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品超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感温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999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感温线夹,包括线夹本体、温度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单片机,无线传输模块和温度采集模块均和单片机连接,所述线夹本体包括用于夹持电线的锁紧通道,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感应取电模块,所述线夹本体与锁紧通道相交的侧面连接有电气壳,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感应取电模块和单片机均设置在电气壳内。能够实时测量线夹温度,方便地面巡检;采用感应取电技术,集成化程度高,结构布局合理,功耗低,现场安装方便;不易受环境影响;且能够自适应电缆的电流大小;且与传统线夹体积相当,不影响高压电缆的电气安全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感温线夹
本技术属于电线温度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感温线夹。
技术介绍
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接线夹发热是一种常见故障,尤其在夏季、冬季用电负荷较大时,当接线夹发热严重时,需要立即停电处理,这严重影响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多电线事故都是伴随温度的升高而引发的火灾,而巡检人员不可能时刻守在电线旁观察,而且电网分布范围广,光靠人力去巡检的效率是极低的,增加巡检人员的工作强度,所以提供一种能对电线温度采集节点进行实时监测线夹是极为必要的,目前测温线夹大多采用金属片的物理特性感温,并通过弹出警示杆的方式指示超温。金属片物理特性感温,误差较大,且只有超过金属片固定的温度值时,才做出反应,不能监测实时的温度。有些采用电子测温的线夹,供电方式采用锂电池或者光伏和备用电池供电,占用空间大,容易受环境影响,可靠性低,成本高;现有的线夹结构布局不合理,安装繁琐;且用于高压电缆时,降低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感温线夹,能够实时测量线夹温度,方便地面巡检;采用感应取电技术,无需电池、光伏供电,集成化程度高,结构布局合理,功耗低,现场安装更加方便;不容易受环境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感温线夹,包括线夹本体、温度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单片机,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和温度采集模块均和单片机连接,所述线夹本体包括用于夹持电线的锁紧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感应取电模块,所述线夹本体与锁紧通道相交的侧面连接有电气壳,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感应取电模块和单片机均设置在电气壳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感温线夹,包括线夹本体、温度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单片机,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和温度采集模块均和单片机连接,所述线夹本体包括用于夹持电线的锁紧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感应取电模块,所述线夹本体与锁紧通道相交的侧面连接有电气壳,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感应取电模块和单片机均设置在电气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温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是温度传感器,所述线夹本体上设有靠近锁紧通道的感温槽,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感温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感温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取电模块包括设置在锁紧通道口的环型互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感温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取电模块还包括整流稳压电路和供电电流调节电路,所述整流稳压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环型互感器的输出端和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流调节电路与单片机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品超
申请(专利权)人:黄品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