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废水中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5365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对废水中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合物的除去方法,主要是利用柱层析用聚酰胺、大孔吸附树脂、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联合材料进行吸附,而后有机溶剂洗脱。吸附材料再循环使用。提取物分离或回收溶剂后固埋处理。或者采用维生素B1或者酸性氧化铝具载的维生素B1进行催化反应。而且酸性氧化铝具载的维生素B1经过处理后循环使用4次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应用上述材料与试剂用于废水处理,工艺简便,效果好,成本低。极大地降低了羰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的含量,解除了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厌氧‑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利用,有效降低了COD与色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去废水中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合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污水治理领域,具体来说是废水中含羰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的除去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形成污水的过程中,无论是工业上还是生活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含含羰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的废水(籍国东等,皂素提取头道液的典型有机物组成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1,5(8)1696-1700)。而这些化合物往往对微生物起到毒害作用而不利于应用微生物来降解它们。(张勇亮,黄姜水解液发酵生产D-葡萄糖酸钠及发酵抑制物控制研究【D】,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传统上往往采用活性炭、Fenton试剂氧化、铁碳电极氧化、臭氧氧化、PAC与PAM吸附、活性炭吸附、氢氧化钙溶液调节pH沉降等来进行前处理。但效果有限。聚酰胺(柱层析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含羰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均有较好的吸附作用(中成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M】,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而聚乙烯吡咯烷酮已经用于啤酒中酚类化合物的清除(植物多酚【M】,石碧狄莹,科学出版社;2000年),或者采用有机溶剂比如醋酸丁酯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除去废水中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当废水中含有羰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时,采用柱层析用聚酰胺或大孔吸附树脂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材料来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b、当废水中含有羰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时,采用维生素B1或酸性氧化铝具载的维生素B1加入废水中进行催化反应;或者先采用柱层析用聚酰胺或大孔吸附树脂或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然后再采用维生素B1或酸性氧化铝具载的维生素B1加入到吸附处理后的废水中进行催化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除去废水中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当废水中含有羰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时,采用柱层析用聚酰胺或大孔吸附树脂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材料来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b、当废水中含有羰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时,采用维生素B1或酸性氧化铝具载的维生素B1加入废水中进行催化反应;或者先采用柱层析用聚酰胺或大孔吸附树脂或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然后再采用维生素B1或酸性氧化铝具载的维生素B1加入到吸附处理后的废水中进行催化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去废水中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是指工业废水或生活废水,所述羰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均指芳香族或脂肪族的相应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去废水中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柱层析用聚酰胺或大孔吸附树脂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吸附材料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军
申请(专利权)人:荆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