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套装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21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套装轧辊,包括:轧辊外套(1)和轧辊轴芯(2),所述轧辊外套(1)套装在所述轧辊轴芯(2)的外周,在所述轧辊外套(1)与所述轧辊轴芯(2)至少一端的结合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向销钉(3)。通过在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端部结合处设置轴向销钉,使得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百分之百的避免相对转动,提高了双金属套装轧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A Bimetal Sleeve Ro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metal sleeved roll, which comprises a roll outer sleeve (1) and a roll shaft core (2), the roll outer sleeve (1) is sleeved around the roll shaft core (2), and at least one axial pin (3) is arranged at the joint of the roll outer sleeve (1) and the roll shaft core (2). By installing the axial pins at the end joint of the roll jacket and the roll core,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roll jacket and the roll core can be avoided 100% in the working process, and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bimetal sleeve roll ar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套装轧辊
本技术涉及金属轧辊
,特别涉及一种双金属套装轧辊。
技术介绍
轧辊作为轧机主要工作消耗件,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都具有直接的影响。现有双金属复合轧辊的装配有多种方式:1、两端各装一个厚钢饼,元周用螺栓轴间压紧,利用平面摩擦力保证辊环定位法;2、采用过盈装配,利用过盈的摩擦力保证辊环定位,但均有其缺陷。其中,第一种型式则制造工艺是相当复杂,且精度要求极高,所以,推广非常困难。第二种型式则由于过盈的掌握要求很高,且因为过盈的存在而使之产生较大内应力,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崩裂,崩块开裂程度达20%左右,从而发生产品质量和机损等事故。对于双金属复合轧辊的组装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组装后的辊环必须定位准确、稳定、安全可靠。目前的两种方式均是依靠摩擦力定位,所以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加工精度的好坏,不可控因素太多。辊套转动和轴向窜动率5%左右,崩块与裂环率约10~20%之间。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准确定位、辊套与辊芯能够百分之百的相对固定的双金属套装轧辊,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金属套装轧辊,能够做到在使用过程中不轴间窜动和转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金属套装轧辊,其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一种双金属套装轧辊,包括:轧辊外套和轧辊轴芯,所述轧辊外套套装在所述轧辊轴芯的外周,在所述轧辊外套与所述轧辊轴芯至少一端的结合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向销钉。本技术的双金属套装轧辊,与现有技术中的双金属套装轧辊相比,通过在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端部结合处设置轴向销钉,使得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百分之百的避免相对转动,提高了双金属套装轧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另一方面,由于所设置的轴向销钉能够阻止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在工作过程中相对转动,这样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在组装时就无需要过盈配合,从而避免了轧辊外套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崩裂的现象。作为本技术上述双金属套装轧辊的改进,在所述轧辊外套与所述轧辊轴芯一端的结合处等间距设置有三个或者四个轴向销钉。或者,在所述轧辊外套与所述轧辊轴芯两端的结合处均等间距设置有三个或者四个轴向销钉。这样,等间距地设置轴向销钉,使其受力更均衡,整个双金属套装轧辊的重心不会发生改变,进而其工作时的稳定性不会发生改变。作为本技术上述双金属套装轧辊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向销钉的外端焊设有焊点,所述焊点的厚度为5mm~10mm。这样,通过焊点将轴向销钉焊死在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的结合处,同时也焊固了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的结合端部,使得在工作过程中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不会发生轴向窜动。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销钉为圆柱形或者方柱形或者三角柱形或者菱柱形的销钉,所述轴向销钉的前端有一小段锥形结构。方柱形或者三角柱形或者菱柱形的销钉更能够阻止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的相对转动,同时可以缩小轴向销钉的尺寸。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销钉的中轴线位于所述轧辊外套与所述轧辊轴芯相接合的圆周面上,所述轴向销钉的径向尺寸为所述轧辊外套厚度的1/10~1/5。这样,能够均衡受力,且避免过度破坏轧辊外套或者轧辊轴芯的受力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轧辊外套与所述轧辊轴芯的结合为紧密结合,过盈量为0。即无需要过盈配合,从而避免了轧辊外套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崩裂的现象。本技术提供的双金属套装轧辊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端部结合处设置轴向销钉,使得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百分之百的避免相对转动,提高了双金属套装轧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另一方面,由于所设置的轴向销钉能够阻止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在工作过程中相对转动,这样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在组装时就无需要过盈配合,从而避免了轧辊外套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崩裂的现象。通过等间距地设置轴向销钉,使其受力更均衡,整个双金属套装轧辊的重心不会发生改变,进而其工作时的稳定性不会发生改变。通过焊点将轴向销钉焊死在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的结合处,同时也焊固了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的结合端部,使得在工作过程中轧辊外套与轧辊轴芯不会发生轴向窜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双金属套装轧辊实施例的一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双金属套装轧辊实施例的另一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双金属套装轧辊轴向销钉处横截面的一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双金属套装轧辊轴向销钉处横截面的另一种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1-轧辊外套;2-轧辊轴芯;3-轴向销钉;4-焊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双金属套装轧辊,包括:轧辊外套1和轧辊轴芯2,轧辊外套1套装在轧辊轴芯2的外周,在轧辊外套1与轧辊轴芯2至少一端的结合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向销钉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轧辊外套1与轧辊轴芯2一端的结合处等间距设置有三个或者四个轴向销钉3。如图1所示,在轧辊外套1与轧辊轴芯2一端的结合处等间距设置有四个轴向销钉3。作为同样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轧辊外套1与轧辊轴芯2两端的结合处均等间距设置有三个或者四个轴向销钉3。如图2所示,在轧辊外套1与轧辊轴芯2两端的结合处均等间距设置有四个轴向销钉3。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轴向销钉3的外端焊设有焊点4,焊点4的厚度为5mm~10mm。如图3、图4所示,轴向销钉3为圆柱形或者方柱形或者三角柱形或者菱柱形的销钉,轴向销钉3的前端有一小段锥形结构。轴向销钉3的中轴线位于轧辊外套1与轧辊轴芯2相接合的圆周面上,轴向销钉3的径向尺寸为轧辊外套1厚度的1/10~1/5。轧辊外套1与轧辊轴芯2的结合为紧密结合,过盈量为0。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的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仍落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套装轧辊,包括:轧辊外套(1)和轧辊轴芯(2),所述轧辊外套(1)套装在所述轧辊轴芯(2)的外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轧辊外套(1)与所述轧辊轴芯(2)至少一端的结合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向销钉(3),所述轴向销钉(3)的中轴线位于所述轧辊外套(1)与所述轧辊轴芯(2)相接合的圆周面上,所述轴向销钉(3)的径向尺寸为所述轧辊外套(1)厚度的1/1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套装轧辊,包括:轧辊外套(1)和轧辊轴芯(2),所述轧辊外套(1)套装在所述轧辊轴芯(2)的外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轧辊外套(1)与所述轧辊轴芯(2)至少一端的结合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向销钉(3),所述轴向销钉(3)的中轴线位于所述轧辊外套(1)与所述轧辊轴芯(2)相接合的圆周面上,所述轴向销钉(3)的径向尺寸为所述轧辊外套(1)厚度的1/1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套装轧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轧辊外套(1)与所述轧辊轴芯(2)一端的结合处等间距设置有三个或者四个轴向销钉(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四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