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回填工程的可硬性磷石膏基注浆材料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5441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回填工程的可硬性磷石膏基注浆材料及使用方法,由磷石膏、粉煤灰、磷渣粉、赤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磷尾矿、岩石粉、纤维素醚、膨润土和聚羧酸系减水剂组成。这种注浆材料具有流动性好,保水性好、自密实填充性好、抗压强度稳定、微膨胀、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生产中大量使用磷石膏、磷渣粉、赤泥、磷尾矿以及岩石粉等固体废弃物,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解决堆存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可降低工程回填成本,相对于传统回填材料性能得到优化,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注浆材料应用领域有市政工程和公路工程中回填工程,以及隧道工程中隧底岩溶回填施工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回填工程的可硬性磷石膏基注浆材料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回填工程的可硬性磷石膏基注浆材料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各地市政工程、公路工程、地下轨道交通以及供电、给排水等工程的完善和实施,对回填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采用水泥浆或水泥土等传统回填材料,对水泥消耗量巨大,成本高,而且存在自密实填充性不足、收缩大、耐久性差等问题,且不利于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采用传统回填材料的回填施工性差,如采用碎石土或石渣土等传统回填材料进行施工时,每填筑一定量的土需进行碾压、夯实,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再进行下一层填筑、碾压、夯实,需经过较长时间的工后沉降期才能进行路面结构层铺设;再如一些回填施工需要在建筑物下面进行,由于场地狭小,低矮,普通施工机械根本无法进入施工现场,回填材料无法得到充分压实,这将导致建筑物基础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发一种成本低、性能好、回填施工性好的回填材料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回填工程的可硬性磷石膏基注浆材料及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回填工程的可硬性磷石膏基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磷石膏100份、粉煤灰20~100份、磷渣粉30~80份、赤泥4~12份、硅酸盐水泥10~25份、硫铝酸盐水泥2~10份、磷尾矿1000~1800份、岩石粉200~600份、纤维素醚0.2~1.2份、膨润土15~3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1.4~2.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回填工程的可硬性磷石膏基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磷石膏100份、粉煤灰20~100份、磷渣粉30~80份、赤泥4~12份、硅酸盐水泥10~25份、硫铝酸盐水泥2~10份、磷尾矿1000~1800份、岩石粉200~600份、纤维素醚0.2~1.2份、膨润土15~3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1.4~2.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填工程的可硬性磷石膏基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磷石膏100份、粉煤灰30~90份、磷渣粉35~75份、赤泥4~10份、硅酸盐水泥12~20份、硫铝酸盐水泥5~10份、磷尾矿1200~1600份、岩石粉300~500份、纤维素醚0.4~1.0份、膨润土15~25份、聚羧酸系减水剂1.5~2.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填工程的可硬性磷石膏基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石膏为非煅烧磷石膏,40℃~60℃烘干,粒径范围为40~200μm,平均粒径为6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填工程的可硬性磷石膏基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其游离氧化钙含量≤3.0%,烧失量≤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填工程的可硬性磷石膏基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渣粉为用电炉法制黄磷时所得到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淬冷成粒后磨细所得的粉体,磷渣粉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亮李洁崔伟刘飞龙张志达孟祥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