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791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生物炭和干芦苇秆调理湖滨带基质以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中生物炭:干芦苇秆:湖滨带基质的干质量百分比为1‑5:0.5‑2:93‑98.5。通过将干芦苇秆高温裂解制备成生物炭后与干芦苇秆一起混合入湖滨带基质中,并在混合基质上栽种维管束类水生植物,通过三者的协同作用实现了湖滨带氮磷的高效去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材料干芦苇秆廉价易得,且该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具有投资成本低,能耗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具体地,涉及通过生物炭和芦苇秸秆调理湖滨带基质以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
技术介绍
湖滨带是湖泊河流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具有拦截、滞留、沉积、吸附、沉降污染物的功能。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外源污染物只有通过湖滨带才能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湖滨带能够拦截大量陆源污染物,并且过滤地表径流污染物,从而减轻进入水体的净化负担。但拦截、滞留在湖滨带中的氮磷负荷较高,往往超出其自我净化能力。因此,针对湖滨带这一现状,采取强化脱氮除磷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强化措施主要包括建立植被过滤带和人为干预两种。植被过滤带是利用植物生长对氮磷的吸收和富集作用来强化氮磷的去除,但此法耗时较长,植物也需要定期的收割;人为干预以机械清除底泥、定期投加石灰进行脱氮和使用化学沉降法去除含磷污染物的手段较为常见,这些措施虽然效果显著,但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只能起到短期脱氮除磷的效果。生物炭是一种以生物有机质为原料,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裂解产生的一种含碳量高的黑色固态产物。生物炭作为一种环保材料,广泛应用在环境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土壤改良和修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调理后的湖滨带基质生物炭:干芦苇秆:湖滨带基质的干质量比为1‑5:0.5‑2:93‑98.5,并且通过以下步骤实施:(1)生物炭的制备:将芦苇秆洗净,烘干后粉碎成芦苇粉末,制备成生物炭,备用;(2)干芦苇秆段的制备:将干芦苇秆洗净,烘干后切成小段,备用;(3)湖滨带基质的调理:将生物炭、干芦苇秆与湖滨带基质进行混合;(4)水生植物的栽种:将水生植物种植在湖滨带混合调理后的基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调理后的湖滨带基质生物炭:干芦苇秆:湖滨带基质的干质量比为1-5:0.5-2:93-98.5,并且通过以下步骤实施:(1)生物炭的制备:将芦苇秆洗净,烘干后粉碎成芦苇粉末,制备成生物炭,备用;(2)干芦苇秆段的制备:将干芦苇秆洗净,烘干后切成小段,备用;(3)湖滨带基质的调理:将生物炭、干芦苇秆与湖滨带基质进行混合;(4)水生植物的栽种:将水生植物种植在湖滨带混合调理后的基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芦苇秆粉碎后的粉末粒径为0.05-0.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芦苇粉末制备生物炭的条件为:在350-550℃、程序升温速率为5-10℃/min的氮气保护下,高温裂解1-3h,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漂洗2-3次以去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艳李慧贤张盼月王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