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微小卫星的低冲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20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01
一种面向微小卫星的低冲分离机构,包括底板(1)、驱动机构、若干分离解锁组件;驱动机构包括解锁驱动齿轮(4)、若干导向齿轮(5),解锁驱动齿轮(4)安装在底板(1)中部,各导向齿轮(5)沿解锁驱动齿轮(4)周向分布;各组分离解锁组件分布在解锁驱动齿轮(4)周围,均安装在底板(1)上;锁定状态下,插销(12)分别插入支撑筒(2)、连接脚撑(3)两侧的通孔内,并通过挡板(10)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火工分离机构的冲击大、污染多、不可重复使用的缺陷,采用多点锁紧、单点触发、同步解锁,解决了传统分离机构性能单一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微小卫星的低冲分离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冲分离机构,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微小卫星的低冲分离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微电路、微机械、微电子以及新材料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的小型化成为卫星发展的一种趋势。微小卫星以其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发射方式灵活等优点得到了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的关注,成为航天研究热点之一。从卫星实现的功能上看,一些大型人造地球卫星具有的功能微小卫星是能够实现的。例如,在军事方面,可实现对地侦查观测、卫星导航、卫星通信、时间校准;在民用方面,可实现资源普查、气象监测、传输电视广播信号等。由于一次可以发射多颗微小卫星组成星群,其覆盖面相当可观,实时性也优势明显。伴随这微小卫星的快速发展,面向微小卫星的分离机构也急需加快发展。分离机构是实现航天器本体与部件之间、舱段之间、航天器与运载火箭之间以及航天器之间的牢固连接,又可以按规定的要求在运行轨道上实现释放与分离的机构。目前我国传统的分离机构主要应用于大型卫星与火箭之间的分离作用,其在转化应用于微小卫星分离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尺寸不适应。传统的分离机构主要由包带、爆炸螺栓、弹簧、反推火箭等几种常用的装置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微小卫星的低冲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驱动机构、若干分离解锁组件;驱动机构包括解锁驱动齿轮(4)、若干导向齿轮(5),解锁驱动齿轮(4)安装在底板(1)中部,各导向齿轮(5)沿解锁驱动齿轮(4)周向分布;各组分离解锁组件分布在解锁驱动齿轮(4)周围,均安装在底板(1)上;分离解锁组件包括支撑筒(2)、连接脚撑(3)、分离弹簧(14)、推板(15)、插销(12)、挂耳(13)、第二拉绳(16)、拉力弹簧(11)、挡板(10)、第一拉绳(8);支撑筒(2)安装在底板(1)上,分离弹簧(14)安装在支撑筒(2)内,两端分别连接支撑筒(2)底部和推板(15),连接脚撑(3)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微小卫星的低冲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驱动机构、若干分离解锁组件;驱动机构包括解锁驱动齿轮(4)、若干导向齿轮(5),解锁驱动齿轮(4)安装在底板(1)中部,各导向齿轮(5)沿解锁驱动齿轮(4)周向分布;各组分离解锁组件分布在解锁驱动齿轮(4)周围,均安装在底板(1)上;分离解锁组件包括支撑筒(2)、连接脚撑(3)、分离弹簧(14)、推板(15)、插销(12)、挂耳(13)、第二拉绳(16)、拉力弹簧(11)、挡板(10)、第一拉绳(8);支撑筒(2)安装在底板(1)上,分离弹簧(14)安装在支撑筒(2)内,两端分别连接支撑筒(2)底部和推板(15),连接脚撑(3)安装在支撑筒(2)端口上,压住推板(15);支撑筒(2)顶端两侧侧壁上对称开有通孔,并在通孔位置下方分别设置挂耳(13);连接脚撑(3)底部两侧对称开有通孔;插销(12)通过第二拉绳(16)与拉力弹簧(11)一端连接,拉力弹簧(11)另一端固定在挂耳(13)端部的支耳上,挡板(10)分别安装在挂耳(13)的滑槽内,各挡板(10)分别通过第一拉绳(8)与导向齿轮(5)相连,连接脚撑(3)与卫星(17)连接;锁定状态下,插销(12)分别插入支撑筒(2)、连接脚撑(3)两侧的通孔内,并通过挡板(10)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微小卫星的低冲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解锁组件还包括两组导向滚轮,两组导向滚轮关于支撑筒(2)对称布置,用于对第一拉绳(8)导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微小卫星的低冲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导向滚轮包括一个或多个导向滚轮,沿支撑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哲张群杨勇杨自鹏张新宇彭慧莲林宏陈益安雪岩刘欣顾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