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麻抗菌整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877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织物整理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麻抗菌整理剂。所述的棉麻抗菌整理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配方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30~40份、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10~15份、水80~100份、引发剂0.05~0.2份、乳化剂0.5~2份以及羟基硅油0.5~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菌整理剂中的有效成分容易在日常洗涤过程中脱落导致失效,抗菌成分单一,无法进一步提高其杀菌能力的问题,具有(1)通过将纳米银与纳米铜两种粒子进行复配,达到了良好的杀菌效果;(2)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纳米银与纳米铜离子能够有效的进行固定,使得其不会随着外界作用力而脱落,从而始终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3)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制备方法简单,同时也节约了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麻抗菌整理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织物整理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麻抗菌整理剂。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希望能获得有舒适感的衣着,以及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对于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安全、安心、舒适、健康、卫生、清洁等"绿色"观念的形成,使纺织品的抗菌、防霉、防臭后整理加工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纤维属于多孔性材料,叠加编织后又会形成无数空隙的多层体,因此织物较容易吸附菌类。抗菌整理就是使织物具有抑制菌类生长的功能,维持卫生的衣着生活环境,保证人体健康。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大多采用有机抗菌剂生产抗菌纺织品;随着1984年无机抗菌剂开发成功后,抗菌整理得到快速发展,使抗菌剂不仅用于纤维及纺织品,也用于塑料、建筑材料等制品中。目前,日本在抗菌防臭方面研究最为活跃,技术领先,产品已拓展至运动服、地毯、医疗用品等领域。近年来,中国抗菌研究的重点已经从保护纺织品免受细菌侵袭转移到保护环境和使服用者免受细菌侵袭。进入21世纪,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卧床老人和在家疗养者逐渐增多,防止褥疮的老人护理用品的需求也呈增加的趋势。由于从生产为主的社会向生活为主的观念转变,开发研究有利于人体健康、有利于地球环境的产品,将是今后重要的课题,因此抗菌整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纳米氧化锌和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是当前研究应用较为活跃的绿色抗菌剂。当氧化锌的尺寸达到纳米数量级时,与普通氧化锌相比,展现出许多优异的、特殊的性质,如无毒和非迁移性等。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和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在抗菌整理时,具有用量少、高效等优点,这对于开发、生产绿色环保织物具有积极的意义。许多金属离子具有抗菌性,日本高山正彦等人曾测定一些金属离子的抗菌能力,结果如下:Ag>Co>Ni≥Al≥Zn≥Cu=Fe≥Mn≥Sn≥Ba≥Mg≥Ca实际上,常用的金属离子主要是银、铜、锌离子。其中银离子不仅具有很好的抗菌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洗性,且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因而载银无机抗菌剂作为一种绿色抗菌剂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是银离子和钠米级无机化合物载体的复合体,它是利用纳米载体微粒表面含有许多纳米级微孔的特殊结构特征,采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将银离子固定在诸如沸石、硅胶、膨润土等疏松多孔的纳米载体材料的微孔中而获得的。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授权的一种聚合物还原纳米银抗菌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其授权公告号为CN101368330B,它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50~150℃时在引发剂的引发下将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或丙烯酸酯类均聚或与其它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得到含有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组分的聚合物;(2)将此聚合物配制成溶液,加入银盐和助还原剂进行反应,将银离子还原为聚合物稳定的单质纳米银抗菌整理剂;(3)将制备的聚合物稳定的纳米银抗菌整理剂附载在织物上制备出抗菌性能优异的棉麻抗菌织物。该抗菌整理剂制备抗菌的织物抗菌效果优异、广谱抗菌。但是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其纳米银仅仅是与丙烯酸树脂进行简单的叠加,其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会随着水洗而脱落导致其很快失效,同时其抗菌成分仅仅为纳米银一种,无法更加有效的提高其杀菌能力,若能够与其他纳米金属进行复配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其杀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抗菌整理剂中的有效成分容易在日常洗涤过程中脱落导致失效,抗菌成分单一,无法进一步提高其杀菌能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的将抗菌整理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固定,使其能够在日常的水洗过程中有效成分不会掉落,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抗菌能力进一步增强的一种棉麻抗菌整理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棉麻抗菌整理剂,所述的棉麻抗菌整理剂中必须含有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本专利技术中的棉麻抗菌整理剂中含有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其有效成分为纳米银与纳米铜,能够有效的起到协同作用,达到进一步提升其杀菌能力的效果,在进过测试,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以及大肠杆菌的灭杀率达到99.9%,能够有效的保障使用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将其负载在POSS树脂中,由于POSS树脂为一种多孔的半有机半无机化合物,纳米银与纳米铜能够附着进入到其孔洞中,能够有效的将纳米银与纳米铜固定,从而使其在日常的洗涤过程中不会使得有效成分脱除而导致失效,同时POSS基树脂中的有机基团能够与其他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化学键的连接,进一步加强了其固定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1)POSS预聚液的制备:按照重量份数计取氨水30~45份溶于100份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后升高温度至50~75℃,向其中滴加γ-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0~35份,搅拌反应3~8小时,得到,得到POSS预聚液;(2)纳米银铜离子负载POSS基树脂悬浮液:向步骤(1)中的POSS预聚液中滴加银氨溶液与铜氨溶液的混合液10~15份,然后在超声条件下继续反应2~5小时,得到纳米银铜离子负载POSS基树脂悬浮液;(3)还原:向步骤(2)中的纳米银铜离子负载POSS基树脂悬浮液中缓慢滴加甲醛水溶液10~20份,继续超声反应1~3小时后,过滤得滤饼,经水洗干燥后得到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本专利技术中的首先通过氨水催化γ-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形成带有γ-丙烯酰氧丙基的POSS基树脂,然后在其中加入银氨溶液与铜氨溶液的混合液,在超声状态下,将银离子与铜离子附着进入POSS基树脂中的孔洞中,在超声下能够更加有效的将,银离子与铜离子分散,防止其发生团聚现象,然后再用甲醛水溶液对银氨溶液与铜氨溶液进行还原得到纳米银粒子与纳米铜粒子。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纳米银与纳米铜通过还原银氨溶液与铜氨溶液得到,其在氨水的碱性条件下分散的更加均匀,不会出现沉淀的现象,同时,最终得到的纳米银与纳米铜粒子能够更加的小,从而使得杀菌效果更加优异。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1)中氨水的浓度为20~26%。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银氨溶液与铜氨溶液的混合液中银离子浓度与铜离子浓度的比值为1~3:7。银离子浓度与铜离子浓度的比值为1~3:7时,能够保证整体抗菌效果的可靠性。随着银离子浓度的进一步上升,其抗菌效果增加不明显,且成本较高,因此将其浓度设置成如此,能够在保证杀菌效率的前提下节约成本。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甲醛水溶液的浓度为25~35%。作为优选,所述的棉麻抗菌整理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配方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30~40份、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10~15份、水80~100份、引发剂0.05~0.2份、乳化剂0.5~2份以及羟基硅油0.5~2份。本专利技术中的棉麻抗菌整理剂其主体成分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经过引发剂引发聚合的到的丙烯酸聚酯乳液,其与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表面的丙烯酰氧基进行共聚,形成一个整体。本专利技术中的棉麻抗菌整理剂由于含活性成分的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能够与基体材料相结合,使得其中的纳米银与纳米铜能够始终固定在其内部,达到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麻抗菌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麻抗菌整理剂中必须含有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麻抗菌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麻抗菌整理剂中必须含有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麻抗菌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1)POSS预聚液的制备:按照重量份数计取氨水30~45份溶于100份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后升高温度至50~75℃,向其中滴加γ-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0~35份,搅拌反应3~8小时,得到,得到POSS预聚液;(2)纳米银铜离子负载POSS基树脂悬浮液:向步骤(1)中的POSS预聚液中滴加银氨溶液与铜氨溶液的混合液10~15份,然后在超声条件下继续反应2~5小时,得到纳米银铜离子负载POSS基树脂悬浮液;(3)还原:向步骤(2)中的纳米银铜离子负载POSS基树脂悬浮液中缓慢滴加甲醛水溶液10~20份,继续超声反应1~3小时后,过滤得滤饼,经水洗干燥后得到纳米银铜负载POSS基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麻抗菌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氨水的浓度为20~2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创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