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冶炼废水中低含量放射性污染物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放射性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稀土冶炼废水中低含量放射性污染物的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对稀土行业产生的含钍、铀放射性污染物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我国稀土资源的关注度也在不断的提升。稀土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其中,稀土在冶炼分离过程中产生的“三废”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其产生的废水造成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这些废水产生量大、成分复杂、污染物种类多,如若处置不当,排入水体,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由于稀土矿中不同程度的伴生天然放射性元素钍、铀等,即使在经过优化的稀土冶炼工艺中,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低水平放射性冶炼废水。根据《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中的规定,水污染物中钍、铀总量应限制在0.1mg/L以内,而目前在稀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放射性废水,其中铀、钍含量均超过排放限值,对于这些污染废水,必须经过深度处理后才可外排。目前,针对稀土冶炼废水中放射性污染物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吸附等方法。但离子交换法由于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冶炼废水中低含量放射性污染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稀土冶炼废水至中性或微碱性;2)在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先后加入药剂A和药剂B,搅拌反应后,加入药剂C混匀,沉淀并固液分离得到废渣和上清液;3)将步骤2)固液分离得到的上清液流经固定活性炭吸附床,经过活性炭吸附后得到最终出水,达标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冶炼废水中低含量放射性污染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稀土冶炼废水至中性或微碱性;2)在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先后加入药剂A和药剂B,搅拌反应后,加入药剂C混匀,沉淀并固液分离得到废渣和上清液;3)将步骤2)固液分离得到的上清液流经固定活性炭吸附床,经过活性炭吸附后得到最终出水,达标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冶炼废水中低含量放射性污染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冶炼废水是稀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浓度的钍、铀、镭的放射性废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稀土冶炼废水中低含量放射性污染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利用酸或碱将废水调至pH为7~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冶炼废水中低含量放射性污染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药剂A为BaCl2·2H2O、药剂B为浓硫酸、药剂C为聚丙烯酰胺絮凝剂。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稀土冶炼废水中低含量放射性污染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药剂A、药剂B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波,雷畅,陈涛,王明辉,林翰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