极大的缺陷,而且铝箔的韧性较差,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容易被误刺破,降低成品率。技术技术方案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公知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采血器,旨在不影响采血针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提高其密封效果,防止交叉感染,提高采血器的成品率,并且工艺简单、运输便捷,安全性能更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血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采血针和发射机构,采血针通过发射机构射出,刺入皮肤,所述壳体垂直于采血针的一侧设有出针口,侧面设有触发口,所述出针口和触发口之间设有与之连通的连接槽,出针口、触发口通过一体结构的柔性密封件密封,所述柔性密封件注塑在壳体上。优选的,所述出针口外设有外接壁,且两者之间的接触端面形成第一台面,壳体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触发口,触发口与凹槽底面之间形成第二台面,所述壳体表面设有连接槽,连接槽连通出针口和触发口。优选的,所述柔性密封件包括刺穿部和触发部,刺穿部设于出针口处,触发部设于触发口处,所述刺穿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壁体,壁体顶端向外延伸形成凸缘,所述触发部边缘向外延伸为外缘,触发部中心由外向内形成渐变的凹陷,触发部和刺穿部之间通过一体结构的连接条连接,连接条设于连接槽内。优选的,所述刺穿部厚度为0.1-2mm。优选的,所述刺穿部厚度为0.5mm。优选的,所述柔性密封件洛氏硬度低于90。优选的,所述柔性密封件洛氏硬度为40。优选的,所述柔性密封件为硅胶材质。优选的,柔性密封件与壳体采用双色注塑。优选的,柔性密封件与壳体采用二次注塑。本技术密封严密,保证了存储过程中阻菌,采血针无需在针头处设置保护帽;在采血过程中省略摘除保护帽的操作,直接进行刺穿采血,这样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相较于箔类密封,本技术的采用柔性密封(例如软胶),配合壳体结构,密封效果更好,不易出现破损,提高成品率;柔性密封件的触发部为按压位置,其为凹陷设置,延展性更好,既保证按压触发发射机构,也保证其牢固性,同时,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触发,减少误操作,降低报废率;刺穿部在保证密封的同时,刺穿面又很薄,保证刺穿效果;连接槽连接出针口和触发口,保证注塑工艺的实施;在连续采血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携带。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密封效果更好,防止交叉感染,提高采血装置的成品率,并且工艺简便、运输便捷,安全性能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壳体和柔性密封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柔性密封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效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血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采血针和发射机构,采血针通过发射机构射出,刺入皮肤,所述壳体1垂直于采血针的一侧设有出针口2,侧面设有触发口3,所述出针口2和触发口3之间设有与之连通的连接槽4,出针口2、触发口3通过一体结构的柔性密封件5密封,所述柔性密封件5注塑在壳体1上。所述出针口2外设有外接壁6,且两者之间的接触端面形成第一台面,壳体1侧面设有凹槽7,凹槽7底部设有触发口3,触发口3与凹槽7底面之间形成第二台面,所述壳体1表面设有连接槽4,连接槽4连通出针口2和触发口3。所述柔性密封件5包括刺穿部8和触发部9,刺穿部8设于出针口2处,触发部9设于触发口3处;刺穿部8与触发部9与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配合密封,所述刺穿部8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壁体,壁体顶端向外延伸形成凸缘,所述触发部9边缘向外延伸为外缘,柔性密封件5在保证密封的同时,其底部做薄,采血针较易刺破;触发部9中心由外向内形成渐变的凹陷10,触发部9和刺穿部8之间通过一体结构的连接条11连接,连接条11设于连接槽4内,渐变的凹陷10其延展性更好,也使得按压更加方便有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刺穿部8厚度为0.1-2mm。较佳的,所述刺穿部8厚度为0.5mm。本实施方式可进一步通过下面结构实现:前述的采血器,其中,所述柔性密封件5的洛氏硬度低于90,较佳的,其洛氏硬度可为40,可采用胶膜或橡胶,较佳的,选用硅胶。其密封性和柔韧性均较好,保证较佳的阻菌性,同时提高其成品率。本实施方式可进一步通过下面结构实现:前述的连续采血装置,其中,柔性密封件5与壳体1采用双色注塑,本技术不局限于双色注塑这一种成型方式,也可采用二次注塑成型。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密封效果有效提高,防止交叉感染,提高采血装置的成品率,并且组装方便、运输便捷,安全性能更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以上实施例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和等同变换,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采血针和发射机构,采血针通过发射机构射出,刺入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垂直于采血针的一侧设有出针口,侧面设有触发口,所述出针口和触发口之间设有与之连通的连接槽,出针口、触发口通过一体结构的柔性密封件密封,所述柔性密封件注塑在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采血针和发射机构,采血针通过发射机构射出,刺入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垂直于采血针的一侧设有出针口,侧面设有触发口,所述出针口和触发口之间设有与之连通的连接槽,出针口、触发口通过一体结构的柔性密封件密封,所述柔性密封件注塑在壳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口外设有外接壁,且两者之间的接触端面形成第一台面,壳体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触发口,触发口与凹槽底面之间形成第二台面,所述壳体表面设有连接槽,连接槽连通出针口和触发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包括刺穿部和触发部,刺穿部设于出针口处,触发部设于触发口处,所述刺穿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壁体,壁体顶端向外延伸形成凸缘,所述触发部边缘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峻达王宇何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