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4442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本信息收集;步骤二:确定基本要素;步骤三:确定评价标准;步骤四:适用性评价;步骤五:确定参评数据;步骤六:差异量化;步骤七:权重分配;步骤八:综合评分。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元器件级试验数据分析、可靠性数据分析和AHP转化的权重分配法,结合进口元器件和国产化元器件相关标准和规范,得到一套完整可应用的代替评价方法。该方法属于元器件替代评价方法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元器件级试验数据分析、可靠性数据分析和AHP转化的权重分配法,结合进口元器件和国产化元器件相关标准和规范,得到一套完整可应用的代替评价方法。该方法属于元器件替代评价方法领域。(二)
技术介绍
:武器装备中电子设备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作为电子设备基础的电子元器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我国装备发展的过程早期国内元器件制造水平较国外落后,为保证性能和可靠性,在设计和制造时采用了大量进口元器件。但是进口元器件不仅采购成本高,而且进口元器件在采购时易受到国外的限制,高质量等级的元器件和关键元器件被禁运;并且进口元器件的采购通过代理商进行,元器件的真伪、长期供应和售后保障没有可靠保证。对进口元器件进行国产化替代是避免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唯一选择。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是指对将定型产品制造或维护需用的进口元器件替换为同类型国产元器件,或在产品升级时选用国产型号元器件替代原进口元器件。但是鉴定的相关标准和试验并不是针对特定应用环境国产化替代专项制定的,当前的鉴定和筛选等流程不能反映国产元器件之间的实际水平差异。用户对于国产元器件与代替的进口元器件之间的各方面差异还不了解,不确定是否适宜进行替代,以及替代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所以在国产化替代时,出现了成本采购难度大但是“不愿替”、虽然禁用断档风险大但是“不敢替”或已经进行国产化替代但是“替不好”的情况。(三)
技术实现思路
:1、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对国产元器件和进口元器件在器件级进行针对性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定量评价,该评价结果用于代替风险,决策代替方案。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基于元器件试验数据、可靠性数据结合AHP权重分析方法形成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本信息收集基本信息收集为收集针对元器件开展的一系列相关实验所产生的实验数据,包括:航空环境适应性试验数据、电装特性试验数据、寿命分析试验数据、结构分析试验数据、功能特性参数对比测试数据等。步骤二:确定基本要素元器件的基本要素可分为两个方面,共计五类。两方面分为元器件基本特征要素和元器件应用特征要素。其中元器件基本特征描述元器件出厂时自身特性,包括元器件功能特征参数要素和元器件生产工艺验证要素。元器件应用特性描述元器件使用过程中的特性,包括电装特性、应用环境适应性及长期可靠性。对于特殊的应用需求,还可以增加相应的验证要素,如参数的一致性等。根据要素特征,每个要素又可分解为多个元器件应用要素。其中对于元器件的功能性能参数要素可分解为:电气特性、功能特性、频率特性、温度特性、静电敏感度特性等;元器件工艺结构参数可继续分解为:芯片结构、粘接工艺、互联键合、材料选用、内部匹配元器件选用、封装管壳等、元器件的电装特性参数可继续分解为:引脚定义、物理尺寸、封装形式、引线牢固性、可焊性、耐焊接热特性、重点等。应用环境适应性验证要素可继续分解:温度环境、湿度环境、机械环境、低气压环境、霉菌环境、电磁环境等。步骤三:确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即根据元器件所确定的基本要素信息,查找国内外最新的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标准包括规范、指南、手册等。具体的标准指标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步骤四:适用性评价适用性评价首先需要根据确定基本要素,然后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输出适用性建议,将元器件分为允许应用和限制应用两类。表1适应性评价标准若所有基本要素均符合评价标准的最低要求,则判定该元器件可以进行应用;若有一项或多项基本要素不符合最低要求,则判定该元器件为限制应用。表2适应性评价标准步骤五:确定参评数据确定参评数据即对于适用性评价结论为“可以应用”的元器件,可以继续进行综合评价等步骤,即评价元器件能否代替对应进口元器件。确定参评数据应包括进行了对比试验获得的数据项,也可包含仅对国产元器件进行了试验但能获得进口元器件相关信息的数据项。参评数据项的确定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步骤六:差异量化首先,对国产进口元器件各项应用验证对比数据进行差异量化。将各项对比数据差异进行量化,以0~100分表示元器件水平差异。分数越高表示国产器件与进口器件差异越小,即替代性越好。量化方法又分为合格型对比数据量差异化方法和数值型对比数据差异量化方法。具体如下所述。对于合格型对比结果,差异量化评分以CHi表示,其中i表示第i项要素。具体评分准则如下表3所示。表3合格型差异量化准则对于数值型对比数据,差异量化评分以CHj表示,其中j表示第j项要素。具体评分准则如下表4所示。表4数值型差异量化线性插值计算方法其中CHj表示差异量化评分;QG表示国产元器件实测值;QS表示进口原器件手册规定值;QA表示进口元器件实测值;此外,对于其他不适合数值计算的参数要素,可以参考如下量化方法:根据该要素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将该要素分为“与进口器件有明显差异”、“与进口器件有一定差异”和“与进口器件无明显差异”三级,对应给予0分、60分和100分的评分结果。“与进口器件有明显差异”级代表国产器件实测值与进口器件实测值有较大差异,国产器件实测值不符合进口规范,在替代时必须对差异进行专门的分析和验证。“与进口器件有一定差异”级代表国产器件实测值与进口器件实测值有一定差异,但是符合进口器件规范要求,在替代时需对差异进行分析。“与进口器件无明显差异”级代表国产器件实测值与进口器件实测值无明显差异,该项要素直接替代。步骤七:权重分配进行航空应用评分时,还要确定要素的权重,需将用户需求信息转化为验证要素的权重系数,这里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转化确定各个要素的权重系数。本评价方法仅利用层次分析法的上层的确定权数的方法来确定各要素的权重,不使用其下层的决策方法。首先将所有需要分配权数的要素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用加权和的方法,逐阶归并各要素的最终权重。确定验证要素权重系数的基本步骤包括:1)确定要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当准则过多时(譬如多于9个)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2)构造成对比较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二层开始,对于同一层各验证要素,用两两比较法和表5所给出的量化原则表构造对比较阵,直到最底层的验证要素。按两两比较结果构成的矩阵称作判断矩阵。表5判断矩阵评分含义量化值因素1比因素2同等重要1因素1比因素2稍微重要3因素1比因素2较强重要5因素1比因素2强烈重要7因素1比因素2极端重要9两相邻判断的中间值2,4,6,8因素2比因素1取倒数3)计算权重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乘积mi计算mi的n次方根Wi即对向量做归一化处理则W=(W1,W2,…,Wn)T为所求的特征向量,即各因素权重。根据此方法分配权重完成后,各要素权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元器件级试验数据分析、可靠性数据分析和AHP转化的权重分配法,结合进口元器件和国产化元器件相关标准和规范,得到一套完整可应用的代替评价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基本信息收集步骤二:确定基本要素步骤三:确定评价标准步骤四:适用性评价步骤五:确定参评数据步骤六:差异量化步骤七:权重分配步骤八:综合评分利用步骤八综合计算出的得分可以判定该国产元器件是否可以替代进口元器件,给出可量化的评价标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元器件级试验数据分析、可靠性数据分析和AHP转化的权重分配法,结合进口元器件和国产化元器件相关标准和规范,得到一套完整可应用的代替评价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基本信息收集步骤二:确定基本要素步骤三:确定评价标准步骤四:适用性评价步骤五:确定参评数据步骤六:差异量化步骤七:权重分配步骤八:综合评分利用步骤八综合计算出的得分可以判定该国产元器件是否可以替代进口元器件,给出可量化的评价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基本信息收集。具体内容如下:基本信息收集为收集针对元器件开展的一系列相关实验所产生的实验数据,包括:航空环境适应性试验数据、电装特性试验数据、寿命分析试验数据、结构分析试验数据、功能特性参数对比测试数据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确定基本要素,其具体内容如下:元器件基本要素的确定包括元器件基本特征要素和元器件应用特征要素。其中元器件基本特征描述元器件出厂时自身特性,包括元器件功能特征参数要素和元器件生产工艺验证要素。元器件应用特性描述元器件使用过程中的特性,包括电装特性、应用环境适应性及长期可靠性。对于特殊的应用需求,还可以增加相应的验证要素,如参数的一致性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确定评价标准,具体内容如下:确定评价标准即根据元器件所确定的基本要素信息,查找国内外最新的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标准包括规范、指南、手册等。具体的标准指标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所述的适用性评价,其具体过程如下:适用性评价首先需要根据确定基本要素,然后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输出适用性建议,将元器件分为允许应用和限制应用两类。若所有基本要素均符合评价标准的最低要求,则判定该元器件可以进行应用;若有一项或多项基本要素不符合最低要求,则判定该元器件为限制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所述的确定参评数据,具体内容如下:确定参评数据即对于适用性评价结论为“可以应用”的元器件,可以继续进行综合评价等步骤,即评价元器件能否代替对应进口元器件。确定参评数据应包括进行了对比试验获得的数据项,也可包含仅对国产元器件进行了试验但能获得进口元器件相关信息的数据项。参评数据项的确定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所述的差异量化,具体过程如下:对国产进口元器件各项应用验证对比数据进行差异量化。将各项对比数据差异进行量化,以0~100分表示元器件水平差异。分数越高表示国产器件与进口器件差异越小,即替代性越好。量化方法又分为合格型对比数据量差异化方法和数值型对比数据差异量化方法。对于合格型对比结果,差异量化评分以CHi表示,其中i表示第i项要素。具体评分准则如下表1所示。表1合格型差异量化准则对于数值型对比数据,差异量化评分以CHj表示,其中j表示第j项要素。具体评分准则如下表2所示。表2数值型差异量化线性插值计算方法其中CHj表示差异量化评分;QG表示国产元器件实测值;QS表示进口原器件手册规定值;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钟庆付桂翠苏昱太王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