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混砂浆用砂料的输送及搅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混砂浆的生产设备,属于建筑材料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混砂浆用砂料的输送及搅拌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工地需要使用很多砂浆,若在施工现场直接配置砂浆,不仅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与噪音,易污染环境,故,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干混砂浆。干混砂浆通常叫水硬性水泥混合砂浆,又称作砂浆干粉料、干混料、干拌粉等,其是指经干燥筛分处理的骨料(如黄砂)、无机胶凝材料(如水泥、粉煤灰)和添加剂(如聚合物)等按一定比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物质,应用时,只需将干混砂浆以袋装或罐车散装的方式运至工地,加水拌和后即可直接使用,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能大大降低施工现场的粉尘、噪音污染。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在制取干混砂浆时,在将烘干的砂料(即干料)与其余配料(即辅料)一并送入搅拌装置后,多为各种原料的简单搅拌,缺乏专用的搅拌装置或搅拌工艺,不仅对配方原料进行破碎的能力较弱,分散效果较差,而且混合后的均匀度较低,难以获得较高品质的产品;其次,在输送干料时,输送装置会持续的漏下各种杂质与尘土,对环境污染较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混砂浆用砂料的输送及搅拌系统,包括砂料输送带(7)、烘干滚筒(1)、干料输送带(3)、辅料进料器(8)与搅拌装置,所述砂料输送带(7)的出料口与烘干滚筒(1)的进料口相通,烘干滚筒(1)的出料口与干料输送带(3)的进料口相通,干料输送带(3)的出料口、辅料进料器(8)的出料口均与搅拌装置的内部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料输送带(3)的正下方设置有运杂装置(33),该运杂装置(33)的出料口与回收单元(4)相通,所述运杂装置(33)包括运杂履带(36)、左运杂辊(37)与右运杂辊(38),所述运杂履带(36)的两端分别包缠在左运杂辊(37)、右运杂辊(38)的辊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混砂浆用砂料的输送及搅拌系统,包括砂料输送带(7)、烘干滚筒(1)、干料输送带(3)、辅料进料器(8)与搅拌装置,所述砂料输送带(7)的出料口与烘干滚筒(1)的进料口相通,烘干滚筒(1)的出料口与干料输送带(3)的进料口相通,干料输送带(3)的出料口、辅料进料器(8)的出料口均与搅拌装置的内部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料输送带(3)的正下方设置有运杂装置(33),该运杂装置(33)的出料口与回收单元(4)相通,所述运杂装置(33)包括运杂履带(36)、左运杂辊(37)与右运杂辊(38),所述运杂履带(36)的两端分别包缠在左运杂辊(37)、右运杂辊(38)的辊面上,所述运杂履带(36)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运杂隔断条(361),该运杂隔断条(361)的底部与运杂履带(36)的外侧面垂直连接,相邻的运杂隔断条(361)相互平行,相邻的运杂隔断条(361)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运杂履带(36)共构成一个运杂盒(362);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外搅拌筒(2)与内搅拌器(5),内搅拌器(5)的顶端高于外搅拌筒(2)的顶部设置,内搅拌器(5)的底端下延至外搅拌筒(2)的内部;所述外搅拌筒(2)包括筒顶部(21)、筒侧部(22)与筒底部(23),所述筒顶部(21)的顶面上近其外侧边的部位开设有左进料口(211)、右进料口(212),所述筒底部(23)的底面上开设有出料口(231),所述筒侧部(22)由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凹弧道(24)、中凸弧道(25)、中凹弧道(26)与下凸弧道(27),所述上凹弧道(24)的顶端与筒顶部(21)的底面相连接,上凹弧道(24)的外凸点(241)与中凸弧道(25)相互连接为上凹区(242),所述下凸弧道(27)的底端与筒底部(23)的顶端相连接,且下凸弧道(27)上的下凸点(271)近下凸弧道(27)、筒底部(23)的交接处设置;所述内搅拌器(5)包括并排设置、且结构一致的搅拌左单元(51)与搅拌右单元(50),搅拌左单元(51)、搅拌右单元(50)之间存在单元间隙(501);所述搅拌左单元(51)包括搅拌轴(52)、搅拌盘网(53)与底搅拌盘(54),所述搅拌轴(52)的顶端穿经筒顶部(21)中部设置的搅拌轴承(521)后上延至筒顶部(21)的正上方,搅拌轴(52)的底端与底搅拌盘(54)的顶部相连接,搅拌轴(52)上近搅拌轴(52)、筒顶部(21)交接处的部位外套有与搅拌轴(52)进行滑动配合的网固轴承(531),该网固轴承(531)的外侧围与套在其外部的搅拌盘网(53)的顶端相连接,搅拌盘网(53)的底端与增重环带(532)的内边缘相连接,增重环带(532)的外边缘外延至上凹区(242)的正上方,网固轴承(531)的底部与搅拌轴(52)上套接的附轴件(55)的顶端相接触,附轴件(55)的底端近底搅拌盘(54)设置,底搅拌盘(54)的外边缘近下凸弧道(27)上的下凸点(271)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混砂浆用砂料的输送及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环带(532)在上凹区(242)上垂直投影的面积为上凹区(242)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干混砂浆用砂料的输送及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进料口(211)、右进料口(212)均为构成同一圆环(213)的弧形结构,且左进料口(211)、右进料口(212)的面积之和小于两者所在同一圆环(213)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干混砂浆用砂料的输送及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轴件(55)包括附轴筒(551)与多个附轴叶片(552),所述附轴筒(551)的内壁与穿其而过的搅拌轴(52)的外壁固定连接,附轴筒(551)的外壁与附轴叶片(552)的内端相连接,附轴叶片(552)的外端向外延伸,且附轴叶片(552)在附轴筒(551)上均匀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混砂浆用砂料的输送及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轴叶片(552)为内凹的弧形结构,附轴叶片(552)的内端与附轴筒(551)的外壁之间夹成有弧形的附轴夹角(553)。6.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小刚,熊顺伟,郑尚久,刘桂,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恒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