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风偏图自动绘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420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风偏图自动绘制方法,通过查阅线路运维台账,收集运行线路每基塔的部分风偏计算参数数值,建立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通过visual basic 6.0编程建立可视化界面,自行输入需要查阅图纸、难于收集的其余少部分风偏计算参数数值;使用visual basic 6.0编程,定义风偏计算参数;写入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提取函数;写入风偏计算基本公式;写入VB窗体画点、线及打印函数;提取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中的数值和自行输入的数值,完成风偏图的绘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visual basic 6.0创建风偏图绘制程序,并建立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能够在工作人员输入较少的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自动提取数据库里的数据绘制风偏图,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风偏图自动绘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风偏图自动绘制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对于新建输电线路,在基建阶段,设计及施工单位会充分考虑气象条件加装重锤、采用V串绝缘子、提前消除线路通道下方树木等措施来防止后期线路运行过程中发生风偏放电。但是对于一些老旧线路,由于当时电网建设相关制度还不太成熟,基建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到当地地理及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未能对输电线路通道保护区的树木采取一劳永逸的解决措施,且线路杆塔普遍不高,到了运行阶段,时日一长,线路通道保护区的树木隐患数量不断增长。线路运维单位主要采取与通道保护区内隐患树木的户主进行协商补偿,来解决这些树木隐患问题,在补偿这个环节中,就有绘制风偏图的流程,风偏图作为办理树木补偿业务的附件,对于树木补偿区域大小及与线路相对关系起指示作用。风偏图是通过对输电线路导线、绝缘子进行风偏校核确定线路通道树障隐患最大砍伐范围的示意图。目前,线路运维单位技术人员一般使用word绘制风偏图,如图1所示,风偏图包含线路名称、杆塔编号、控制点对应的风偏数据一览表、赔偿区域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关系、风偏图横纵向比例、备注说明以及线路方向。绘制风偏图过程大致如下:1)查阅并收集线路相关数据,如塔位海拔、塔位呼高、大小号侧档距、导线线间距离、设计弧垂、绝缘子串长度、绝缘子串数、单串绝缘子片数、单片绝缘子重量、金具总重量、设计风速、分裂导线间距、子导线外径、子导线单位长重量、导线截面积、导线年平均运行应力等;2)收集树木赔偿区域与线路相对位置数据,如赔偿区域关键点在线路垂直方向与最近导线的距离、在顺线路方向与间隔棒或导线挂点的距离等;3)使用风偏基本计算方法计算导线各节点的风偏角及风偏距离,最后再在word上画风偏图,画图过程中要注意横纵向比例的协调,还要进行相应的标注,如上边坡、通道保护区内的特殊地物等。按此传统方式绘制风偏图需要2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耗时过长。且由于人为因素,在画风偏图时,难以控制横纵向比例尺,经常出现横纵向比例不协调的问题,重复修改及重复进行审核流程都耽误了大量工作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方式绘制风偏图费时费力,且画出的风偏图难于规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风偏图自动绘制方法,具有使用简单、绘图快速、成图规范等优点,能切实提高绘制和审定风偏图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电线路风偏图自动绘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查阅线路运维台账,收集运行线路每基塔的塔位海拔、塔位呼高、后一基塔海拔、后一基塔呼高、后一档档距、前一基塔海拔、前一基塔呼高、前一档档距、绝缘子串数、单串绝缘子片数、绝缘子片数、设计风速、分裂导线间距、子导线根数、子导线半径、子导线单位长重量、导线截面积、导线年平均运行应力σ、每片绝缘子受风面积、以及高度变化系数的数值,建立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步骤2:通过visualbasic6.0编程建立可视化界面,自行输入绝缘子串长度、单片绝缘子重量、金具总重量、设计弧垂、塔基根开、相应电压等级的风偏距离、导线间隔棒间距、导线间距、以及砍伐区域边角点坐标的数值;步骤3:使用visualbasic6.0编程,定义风偏计算参数;写入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提取函数;写入风偏计算基本公式;写入VB窗体画点、线及打印函数;提取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中的风偏计算参数数值和步骤2中自行输入的风偏计算参数数值,进行风偏数据的计算,完成风偏图的绘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visualbasic6.0创建风偏图绘制程序,并建立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能够在工作人员输入较少的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自动提取数据库里的数据绘制风偏图,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现有技术绘制的风偏图;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绘制的风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输电线路风偏图自动绘制方法,基于visualbasic6.0编程实现,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查阅线路运维台账,收集运行线路每基塔的部分风偏计算参数数值:塔位海拔、塔位呼高、后一基塔海拔、后一基塔呼高、后一档档距、前一基塔海拔、前一基塔呼高、前一档档距、绝缘子串数、单串绝缘子片数、绝缘子片数、设计风速、分裂导线间距、子导线根数、子导线半径、子导线单位长重量、导线截面积、导线年平均运行应力σ、每片绝缘子受风面积、高度变化系数,建立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步骤2:对于需要查阅图纸、难于收集的其余少部分风偏计算参数:绝缘子串长度、单片绝缘子重量、金具总重量、设计弧垂,以及线路本体参数与线路通道树木赔偿区域参数:塔基根开、相应电压等级的风偏距离、导线间隔棒间距、导线间距、砍伐区域边角点坐标,则通过应用visualbasic6.0编程建立可视化界面,自行输入相应数值;步骤3:使用visualbasic6.0编程,定义风偏计算参数,写入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提取函数,提取风偏计算参数数值到程序中;写入风偏计算基本公式,及VB窗体画点(Pset)、线(line)及打印(print)函数;提取数据库中风偏计算参数数值及自行输入的风偏计算参数数值,实现风偏数据的计算及风偏图的绘制。本专利技术通过visualbasic6.0创建风偏图绘制程序,能够在工作人员输入较少的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自动提取数据库里的数据绘制风偏图,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程序包含数据输入界面和风偏图显示界面,数据输入界面将在程序打开时呈现,在输入及提取风偏计算数据后,经过短暂的计算,系统跳出风偏图显示界面,显示出绘制好的风偏图,如图2所示。请参照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风偏图绘制程序具有四个模块,分别为:输入模块、提取模块、计算模块和绘制模块。输入模块的功能是将工作人员在界面输入的数据提取到系统内部并保存;提取模块的功能是将指定路径的数据库的数据提取到系统内部并保存;计算模块的功能是将保存在内部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得到结果;绘制模块的功能是将得到的结果绘制成风偏图。需要说明的是,各模块功能的实现均为现有技术,通过在visualbasic6.0编写和调用相应的代码和函数即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输电线路风偏图自动绘制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规范绘图方式,提高绘图人及审核人的满意度在传统方式利用CAD或者word绘制风偏图的基础上,定制了风偏图绘制模板,杜绝了绘图时关键因素缺失的现象出现,提升了人员满意度。2)保证绘图质量的前提下,节省了大量人工及时间成本传统方式绘制风偏图,一般是利用CAD或者word,绘制一份风偏图往往需要2小时以上的时间,而且还不能保证风偏图的质量,审核后重复修改也需要0.5小时以上的时间;本专利技术通过visualbasic6.0创建的风偏图绘制程序,不仅能保证风偏图绘制的规范性,而且绘制时间只需15分钟,节省了大量时间及人工成本。3)提高树障隐患清理效率,降低了树障隐患升级的可能性提高风偏图绘制效率,加快了树木赔偿流程的进度,缩短了树木隐患在发现阶段到处置阶段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树障隐患升级的可能性。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风偏图自动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查阅线路运维台账,收集运行线路每基塔的塔位海拔、塔位呼高、后一基塔海拔、后一基塔呼高、后一档档距、前一基塔海拔、前一基塔呼高、前一档档距、绝缘子串数、单串绝缘子片数、绝缘子片数、设计风速、分裂导线间距、子导线根数、子导线半径、子导线单位长重量、导线截面积、导线年平均运行应力σ、每片绝缘子受风面积、以及高度变化系数的数值,建立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步骤2:通过visual basic 6.0编程建立可视化界面,自行输入绝缘子串长度、单片绝缘子重量、金具总重量、设计弧垂、塔基根开、相应电压等级的风偏距离、导线间隔棒间距、导线间距、以及砍伐区域边角点坐标的数值;步骤3:使用visual basic 6.0编程,定义风偏计算参数;写入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提取函数;写入风偏计算基本公式;写入VB窗体画点、线及打印函数;提取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中的风偏计算参数数值和步骤2中自行输入的风偏计算参数数值,进行风偏数据的计算,完成风偏图的绘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风偏图自动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查阅线路运维台账,收集运行线路每基塔的塔位海拔、塔位呼高、后一基塔海拔、后一基塔呼高、后一档档距、前一基塔海拔、前一基塔呼高、前一档档距、绝缘子串数、单串绝缘子片数、绝缘子片数、设计风速、分裂导线间距、子导线根数、子导线半径、子导线单位长重量、导线截面积、导线年平均运行应力σ、每片绝缘子受风面积、以及高度变化系数的数值,建立风偏计算参数数据库;步骤2:通过visualb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明赵航航宋丹翁珠奋庞国华焦海龙范敏郑武略焦炯谢中均梅文琪刘凯强蓝飞韦聪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