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镶拼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2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理发用的梳子。现有的整体式木梳长期存在着易折断,材料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梳身和梳背镶拼粘接而成,梳背的一边(侧)有镶拼凹槽或镶拼凸榫,梳身的一边(侧)有对应的镶拼凸榫或镶拼凹槽,而另一边(侧)带有梳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易折断,强度好且材料成本低,加上梳身和梳背由于选材不同而具有两种天然的外观色泽,更富有美感,因而耐用、价廉和物美,携带和使用极为方便,成为日常和旅游生活中理想的理发工具。(*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个人和家用物品中的理发用梳子。现有的木梳,主要取材于名贵、精优木材,一般是先制成片状的梳坯,然后由产地运往加工厂,再由加工厂进行自然干燥后,根据市场需要的规格和造型,对梳坯进行加工,制成一个整体式木梳。由于这种整体式木梳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木纹的纤维走向确定制作梳齿方向(即纤维纹路与梳齿制作方向一致),因此,在使用实践中,长期存在着强度问题,也即理发时用力过猛或携带时侧面受力等均会使木梳折断。同时,这种整体式的木梳对于年产百万只的梳篦厂来说,在成批大量地生产的过程中,对梳坯进行裁锯后,会有大量的优质材料变为边角料,这些边角料会因宽度不够而只能被废弃,因而产品的材料成本高,浪费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好、不易折断,且能充分利用边角料使材料成本低的梳子。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对具有梳齿的整体式梳子进行改进,使梳子由梳背和梳身镶拼粘接而成,梳背的一边(侧)有镶拼凹槽或镶拼凸榫,梳身的一边(侧)有对应的镶拼凸榫或镶拼凹槽,而另一边(侧)带有梳齿。镶拼凹槽和镶拼凸榫可以是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呈弧形。但最好是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分别呈直槽状和直榫状,这样既对材料的利用更充分,而且加工也更方便。本技术因为是由梳背和梳身两部份经由榫槽镶拼粘接组合而成,而不是单一的整体,因而其优点在于①由于加工时可使梳背部份的纤维纹路方向与梳身(包括梳齿)部份的纤维纹路方向垂直,故梳身的弯曲强度不足将由梳背来弥补,梳身因受梳背的保护而不易折断,整个梳子的强度明显增加。②由于梳身较梳子窄,且梳背更窄,故同样面积的梳坯可裁成的梳身数大大增多,且梳身和梳背均可利用各种边角料,这样,大量优质材料不再被废弃,大多可制成旅游镶拼梳,加上还可廉价选购一些木材加工厂(例如红木家具厂、红木工艺厂等加工单位)的边角废料,用以制作梳背,因此,大量优质的原材料和边角料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③梳背可选择与梳身不同的各种色泽和材质的材料制作,使一把梳子具有两种天然的外观色泽,更富有美感。④价廉耐用,携带和使用极为方便,成为日常和旅游生活中理想的理发工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具体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旅游镶拼梳的外形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放大图。图3为图2的又一种变换结构。图4为一种镶拼式挑针梳的外形结构图。图5为一种弧形镶拼梳的外形结构图。如图1、2所示,梳子由梳背(1)和梳身(2)镶拼粘接而成,梳背(1)的一边(侧)有镶拼凹槽(1′),梳身(2)的一边(侧)有对应的镶拼凸榫(2′),而另一边(侧)带有梳齿(3)。梳背(1)与梳身(2)用粘接剂粘接,粘接后的剖面放大图如图2。图3为图2的结构变换。梳背(1)的一边(侧)有镶拼凸榫(1″),梳身(2)的一边(侧)有对应的镶拼凹槽(2″),而另一边(侧)带有梳齿(3)。图4为一种镶拼式挑针梳,它与图1、2所示结构相同,也可变换成图3所示结构。它与图1~3所示梳子不同处在于,它的梳背(1)具有后端挑针。以上图1~4所示的梳子结构,它们的镶拼凹槽(1′或2″)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均呈直槽状,对应的镶拼凸榫(2′或1″)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均呈直条状。且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结构相比,以图2结构更佳,不仅强度好,而且更均称美观。图5为一种弧形镶拼梳,它的梳背(1)具有如图2所示的镶拼凹槽(1′),它的梳身(2)具有如图2所示的镶拼凸榫(2′),当然,也可变换成图3结构。但是,它与上述图1~4所示的梳子的结构相比,不同点在于,它的镶拼凹槽(1′)和镶拼凸榫(2′)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均呈弧形。这种梳子的梳背(1)一般顶部也呈弧形,这种形状的梳子,即可更充分地利用边角料,也可增加镶拼梳的花式品种。本技术的梳身由精优木材制作。梳背材料可用不同色泽的材质制作,例如红木、黄杨木、石楠木、优质竹梗以及绝缘胶木等材料,利用梳身和梳齿材料本色的搭配,镶拼组合成各色各样的镶拼梳子,不仅材料成本低,牢度大,而且比整体式的梳子增加了美观性。本技术的梳身与梳背的粘合剂都为市售商品。另外,本厂由于设计了专用机械进行榫和槽的加工,因而制作成本也降低,年产量可达60~80万只,每只售价0.65元~0.75元,净利润可达15%。权利要求1.一种梳子,具有梳齿(3),其特征在于它由梳背(1)和梳身(2)镶拼粘接而成,梳背(1)的一边(侧)有镶拼凹槽(1′)或镶拼凸榫(1″),梳身(2)的一边(侧)有对应的镶拼凸榫(2′)或镶拼凹槽(2″)而另一边(侧)带有梳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镶拼凹槽(1′或2″)呈直槽状,对应的镶拼凸榫(2′或1″)呈直条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理发用的梳子。现有的整体式木梳长期存在着易折断,材料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是由梳身和梳背镶拼粘接而成,梳背的一边(侧)有镶拼凹槽或镶拼凸榫,梳身的一边(侧)有对应的镶拼凸榫或镶拼凹槽,而另一边(侧)带有梳齿。本技术不易折断,强度好且材料成本低,加上梳身和梳背由于选材不同而具有两种天然的外观色泽,更富有美感,因而耐用、价廉和物美,携带和使用极为方便,成为日常和旅游生活中理想的理发工具。文档编号A45D24/02GK2065009SQ9021158公开日1990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1990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0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丁川琴 申请人:工贸合营常州梳篦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梳子,具有梳齿(3),其特征在于:它由梳背(1)和梳身(2)镶拼粘接而成,梳背(1)的一边(侧)有镶拼凹槽(1')或镶拼凸榫(1"),梳身(2)的一边(侧)有对应的镶拼凸榫(2')或镶拼凹槽(2")而另一边(侧)带有梳齿(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川琴
申请(专利权)人:工贸合营常州梳篦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