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联产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484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热联产模块,包括三层,分别为:第一层为吸热结构(1),用于吸收光热;第二层为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根据设计需要设定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的数量和串联或者并联的连接方式;第三层为水冷块(3),采用中空的金属块或相互连通排列的金属毛细管组成,用于介质的循环散热;所述水冷块(3)下方具有连通的介质循环进口(4)和介质循环出口(5)。本电热联产模块可根据需要制造不同的输出功率,大规模应用同时产生可观的电能和热能,可做成墙面、瓦片与建筑物融为一体,应用在家庭供热供电、建筑物供暖、房车旅居、岛屿、无人牧区,定制不同的电热输出参数,组建电热联产系统,实现家庭电力供应和热水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联产模块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阳光和其他热源同时输出热能和电能的模块。
技术介绍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新能源发电技术如火如荼的展开。新能源发电主要是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技术。,而光伏电池板和太阳能热水系列产品是两种主要利用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的产品。其中光伏发电主要利用的是光伏电池板,光伏电池板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制造的发电装置,目前发电效率最高的单晶硅电池板约为17%,阳光照射在电池板表面,除了一部分光能参与发电,另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耗散。光伏发电只有单一的电能输出,不能利用阳光辐射的热能,即光伏发电只能产生电能,不能产热。而太阳能热水系列产品只能产生热能不能发电。以上两者以太阳能为主要能量来源的产品对阳光利用率偏低。因此,提出一种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从而能够综合利用光能,输出热能和电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热联产模块,其技术构思在于创造性的采用三层结构,把三层结合成一个整体后,可同时输出电能和热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联产模块,包括三层,其中:第一层为吸热结构(1),用于吸收光热;第二层为半导体温差发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联产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分别为:第一层为吸热结构(1),用于吸收光热;第二层为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根据设计需要设定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的数量和连接方式;第三层为水冷块(3),采用中空的金属块或相互连通排列的金属毛细管组成,用于介质的循环散热;所述水冷块(3)下方具有连通的介质循环进口(4)和介质循环出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联产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分别为:第一层为吸热结构(1),用于吸收光热;第二层为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根据设计需要设定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的数量和连接方式;第三层为水冷块(3),采用中空的金属块或相互连通排列的金属毛细管组成,用于介质的循环散热;所述水冷块(3)下方具有连通的介质循环进口(4)和介质循环出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联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结构(1)为吸热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联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的连接方式包括串联或者并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联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为水。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联产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钰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