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豆筋的卷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36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豆筋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作豆筋的卷辊,包括弹性辊体,左曲柄,右曲柄和起皮卷件,所述弹性辊体为变径的柱状结构,呈斜圆台,左端的直径小,右端的直径大;所述左曲柄设置在弹性辊体左端,所述右曲柄设置在弹性辊体右端;左曲柄与右曲柄同弹性辊体的接触端处于交错位置;所述左曲柄与右曲柄表面设置隔热层;其中弹性辊体左端设置插筒,所述插筒内设置卡紧垫套;其中弹性辊体右端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右曲柄连接;所述起皮卷件设置在弹性辊体的顶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传统卷辊进行改进,便于对豆浆进行卷皮,卷皮效果好,使用方便,而且还方便卷皮后取出豆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豆筋的卷辊
本技术属于豆筋制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作豆筋的卷辊。
技术介绍
豆筋是一种特色传统豆制品,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豆筋的生产原料是黄豆,黄豆经磨成豆浆,加热,待豆浆表面起膜后,用一根竹棍卷起来。经烘干后去掉中间竹棍,其形状就像一根棒子,因此俗称:豆棒。其生产工艺类似于腐竹。其工艺流程:选豆→去皮→泡豆→磨浆→甩浆→煮浆→滤浆→3-4次提取→取棍→烘干→包装。其中取棍:熟浆过滤后流入豆筋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用竹竿提取,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竹竿上即成豆筋。现有技术中通过竹竿来提取的缺陷在于,不方便把成卷的豆筋从竹竿上抽出来,在卷皮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卷皮失败的现象,由于竹竿不卫生,而且不容易长久保存容易掉屑,严重影响了豆筋的质量;还存在的缺陷是在旋转的过程中竹竿与粘稠豆浆附着力较小导致卷皮效果理想,容易卷皮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作豆筋的卷辊,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本技术涉及一种制作豆筋的卷辊,包括弹性辊体,左曲柄,右曲柄和起皮卷件,所述弹性辊体为变径的柱状结构,呈斜圆台,左端的直径小,右端的直径大;所述弹性辊体顶面水平,其底面倾斜,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夹角为6~12°;所述弹性辊体为空心结构;所述左曲柄设置在弹性辊体左端,所述右曲柄设置在弹性辊体右端;所述左曲柄与右曲柄同弹性辊体的接触端处于错位不共轴的不同高度;所述左曲柄与右曲柄表面均设置隔热层;其中弹性辊体左端设置插筒,所述插筒内设置卡紧垫套;所述卡紧垫套内设置与左曲柄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槽下端含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在第一倾斜面上设置防滑层;所述第一倾斜面长于第二倾斜面,它们连接形成凸面;所述左曲柄与插槽连接端设置喙嘴凹槽;其中弹性辊体右端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右曲柄连接;所述起皮卷件设置在弹性辊体的顶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右曲柄和左曲柄含有椭圆弧弯曲的柄体。进一步的,所述柄体为铝合金管。进一步的,所述起皮卷件形态为长条的波浪卷,沿着辊体的曲面倾斜设置,其倾角角度为25~30°,所述波浪卷的高度为6~8mm。进一步的,所述起皮卷件呈现“7”或“L”固定设置在弹性辊体的顶面上。进一步的,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作豆筋的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曲柄和左曲柄上设置尾托。进一步的,所述右曲柄和左曲柄上设置防滑凹凸纹。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与右曲柄之间设置工形连接杆。本技术对传统卷辊进行改进,便于对豆浆进行卷皮,卷皮效果好,使用方便,卫生安全,而且还方便卷皮后取出豆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左曲柄结构示意图。图4为插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示:1弹性辊体、2右曲柄、3左曲柄、4起皮卷件、5卡紧垫套、6插筒、7工形连接杆、8固定块、9中空区、10尾托、11喙嘴凹槽、12隔热层、13防滑凹凸纹、14第一倾斜面、15防滑层、16第二倾斜面、17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制作豆筋的卷辊,包括弹性辊体1,左曲柄3,右曲柄2和起皮卷件4,所述弹性辊体1为变径的柱状结构,呈斜圆台,左端的直径小,右端的直径大,弹性辊体1顶面水平,其底面倾斜,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所述弹性辊体1为空心结构,其内部含有筒状的中空区9,弹性辊体采用具有韧性材质制成,例如耐高温的聚氨酯弹性管,其长度约50cm;所述左曲柄3设置在弹性辊体1左端,所述右曲柄2设置在弹性辊体1右端;其中左曲柄3与右曲柄2同弹性辊体1的接触端处于错位不共轴的不同高度(这里的意思是两个曲柄与弹性辊体的接触端不是位于同一轴心线上,由于存在不同的细微高差,根据经验这样的结构更易于工人卷皮造作);所述左曲柄与右曲柄表面设置隔热层12;其中弹性辊体1左端设置插筒6,所述插筒6内设置卡紧垫套5;所述卡紧垫套5内设置与左曲柄3相匹配的插槽17;所述插槽17下端含有第一倾斜面16和第二倾斜面14,第一倾斜面上设置防滑层15;所述第一倾斜面长于第二倾斜面,它们连接形成凸面;所述左曲柄3与插槽17连接端设置喙嘴凹槽11;当左曲柄插入插槽后,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敲好与喙嘴凹槽形成锁紧结构,转动左曲柄的时候弹性辊体能够实现同步转动。其中弹性辊体1右端设置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与右曲柄2连接,它们之间设置工形连接杆7,工形连接杆起到加强稳固作用。所述起皮卷件4设置在弹性辊体1的顶面上。前述的,所述右曲柄2和左曲柄3含有椭圆弧弯曲的柄体,其中选用较轻材质,选用铝合金管。如图5所示,所述起皮卷件4形态为长条的波浪卷,沿着辊体的曲面倾斜设置,倾角角度为26°,其高度为7mm。所述右曲柄2和左曲柄3上设置尾托10,曲柄2和左曲柄3上设置防滑凹凸纹13。其中起皮卷件的另外一种结果为,如图5所示,起皮卷件4呈现“7”或“L”固定设置在弹性辊体1的顶面上。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双手分别握住两个曲柄,由于在曲柄的末端尾托能够避免手从曲柄滑落,起到限制作用;在对粘稠豆浆进行卷的时候需要将卷片插入粘稠豆浆内,然后双手同时旋动曲柄,当为图2的情况,其中“7”或“L”的起皮卷件有一个弯折面,当它与粘稠豆筋的接触的时候能够产生更大的接触面;当为图5的情况,其中长条的波浪卷的倾斜设计,同样能够增加与粘稠豆筋接触面,同时具有更好的附着力,根据实验表明能够很容易的进行卷皮;卷皮成功之后,用力扒开左曲柄,由于弹性辊体是左小右大,这样方便把豆筋从弹性辊体分离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作豆筋的卷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辊体,左曲柄,右曲柄和起皮卷件,所述弹性辊体为变径的柱状结构,呈斜圆台,左端的直径小,右端的直径大;所述弹性辊体顶面水平,其底面倾斜,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夹角为6~12°;所述弹性辊体为空心结构;所述左曲柄设置在弹性辊体左端,所述右曲柄设置在弹性辊体右端;所述左曲柄与右曲柄同弹性辊体的接触端处于错位不共轴的不同高度;所述左曲柄与右曲柄表面均设置隔热层;其中弹性辊体左端设置插筒,所述插筒内设置卡紧垫套;所述卡紧垫套内设置与左曲柄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槽下端含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在第一倾斜面上设置防滑层;所述第一倾斜面长于第二倾斜面,它们连接形成凸面;所述左曲柄与插槽连接端设置喙嘴凹槽;其中弹性辊体右端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右曲柄连接;所述起皮卷件设置在弹性辊体的顶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豆筋的卷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辊体,左曲柄,右曲柄和起皮卷件,所述弹性辊体为变径的柱状结构,呈斜圆台,左端的直径小,右端的直径大;所述弹性辊体顶面水平,其底面倾斜,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夹角为6~12°;所述弹性辊体为空心结构;所述左曲柄设置在弹性辊体左端,所述右曲柄设置在弹性辊体右端;所述左曲柄与右曲柄同弹性辊体的接触端处于错位不共轴的不同高度;所述左曲柄与右曲柄表面均设置隔热层;其中弹性辊体左端设置插筒,所述插筒内设置卡紧垫套;所述卡紧垫套内设置与左曲柄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槽下端含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在第一倾斜面上设置防滑层;所述第一倾斜面长于第二倾斜面,它们连接形成凸面;所述左曲柄与插槽连接端设置喙嘴凹槽;其中弹性辊体右端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右曲柄连接;所述起皮卷件设置在弹性辊体的顶面上。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淞文王磊陈永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两颗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