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网状环形可展开天线桁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730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星载可展开天线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新型网状环形可展开天线桁架结构。该结构由多个相同单元组成,相邻单元之间通过上同步杆连杆铰接接头和刚架杆接头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结构。每个结构单元包括两根刚架杆、两根上同步杆、两根下同步杆、两根连杆、两对伸缩杆件组、两个刚架杆接头、一个上同步杆接头、一个下同步杆接头、两个刚架杆_上同步杆铰接接头、两个刚架杆_下同步杆铰接接头、两个上同步杆_连杆铰接接头、两个下同步杆_连杆铰接接头。该结构沿径向分为三层,采用上下不对称设计方式,充分利用收拢体积空间,与同类网状展开天线相比,其高度和直径收纳比都有显著提高,从而实现在相同收拢要求下,增大天线的展开口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网状环形可展开天线桁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星载可展开天线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网状环形可展开天线桁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太空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大型星载天线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形可展开天线因为具有大口径、轻质量、高精度、高收纳比等优点,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大型星载可展开天线的结构形式。但运载火箭的空间有限,故天线的收纳体积越小越好,即对于相同展开口径和展开高度的天线,要求天线的收拢直径及收纳高度越小越好。环形可展开桁架作为整个星载天线的支撑结构,该结构的收拢直径和收拢高度决定了整个天线的收拢体积,因此设计出具有高收纳比的可展开天线桁架结构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当前空间网状环形可展开天线展开口径有限、可展开结构收纳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状环形可展开桁架结构,可明显降低环形桁架的收拢高度,并减小环形桁架的收拢直径,从而显著地减小星载天线的收拢体积,提高收纳比,增大天线的口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收纳比旋转抛物面网状可展开天线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其包括:可展开桁架、索网支撑系统(前索网、后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网状环形可展开天线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个相同单元组成,相邻单元之间通过下同步杆_连杆铰接接头(19)和刚架杆接头(20)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结构;其中一个结构单元包括两根刚架杆(6、10)、两根上同步杆(2、24)、两根下同步杆(12、15)、两根连杆(5、22)、两对伸缩杆件组(3、14)、两个刚架杆接头(8、14)、一个上同步杆接头(1)、一个下同步杆接头(13)、两个刚架杆_上同步杆铰接接头(7、9)、两个刚架杆_下同步杆铰接接头(11、16)、两个上同步杆_连杆铰接接头(4、23)、两个下同步杆_连杆铰接接头(19、21);所述的上同步杆接头(1)和下同步杆接头(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网状环形可展开天线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个相同单元组成,相邻单元之间通过下同步杆_连杆铰接接头(19)和刚架杆接头(20)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结构;其中一个结构单元包括两根刚架杆(6、10)、两根上同步杆(2、24)、两根下同步杆(12、15)、两根连杆(5、22)、两对伸缩杆件组(3、14)、两个刚架杆接头(8、14)、一个上同步杆接头(1)、一个下同步杆接头(13)、两个刚架杆_上同步杆铰接接头(7、9)、两个刚架杆_下同步杆铰接接头(11、16)、两个上同步杆_连杆铰接接头(4、23)、两个下同步杆_连杆铰接接头(19、21);所述的上同步杆接头(1)和下同步杆接头(13)均设计有索网挂接装置;天线桁架采用环形铰接式可展开机构,机构展开态为一刚性铰接式圆环,收拢态为一圆柱;环形铰接式可展开机构包含五类铰接杆件,分别为刚架杆(6、10)、上同步杆(2、24)、下同步杆(12、15)、连杆(5、22)、伸缩杆件组(3、14);所述的结构设计为内、中、外三层,两根刚架杆(6、10)和两对伸缩杆件组(3、14)位于内层,两根上同步杆(2、24)和两根下同步杆(12、15)位于中间层,两根连杆(5、22)位于最外层,内层与中间层之间通过刚架杆_上同步杆铰接接头(7、9)和刚架杆_下同步杆铰接接头(11、16)相连,中间层与外层之间通过上同步杆_连杆铰接接头(4、23)和下同步杆_连杆铰接接头(19、21)相连,当上同步杆(24)与下同步杆(12)相对运动接触时,此时机构处于完全收拢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网状环形可展开天线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刚架杆(6)与刚架杆(10)之间、刚架杆(6)与上同步杆(2)之间、刚架杆(6)与上一个单元的下同步杆(15)之间、上同步杆(2)与上同步杆(24)之间、上同步杆(2)与连杆(5)之间、下同步杆(12)与下同步杆(15)、下同步杆(12)与连杆(22)之间均通过转动副连接;伸缩杆件组(3)内部细杆一端与上同步杆接头(1)之间、伸缩杆件组(3)外部粗杆的一端与刚架杆接头(8)之间、伸缩杆件组(14)内部细杆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梓涵张逸群杨东武董波丁延康曹鹏赵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