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温恒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635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温恒湿系统,包括:第一棚架,其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的内层棚架;第二棚架,其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层棚架;第一遮光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棚架内部;第二遮光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棚架外部;增湿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棚架内部;换气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棚架内部;换气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棚架内部;传感系统,其设置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上;中控装置,其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控制终端,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保温和增温效果更好、实现第一棚架内部的恒湿效果,并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环境数据进行监控可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温恒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材种植领域,特别是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温恒湿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升,随之提升的还有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注重。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瑰宝,其中所包含的养生内容也正在被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其中药方和中药这两个重要的中医组成部分,在中医治病养生中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但是国际上现有中药的80%~90%都被日本所垄断,关键原因就在于中国的中药药效差、不稳定甚至是根本没有药效。而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现有的中药种植技术还非常落后,基本还停留在看天吃饭的阶段。当气候不稳定时,种植户因为技术手段落后,不能根据药材生长所需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导致中药药效大大折扣。以国内现有的养生药材铁皮石斛为例,现有的种植方式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露天种植和简单大棚种植阶段。而这两种种植方式往往无法有效调节铁皮石斛种植所在的微环境。进而导致种植户每一次种植出来的铁皮石斛都会与当时的气候情况有密切的关联,从而使得铁皮石斛的药效很难达到每一批次均相差不大的高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温恒湿系统,能够对种植铁皮石斛的大棚内部环境进行实施检测并作出相适应的调控。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温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棚架,所述第一棚架包括若干沿纵向均布的第一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外侧的第一保温膜,所述第一棚架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出门、换气通道;第二棚架,所述第二棚架包括若干沿纵向均布的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第二支撑架架外侧的第二保温膜;第一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内部;第二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棚架外侧,所述第二遮光装置可沿第二棚架外侧收券、铺开;增湿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内部,所述增湿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遮光装置下方;换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一侧,并与外部空间相连通;降温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一侧,并与所述换气装置相正对;传感系统,所述传感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第一棚架内部的温度感应装置和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二棚架外部的温度感应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棚架内部的CO2传感器、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棚架内部的湿度传感器;至少一个内部光照检测装置;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输入端与所述传感系统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控装置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遮光装置、第二遮光装置、增湿装置、换气装置、降温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控装置可与远程控制终端电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光装置包括:吊梁、第一遮光布、滑轨、滑块条、第一收卷装置;所述吊梁与第一棚架顶部相连接并沿第一棚架纵方设置,所述第一遮光布对称的设置吊梁两侧;所述滑轨等距间隔的分设于吊梁两侧;所述滑块条插套于所述滑轨中并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滑轨上部设置有齿条结构;所述滑块条外侧端部与第一遮光布纵向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上部靠近吊梁处设置有将滑块条上部的齿条露出的传送孔;所述第一收卷装置与齿条啮合以驱动滑块条沿滑轨方向内外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卷装置包括两台分设于吊梁两侧的至少两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每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的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传送齿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光布的纵向边缘分别设置有两根与其长度方向尺寸相同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滑块条远离吊梁一侧的端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遮光装置包括:移动架、第二遮光布、第二收卷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撑架上可滑动的设置有若干移动架,所述相邻移动架等距的固定于第二遮光布上;所述第二遮光布的一侧纵向边缘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侧的纵向边缘与第二收卷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装置包括与第二遮光布的纵向边缘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杆,对称的设置于第一棚架两端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卷收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可转动的插套于卷收杆中。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包括两对可滚动的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之间采用三角支撑架连接,所述三脚架顶端与第二遮光布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增湿装置设置于所述的第一遮光装置下方,所述的增湿装置包括一根纵向分布并与外部水管连接的总水管,若干对称的分布与总水管两侧的增湿单元;所述增湿单元包括一根垂直于总水管并与其连通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头。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与所述总水管之间设置有一个控制分水管与总水管之间开闭的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棚架内靠近换气装置一侧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的中部、下部纵向的设置有若干通气口;所述阻挡板与第一棚架之间形成有上、中、下三个可供换气装置的出气口排出空气通过的分气通道。进一步地,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在第一棚架侧面的蒸发湿帘、设置在蒸发湿帘外侧并通过蒸发湿帘向第一棚架内部输送外部空气的风机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第一棚架和第二棚架的设置进一步地提升了大棚的保温作用,减少了外部环境对大棚内部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传感系统,实现了对大盆内外环境的实时监测,并最终通过中控装置和控制终端对位于大棚内部的铁皮石斛种植环境实现实时调控。2.第一遮光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对大棚内部铁皮石斛光照时间、强度的调节。3.第二遮光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对大棚光照的控制,从而达到了一个控制大棚内部温度的作用。4.增湿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大棚内部湿度的可调控制,使本专利技术具有了恒湿功能。5.换气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大棚内部CO2浓度的可调控制。6.降温装置的设置,进一步对提升了本专利技术对大棚内部温度的调节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去除第一遮光布、第二遮光装置及第二棚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增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遮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卷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分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第一棚架110.第一支撑架120.第一保温膜130.进出门140.换气通道150.阻挡板151.通气口160.分气通道200.第二棚架210.第二支撑架220.第二保温膜300.第一遮光装置310.吊梁320.第一遮光布321.第一支撑杆330.滑轨331.传送孔340.滑块条341.齿条350.第一收卷装置351.第一驱动电机352.传送齿轮400.第二遮光装置410.移动架411.滚轮组412.三角支撑架413.连接杆420.第二遮光布430.第二收卷装置431.第二支撑杆432.支撑柱433.第二驱动电机434.卷收杆500.增湿装置510.总水管520.分水管530.喷头540.电磁阀600.换气装置610.进气管700.降温装置710.蒸发湿帘720.风机组800.传感系统810.温度感应装置820.CO2传感器830.湿度传感器840.光照检测装置900.中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大棚种植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温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棚架,所述第一棚架包括若干沿纵向均布的第一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外侧的第一保温膜,所述第一棚架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出门、换气通道;第二棚架,所述第二棚架包括若干沿纵向均布的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第二支撑架架外侧的第二保温膜;第一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内部;第二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棚架外侧,所述第二遮光装置可沿第二棚架外侧收券、铺开;增湿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内部,所述增湿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遮光装置下方;换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一侧,并与外部空间相连通;降温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一侧,并与所述换气装置相正对;传感系统,所述传感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第一棚架内部的温度感应装置和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二棚架外部的温度感应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棚架内部的CO2传感器、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棚架内部的湿度传感器;至少一个内部光照检测装置;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输入端与所述传感系统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控装置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遮光装置、第二遮光装置、增湿装置、换气装置、降温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控装置可与远程控制终端电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温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棚架,所述第一棚架包括若干沿纵向均布的第一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外侧的第一保温膜,所述第一棚架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出门、换气通道;第二棚架,所述第二棚架包括若干沿纵向均布的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第二支撑架架外侧的第二保温膜;第一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内部;第二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棚架外侧,所述第二遮光装置可沿第二棚架外侧收券、铺开;增湿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内部,所述增湿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遮光装置下方;换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一侧,并与外部空间相连通;降温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棚架一侧,并与所述换气装置相正对;传感系统,所述传感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第一棚架内部的温度感应装置和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二棚架外部的温度感应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棚架内部的CO2传感器、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棚架内部的湿度传感器;至少一个内部光照检测装置;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输入端与所述传感系统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控装置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遮光装置、第二遮光装置、增湿装置、换气装置、降温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控装置可与远程控制终端电信号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温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装置包括:吊梁、第一遮光布、滑轨、滑块条、第一收卷装置;所述吊梁与第一棚架顶部相连接并沿第一棚架纵方设置,所述第一遮光布对称的设置吊梁两侧;所述滑轨等距间隔的分设于吊梁两侧;所述滑块条插套于所述滑轨中并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滑轨上部设置有齿条结构;所述滑块条外侧端部与第一遮光布纵向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上部靠近吊梁处设置有将滑块条上部的齿条露出的传送孔;所述第一收卷装置与齿条啮合以驱动滑块条沿滑轨方向内外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温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卷装置包括两台分设于吊梁两侧的至少两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每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的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传送齿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来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壹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