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河湖是全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水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河湖支流作为河湖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推动河湖水资源的不断更新。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河流水质产生剧烈的影响,通过城市和村镇的支流由于接纳大量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尾水、不达标的工业污水,水体遭到污染。受污染支流汇入河湖影响着河湖的水质稳定性,破坏河湖水生态系统,进一步导致河湖水质恶化,因此对河湖支流的污染治理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生态处理技术是当今河湖污染治理的主流技术,本专利将阐述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处理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沿着河岸设置在湖泊支流入口末端的位置,由生物毡和生态网膜圈围而成的生态处理区,生物毡与河岸平行,生态网膜设有三组,且三组生态网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沿着河岸设置在湖泊支流入口(1)末端的位置,由生物毡(5)和生态网膜(6)圈围而成的生态处理区,其特征在于,生物毡(5)与河岸平行,生态网膜(6)设有三组,且三组生态网膜(6)平行分布,三组生态网膜(6)的一端分别与河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生物毡(5)连接,三组生态网膜(6)将生态处理区从支流入口末端位置开始依次划分成三个连通的级别处理区,且分别为:一级处理区(2):一级处理区(2)为营养消耗区,营养消耗区中投放杂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用于消耗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二级处理区(3):二级处理区(3)为水质稳定区,设置漂浮式生态湿地(7),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沿着河岸设置在湖泊支流入口(1)末端的位置,由生物毡(5)和生态网膜(6)圈围而成的生态处理区,其特征在于,生物毡(5)与河岸平行,生态网膜(6)设有三组,且三组生态网膜(6)平行分布,三组生态网膜(6)的一端分别与河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生物毡(5)连接,三组生态网膜(6)将生态处理区从支流入口末端位置开始依次划分成三个连通的级别处理区,且分别为:一级处理区(2):一级处理区(2)为营养消耗区,营养消耗区中投放杂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用于消耗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二级处理区(3):二级处理区(3)为水质稳定区,设置漂浮式生态湿地(7),用于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并在水底投放底栖动物;三级处理区(4):三级处理区(4)为水生态净化区,设置生态浮床(8),进一步消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并在水底投放鱼类和底栖动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式生态湿地(7)由生态浮岛一、下挂式悬浮床、活动套杆(10)及其固定杆(9)组成,生态浮岛一上种植有水生植物,固定杆(9)的下端直插于水质稳定区的水底,活动套杆(10)套接在固定杆(9)上,并可沿着固定杆(9)上下运动,生态浮岛一由若干个方形人工浮岛连接而成,生态浮岛一的外框架的拐角通过卡件与活动套杆(10)的顶端连接,下挂式浮床通过卡件与活动套杆(10)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军,袁红军,朱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