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832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温度调节模块、酸碱性调节模块、压强调节模块,并控制培养液、生物酶、清洗模块;母液注入模块将母液注入培养模块,温度调节模块、酸碱性调节模块、压强调节模块调节培养模块外环境,培养液、生物酶、清洗模块实现对培养模块的工序处理。该发明专利技术使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智能化,只需要将将母液注入便可以自动产生大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简称BMSCs)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成体干细胞,参与构成造血微环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肌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等;另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可通过旁分泌和内分泌机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修复受损的组织器官。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低免疫原性,取材方便,扩增迅速,遗传背景稳定等特点,因此在组织工程和细胞及基因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骨髓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复杂,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操作,工作量大,流程繁琐,效率低。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目前骨髓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复杂,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操作,工作量大,流程繁琐,效率低,目前使用的控制单片机运算速率较慢,迭代次数较大,运算效率较低,无法达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的要求。(2)传统的温度调节系统对温度的调节滞后,难以确定温度对细胞培养的影响,无法适用于细胞的培养系统中。(3)PH值的测量也会受温度的影响,传统的酸碱调节均忽略了温度对PH的影响,但是在细胞培养系统中对酸碱的控制较严格,温度对于PH的影响将会对细胞的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温度调节模块、酸碱性调节模块、压强调节模块,并控制培养液、生物酶、清洗模块;母液注入模块将母液注入培养模块,温度调节模块、酸碱性调节模块、压强调节模块调节培养模块外环境,培养液、生物酶、清洗模块实现对培养模块的工序处理;所述控制模块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单片机采用改进的PSO算法,在基本PSO算法中,w使粒子保持运动惯性,使其有扩展搜索空间的趋势,w较大时,粒子的运动速度较快,使粒子的搜索区域较大,并且能够使其更快的靠近全局最优粒子,w较小时,粒子的运动速度缓慢,使粒子能够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精细搜索,有利于算法的收敛,为此w常采取动态调整;其中:wmax和wmin表示惯性权重最大和最小值,t表示迭代次数,Itermax表示最大迭代次数;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中的改进的PI控制器温度调控算法为:PI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为:式中,KP为比例系数;TI为积分时间常数;气动控制阀的阀体本身可以近似看作是阻容电路(RC)环节,但气动管线本身却是个分布参数系统,二者组合可以用有时滞的一阶滞后环节表示,即为:根据所配置控制阀的参数与条件,本专利技术中所研究的气动控制阀的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RCV系统中热交换器的数学模型可以等效为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即:式中,τ为纯滞后时间常数;T为系统时间常数;K为放大倍数,通过系统的对象特性曲线可以求出,RCV系统中热交换器的数学模型为:从整个控制系统中可以看出,被控对象由控制阀和热交换器组成,数学模型为:代入具体数据,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改进的PI控制器是在原有PI环节上增加微分(D)环节形成PID控制器,在D动作作用下,执行机构的移动速度与被控量的变化速度成正比,微分作用使执行机构快速移动,迅速缓和下来并逐渐消失;所述酸碱性调节模块内部设置有PH测量器,测量器的测量结果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ph测量器的温度补偿模型为:其中,T为温度。进一步,所述检测模块对培养模块进行检测。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接受检测模块的信息。进一步,所述培养模块连接有冷冻储存箱。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1)该专利技术设置有控制模块,将母液注入培养模块后培养由控制模块控制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无需人工进行操作,控制模块中的单片机采用改进的PSO算法,使单片机的运转速率大大提高,减小了其迭代次数,提高了运算效率,达到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的要求。(2)该专利技术设置有培养模块,在母液注入培养模块后,细胞贴壁生长后用生物酶将细胞分离,在控制系统下将部分细胞储存在冷冻储存箱,剩余留在培养模块进行下一轮培养,可以实现细胞的自我分裂,并且保留有细胞的原特征;通过对温度调节模块采用改进的PI控制器,对温度调节的滞后进行了补偿,更准确的确定了温度对细胞培养的影响,通过对PH值进行一定的温度补偿,避免了温度对细胞培养系统中酸碱度的影响。(3)该专利技术使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智能化,只需要将将母液注入便可以自动产生大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示意图;图中:1、温度调节模块;2、酸碱性调节模块;3、压强调节模块;4、控制模块;5、培养液;6、生物酶;7、清洗模块;8、检测模块;9、培养模块;10、冷冻储存箱;11、母液注入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1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包括:温度调节模块1、酸碱性调节模块2、压强调节模块3、控制模块4、培养液5、生物酶6、清洗模块7、检测模块8、培养模块9、冷冻储存箱10、母液注入模块11。控制模块4控制温度调节模块1、酸碱性调节模块2、压强调节模块3,并控制培养液5、生物酶6、清洗模块7;母液注入模块11将母液注入培养模块9,温度调节模块1、酸碱性调节模块2、压强调节模块3调节培养模块外环境,培养液5、生物酶6、清洗模块7实现对培养模块9的工序处理。进一步检测模块8对培养模块9进行检测。进一步,所控制模块4接受检测模块8的信息。进一步,培养模块9连接有冷冻储存箱1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该专利技术通过母液注入模块11将母细胞注入培养模块9,通过检测模块8对培养模块9进行检测,控制模块4控制温度调节模块1、酸碱性调节模块2、压强调节模块3进行外环境调节,控制模块4控制培养液5的注入,给培养模块9加入营养液,控制模块4控制生物酶6的注入,使得铁壁生长的细胞分离,成为细胞液,将细胞液部分留在培养模块9中作为母液,继续培养,重复此过程,至细胞的分裂分化能力明显衰减,其他储存在冷冻储存箱10中,清洗模块7在一轮培养结束后进行清洗。以上所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温度调节模块、酸碱性调节模块、压强调节模块,并控制培养液、生物酶、清洗模块;母液注入模块将母液注入培养模块,温度调节模块、酸碱性调节模块、压强调节模块调节培养模块外环境,培养液、生物酶、清洗模块实现对培养模块的工序处理;所述控制模块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单片机采用改进的PSO算法,在基本PSO算法中,w使粒子保持运动惯性,使其有扩展搜索空间的趋势,w较大时,粒子的运动速度较快,使粒子的搜索区域较大,并且能够使其更快的靠近全局最优粒子,w较小时,粒子的运动速度缓慢,使粒子能够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精细搜索,有利于算法的收敛,为此w常采取动态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系统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温度调节模块、酸碱性调节模块、压强调节模块,并控制培养液、生物酶、清洗模块;母液注入模块将母液注入培养模块,温度调节模块、酸碱性调节模块、压强调节模块调节培养模块外环境,培养液、生物酶、清洗模块实现对培养模块的工序处理;所述控制模块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单片机采用改进的PSO算法,在基本PSO算法中,w使粒子保持运动惯性,使其有扩展搜索空间的趋势,w较大时,粒子的运动速度较快,使粒子的搜索区域较大,并且能够使其更快的靠近全局最优粒子,w较小时,粒子的运动速度缓慢,使粒子能够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精细搜索,有利于算法的收敛,为此w常采取动态调整;其中:wmax和wmin表示惯性权重最大和最小值,t表示迭代次数,Itermax表示最大迭代次数;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中的改进的PI控制器温度调控算法为:PI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为:式中,KP为比例系数;TI为积分时间常数;气动控制阀的阀体本身可以近似看作是阻容电路(RC)环节,但气动管线本身却是个分布参数系统,二者组合可以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平刘南波庄建陈寄梅郭惠明陈瑞平朱烁基钟颖覃庚亮胡海燕杨雷温瑜林刘京奇杨贵林黄萍陈尘庄东林姜浩东莫环琦李星胡永争叶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