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孔内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416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孔内成像装置,包括机械部和传动部,机械部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内分别为第一活塞支撑和第二活塞支撑,第一活塞支撑和第二活塞支撑顶端均通过转动连接装置共同连接有横臂,横臂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横臂内壁沿其长度设置有光杆,光杆上套有可滑动的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摄像固定套,摄像固定套的前端设置有摄像装置;传动部包括两个同步轮,两个同步轮分别设置在光杆两端上方,两个同步轮之间水平绕有一圈同步带,同步带穿过底座两侧且与底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用电机控制同步轮旋转,从而带动同步带转动,同步带可带动摄像装置改变位置,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孔内成像装置
本技术属于隧道探测
,涉及一种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孔内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隧道施工时,需要对隧道内的实时地质情况进行监测,以方便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同时避免因施工不当造成不安全事故。现有的隧道内的成像装置,结构复杂,在进行监测位置变换时不方便,对于隧道使用来说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孔内成像装置,解决了现有成像装置结构复杂、在进行监测位置变化时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孔内成像装置,包括机械部和传动部,所述机械部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内分别为第一活塞支撑和第二活塞支撑,所述第一活塞支撑和第二活塞支撑顶端均通过转动连接装置共同连接有横臂,所述横臂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横臂内壁沿其长度设置有光杆,所述光杆上套有可滑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摄像固定套,所述摄像固定套的前端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传动部包括两个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分别设置在光杆两端上方,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水平绕有一圈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穿过底座两侧且与底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孔内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部和传动部,所述机械部包括车体(2),所述车体(2)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14)和第二气缸(16),所述第一气缸(14)和第二气缸(16)内分别为第一活塞支撑(3)和第二活塞支撑(15),所述第一活塞支撑(3)和第二活塞支撑(15)顶端均通过转动连接装置(17)共同连接有横臂(4),所述横臂(4)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横臂(4)内壁沿其长度设置有光杆(5),所述光杆(5)上套有可滑动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固定有摄像固定套(10),所述摄像固定套(10)的前端设置有摄像装置(9);所述传动部包括两个同步轮(7),两个所述同步...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孔内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部和传动部,所述机械部包括车体(2),所述车体(2)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14)和第二气缸(16),所述第一气缸(14)和第二气缸(16)内分别为第一活塞支撑(3)和第二活塞支撑(15),所述第一活塞支撑(3)和第二活塞支撑(15)顶端均通过转动连接装置(17)共同连接有横臂(4),所述横臂(4)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横臂(4)内壁沿其长度设置有光杆(5),所述光杆(5)上套有可滑动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固定有摄像固定套(10),所述摄像固定套(10)的前端设置有摄像装置(9);所述传动部包括两个同步轮(7),两个所述同步轮(7)分别设置在光杆(5)两端上方,两个所述同步轮(7)之间水平绕有一圈同步带(8),所述同步带(8)穿过底座(11)两侧且与底座(11)固定,两个所述同步轮(7)分别连接有电机(6),两个电机(6)分别设置在横臂(4)的长度方向两侧;两个所述转动连接装置(17)均包括上球体和下球体,所述上球体和下球体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帅郭成刚白雪峰张林郑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雷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