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旭清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移动的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99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移动的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包括保护罩;所述纵柱为圆管结构,共有两处,前后方向焊接于上立柱之间;所述四方架为三处方管焊接而成,焊接于前方横柱的中段底侧面上;所述挂梯由挂钩,竖肋和横肋三部分组成,钩挂于四方架上;所述支撑筋共有两处,焊接于站板底侧面上,两端向上折弯九十度焊接于站板左右两侧面上,并向外折弯成钩;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移动,可通过上立柱和下立柱对脚手架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的高度使用要求,同时挂梯为独立结构,在需要使用的场合选择合适数量的挂梯钩挂到四方架上,满足上下脚手架的使用要求,同时站板在脚手架上位置相对固定,稳定性高,同时位置便于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移动的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脚手架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移动的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建筑行业经常使用到的设备,目前,在建筑施工、路桥施工或船舶修造业中,都会采用到脚手架。如申请号为CN201721640935.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装保护气垫的双层室内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所述脚手架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护栏杆,所述脚手架本体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均设有与支撑板平行的缓冲保护板,所述缓冲保护板的顶部安装有保护气垫,所述支撑板与缓冲保护板之间设有弹性缓冲机构,其中弹性缓冲机构包括连接块、弹性杆和定向杆,连接块为若干个,连接块等间距安装于缓冲保护板的底部两侧,弹性杆位于多个连接块的两侧,连接块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杆,定向杆焊接于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定向杆靠近弹性杆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防止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时意外摔倒导致跌伤的问题,提高该脚手架的安全使用性能。如申请号为CN201720534184.9公开了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横杆和脚手架支撑杆,所述脚手架横杆和脚手架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移动的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该建筑工程用便于移动的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包括下立柱(1),万向轮(101),上立柱(2),横柱(201),纵柱(202),加强筋(203),四方架(204),调节杆(3),调节螺母(301),挂梯(4),挂钩(401),竖肋(402),横肋(403),站板(5),支撑筋(501)和保护罩(502);所述万向轮(101)共有四处,带有刹车功能,固定于下立柱(1)底侧面上;所述横柱(201)为方管,共有两处,左右方向焊接于上立柱(2)之间,中心位置开设圆形通孔;所述纵柱(202)为圆管结构,共有两处,前后方向焊接于上立柱(2)之间;所述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移动的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该建筑工程用便于移动的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包括下立柱(1),万向轮(101),上立柱(2),横柱(201),纵柱(202),加强筋(203),四方架(204),调节杆(3),调节螺母(301),挂梯(4),挂钩(401),竖肋(402),横肋(403),站板(5),支撑筋(501)和保护罩(502);所述万向轮(101)共有四处,带有刹车功能,固定于下立柱(1)底侧面上;所述横柱(201)为方管,共有两处,左右方向焊接于上立柱(2)之间,中心位置开设圆形通孔;所述纵柱(202)为圆管结构,共有两处,前后方向焊接于上立柱(2)之间;所述加强筋(203)共有八处,四处焊接于横柱(201)和上立柱(2)上,四处焊接于纵柱(202)和上立柱(2)上;所述四方架(204)为三处方管焊接而成,焊接于前方横柱(201)的中段底侧面上;所述挂梯(4)由挂钩(401),竖肋(402)和横肋(403)三部分组成,钩挂于四方架(204)上;所述支撑筋(501)共有两处,焊接于站板(5)底侧面上,两端向上折弯九十度焊接于站板(5)左右两侧面上,并向外折弯成钩。2.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工程用便于移动的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立柱(1)共有四处,为方管结构,顶端由左向右开设有一处通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建筑工程用便于移动的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清
申请(专利权)人:林旭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