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针对带冠叶片的非线性接触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432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针对带冠叶片的非线性接触处理方法,该方法根带冠叶片复制一个带冠叶片,根据带冠叶片模型叶冠间隙位置确定第一切割面,并根据第一切割面复制得到第二切割面,然后利用第一切割面切割原带冠叶片,复制得到的第二切割面切割复制的带冠叶片,最后得到包含叶冠间隙的模型。模型划分网格,对间隙部位间网格节点中发生接触部位节点选取最下面一排节点中的一部分节点合并。该处理方法相比于非线性接触模型,计算成本大大降低,模型可用于流固耦合颤振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针对带冠叶片的非线性接触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机械叶片振动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针对带冠叶片的非线性接触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透平机械叶盘系统中,叶片的工作条件愈来愈恶劣,叶片可能因为气流的周期性扰动而发生异常振动,或者因承受共振应力而发生高周或低周疲劳失效。设计时可以通过叶片调频来避开共振频率,但是经过一定工作循环后,叶片频率可能会降低,落入共振区,导致叶片出现裂纹,叶片掉角,甚至发生断裂。而增加叶片的阻尼可以抑制叶片的振动,降低叶片动应力。能够产生叶片阻尼的方式除材料阻尼之外,还有叶片凸肩、平台及拉筋处的干摩擦阻尼。叶冠的减振原理就是利用叶冠间的初始装配力和涡轮转动时预扭叶片的回扭力使叶冠间获得适当的正压力,叶片受气流冲击时产生振动,从而使叶冠接触面产生相对滑动,通过摩擦力消耗振动能量来减小振动的幅值,而由于叶冠间的接触改变了叶片的系统刚度,从而对叶片的共振频率进行调节,达到减振和避开危险共振点的目的。叶冠结构的设计参数主要有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等,目前比较常见的叶片叶冠结构有:平行叶冠、锯齿形叶冠、凹凸形叶冠等。带冠结构的阻尼叶片可以有效降低动应力及对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针对带冠叶片的非线性接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冠叶片几何模型(1),所述带冠叶片的几何模型(1)包括叶冠(2)和叶身(3);根据带冠叶片(1),复制得到带冠叶片(4),根据带冠叶片(1)构建切割面(5),根据切割面(5)复制得到切割面(6);沿切割面切割带冠叶片(1),沿切割面(6)切割带冠叶片(4),切割得到的带冠叶片模型(7)作为网格划分模型;模型网格划分,得到叶冠间隙部位局部网格节点(8),确定叶冠间隙接触部位网格节点(9);网格节点(9)截面视图中选取最下面一排节点,合并其中部分节点,得到的网格模型作为计算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针对带冠叶片的非线性接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冠叶片几何模型(1),所述带冠叶片的几何模型(1)包括叶冠(2)和叶身(3);根据带冠叶片(1),复制得到带冠叶片(4),根据带冠叶片(1)构建切割面(5),根据切割面(5)复制得到切割面(6);沿切割面切割带冠叶片(1),沿切割面(6)切割带冠叶片(4),切割得到的带冠叶片模型(7)作为网格划分模型;模型网格划分,得到叶冠间隙部位局部网格节点(8),确定叶冠间隙接触部位网格节点(9);网格节点(9)截面视图中选取最下面一排节点,合并其中部分节点,得到的网格模型作为计算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冠叶片的非线性接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带冠叶片(1)构建切割面(5)时,所构建的切割面应该尽量避开叶身(3),穿过叶冠(2)和带冠叶片(1)的中心线,且与叶冠(2)边缘距离适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冠叶片的非线性接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复制带冠叶片(1)之前还包括:确定预设角度θ;根据带冠叶片(1),复制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安世亚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